第六十四章 远行
作者:岩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578

() ()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初十,宁夏中卫正虏城。

今日,接到自己升任西路参将兼中卫指挥使的命令的第三天,武安从宁夏镇城返回中卫,得知消息武家上下喜气洋洋,来贺喜的中卫各级文武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一时间武家车水马龙,喧闹异常。

武安能在二十几岁任参将,最重要的是岳父萧如熏的功劳,明朝武官升迁比较注重门第,在朝廷看来,总兵官萧如熏是忠臣勇将,他的女婿的品质也不会太差;而平时武安时常孝敬镇守太监徐茂,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徐太监又吃又拿,关键时候他也没有给武安使拌子,至于总兵官杜文焕及巡抚李懋绘或是看中武安的统兵能力、敢战于虏寇,或是岳父萧如熏的面子,总之宁夏镇各级官员的大力举荐加之武安实实在在的功绩,使武安的擢升并没有受波折。

忙碌了半天,送走了中卫指挥佥事张一得、张泉等人,回到了家里,萧莺儿及布喜娅玛拉正在准备相公远行的衣物,武安见两个小妮子收拾了一大堆东西,忙上前阻止,去京城一来一回也就一两个月时间,带着太多东西也是累赘,缺甚么物件路上买就是。

萧莺儿却是不同意,娇嗔道:“相公,妾身京城里还有两个哥哥呢,兄妹也有几年未见了,平常也只是书信往来,这次相公去京城面圣谢恩,正好去见见两个哥哥,自从嫁到武家,相公还没和哥哥们相见呢。”

武安好笑道:“有甚么东西到京城再买就是,又何必千里迢迢的自宁夏带?你呀,就是麻烦。”

听到武安说她,萧莺儿立时不满道:“相公说那里的话?这些都是京城没有的物件。如若相公不乐意,妾身拿出来就是。”

武安看她生气马上赔笑道:“莺儿怎么有这样的想法?相公带者就好,相公又没说不带。”顿顿又对笑着的布喜娅玛拉说道:“这次相公去京城,你们有甚么东西要带的?早早告诉相公,错过了机会莫要后悔。”

布喜娅玛拉笑道:“倒没有什么,只是相公平安就好。”

萧莺儿笑嘻嘻的对她道:“东哥姐姐就是会讲话,难怪相公最疼爱姐姐,哪像妹妹,口角又笨,做事又不圆润,经常无故惹相公生气,哎,真是可怜哪!”布喜娅玛拉知道她在调侃,忍不住上前挠她,萧莺儿怕氧吓的赶忙跺在武安身后,布喜娅玛拉还不放过她,绕过武安去要治治她。萧莺儿被挠的太氧,娇喘吁吁的讨饶:“做妾的敢以下犯上欺负正妻......哎呦......相公......快......快家法伺候......”最后只剩下求饶声。武安见她们打闹漏出温暖的笑容,夫妻三人一起生活了两年时间,武安没有丝毫丈夫的尊严,一起说笑就像平常的小民夫妻,萧莺儿对布喜娅玛拉也很和善,至于布喜娅玛拉本是无根之人,日久也把萧莺儿当成自己的亲姐姐,倒是让武安乐享其成,不用为私家事而烦恼。唯一不令人满意的就是,成亲两年,萧莺儿及布喜娅玛拉肚子还是没有动静,武安几乎日日轮流耕耘,她们还是不能中标,让武安心慌是不是自己的『毛』病,急的母亲马氏更是日夜拜观音,年龄大的布喜娅玛拉则是不停问『药』。开始时,武安就担心此事发生,还偷偷的去看过郎中,结果身体没有问题,武安这才放下心事,至于久未有孕,也只能因是时机未到,强求不得。

晚上,武安早早回到萧莺儿的卧室,一番亲热待萧莺儿后,想到明天要远行,悄悄起身走出去,到了布喜娅玛拉的房外。武安轻敲房门,轻声喊叫,一会儿门起,武安嗖的钻进去,很快里面响起让人热血沸腾的喘息呻『吟』........

**过后,武安紧紧把布喜娅玛拉拥在怀里,低声说着话。说实话,武安最享受和布喜娅玛拉行房事,每次在武安疯狂的在她柔软的身子折腾时,布喜娅玛拉那筋着琼鼻的可爱可怜、紧闭的美哞、糜『惑』的低『吟』,都让武安欲罢不能,恨不得马上一口吞了她。布喜娅玛拉也是竭力讨好相公,她知道自己不有年龄优势,只能在夫妻之事上让武安满意。

布喜娅玛拉良久才恢复过来,小脑袋向相公的胸膛蹭了蹭,十分享受武安的亲昵。武安轻抚着她的长发,低头亲吻她的额头,温柔道:“东哥,相公走后,你和莺儿要好好相处,知道吗?”

布喜娅玛拉也没得动,只是轻喃一声,武安听到她懒懒的,好笑的把她拉到脸前,轻轻吮吸她的香舌,不理会佳人的嗔怪,将她在一次压在身下........

次日,武安被萧莺儿叫醒,今天是武安出发的日子。武安起来后,陪同母亲马氏用完早饭,就跟家人拜别。武安身披铁甲、腰旋钢刀,萧莺儿早就拿来相公的披风大氅给他披上,布喜娅玛拉则将一个香囊塞到武安怀里,两人都是不舍的看者自家的相公。武安的心底泛出一阵暖流,一把将萧莺儿搂到怀里,紧紧吻住她的樱唇,直到萧莺儿呼吸不畅才放手,转身又抱者布喜娅玛拉,迎者佳人深情的双眼,狠狠的叼住她的双唇,两人分开,布喜娅玛拉的樱唇已微微红肿。

武安大步跨出院子,回首望时,母亲马氏、萧莺儿、布喜娅玛拉正关切的看者他,武安恭敬的向马氏行了一礼,在看自己的两个深爱的女人时,微笑着从怀里掏出两个香囊向她们表示一下,也不去看她们的表情,快步走出去。

到了外面,这次同行的亲兵三十几人已护者两辆马车等候,武安从一个亲兵手中接过“踏雪”,上马往城外弛去。行到衙门时,早有温芬、韩猛、胡勇、刘大山等人等待为他送行。武安急忙下马,几人寒暄一阵,到了城门外,一体高声道:“愿将军一路顺风,早日归来。”

武安回了一礼,道:“此后中卫之事就拜托诸位了。”武安已经决定除了刘大山留守正虏城外,其余人一起随他到中卫任职,当然这需他回来再说了。

..........................................................................................................................

武安一行三十余人一路西行,由于武安是擢升参将去京城谢恩,有专门的堪合牌,白天急行,夜宿驿站,一路倒没甚么事情发生。其实武安本想去延绥榆林镇看望岳父萧如熏时,将身在米脂的李自成干掉,现在岳父是总兵官,料想即使杀个人也没什么麻烦。但后来一想,没有了李自成,后来也会有别人揭杆而起,明末农民起义是大势所趋,不是个人阻挡的,再说武安留着他,未尝没有私心作祟。

七八日后,武安等人过了雄关潼关,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武安正骑在马上同随行的一个年少的亲兵说笑,少年亲卫名叫秦满,今年十八岁,乃是武安大姐的儿子,也就是武安的外甥。武安的亲卫队长正好缺一个实心的人,秦满是自己外甥,对武安的忠心没问题。秦满对武安这个舅舅很是敬畏,平常手脚麻利,聪明好学,眼『色』也好,武安非常看好他,经过几年的成长,倒不失为一员良将,武安的臂膀。

正当武安骑马行在官道上时,前面传来『乱』哄哄的叫嚷声,现在大约正是午时,路上的商旅行人较少,武安命亲兵停下,秦满忙令一个亲兵去查探。

不大一会儿,亲兵骑马回报,因是地主在抓逃跑的婢女。武安恍然,明朝婢女地位虽然比前朝要好,但也是相比较而言,比如卖身主人的下人如首发告主人,会被判重罪流放。武安没在意,示意继续出发,前行不久,武安远远看见十几个男丁绑着一男一女,看见全副武装的武安一行人,吓的呆在道边,不敢『乱』动。

武安也没多管闲事,随便扫了一眼,准备过去,那时只见一直被绑缚的男子趁看守人不注意,逃脱出来呼喊向武安冲过去......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