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财源和练军
作者:岩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34

() ()十天后,武宁堡校场。

三四十个年轻汉子正在太阳下热火朝天的训练着。

这些都是武安精心挑选的兵士,一共有四十人,分为四队,由刘大山、胡勇、于一两、刘二山任队长,今天是第一次训练。武安挑选的兵士一般都是淳朴之人,年纪都在三十岁之下,容易调教,还没有老兵的油滑。戚爷爷当年战无不胜闻名于后世的戚家军,挑选兵士原则“凭弃老卒,选择乡野淳厚农民,不要城市油滑之民;要身材黝黑粗壮者,不要皮肤白滑者;要两眼有神者。”

武安宣布选上兵士一月粮饷一石,一日三餐由百户所所提供,每天还有肉食。此事刚开始宣布,堡内众人还心存疑滤,当武安宣布先发一月粮饷时,没在军籍卫所屯田的民户踊跃参加,要知道这些民户中年轻汉子在一日两餐还不温饱,武安给的条件可是十分优厚。武安就根据戚家军要求精心挑选了四十名军士。

第一天上午,武安的新式训练法就将这帮人搞的怨声载道,但见武安身为百户也和他们一起训练,自己又签了文书不能退出,都坚持了下来。但当中午吃饭时,热腾腾的白面馒头和飘着诱人香味的花肥猪肉端上来时,这些汉子又觉着为了过节才能吃到的馒头和猪肉,身体受点罪也就值得了。

武安看着吃得兴高采烈的军士,现在虽然他们是为了好的待遇而来,但只要人有**和追求,自己就能引导满足他们的追求,为自己所用。

“三儿,一日三餐还吃的如此丰厚,就怕小小的百户所负担不起啊。”

现在百户所中私下能叫武安小名的除了母亲马氏和姐姐武英外,也只有姐夫胡勇了。众人包括队长刘二山等人都急不可待去用餐了,这些饭食他们平时也吃不到。只有胡勇还站在武安身旁,脸上流『露』担忧之『色』。内弟到底是年轻气盛,初登高位,很多事都不懂得。先前武安招收兵士不限军籍,胡勇就表示过反对,内弟招收的不是亲兵,以后调任不能带走兵士,训练成精兵也白白便宜别人。明朝民众一般一日两餐,武安规定士卒一日三顿饭还是白面猪肉,万历后期时一斤上好猪肉要一钱七分银子,上好精粮一石需一两白银。要是被武安这样搞下去,这四十个军士一天就需三两白银,一月不加粮饷就是九十两,这可是一大笔开销。

而这些大部分都要武安自己掏腰包,武安上次杀鞑子上面奖赏银子杂七杂八花消后,也只剩有不到五十两了,他以后还怎么拿出钱粮来给军士。

看到姐夫胡勇担忧的眼神,武安回道:“姐夫放心,银子很快就会有的。上次给你喝的烈酒,姐夫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这辈子姐夫还没喝到过如此辛辣的酒。”胡勇说着还『舔』了一下嘴唇,当时的烈酒可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我已经将姐姐酿好的烈酒卖给往返蒙古的商人了,他们可是抢着要,我们以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源了。”说道这里,武安也是一脸高兴。

武安所酿的自然是后世的蒸馏酒了,蒸馏酒酿制较简单,武安面对如此宝库,自然不会放过。现在小冰河时期到来了,北方尤其是蒙古草原冬天越来越寒冷,如果将烈酒卖给游牧民族,绝对是供不应求。通过烈酒,武安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战马、牛羊和金银,蒙古人可是不缺少这些。所以武安就让姐姐武英先在自己百户所内酿制了几百斤烈酒,在让商人尝过后,他们也知道这种酒对蒙古人的诱『惑』和隐藏的巨大市场,武安就已二十两白银一斤的高价先卖给他们二百斤,并告诉他们以后可以用蒙古人战马交换。至于这些商人卖给蒙古人的价格,就不是武安想知道的,狠狠宰杀一下富裕的蒙古贵族,也是为几百年来饱受掠边之苦的百姓报仇了。说不定得来的钱财还是鞑子劫掠汉人百姓的,自己所做的只是物归原主罢了。

本来武安还等着还价,没想到这几个商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到是让武安自己觉得要价是不是太低的。烈酒以后几年就是武安主要财路,为了保密,武安不得不又买了几个看起来老实健壮的女仆,让姐姐武英管理着他们。“物以稀为贵”,武安准备以后每月最多生产三百斤烈酒,得银六千两,一年也有七万多两,足够武安现在所用。这么一大笔钱现在武安也就相信从小疼爱自己的姐姐了。

“自己可以用的人还是太少,以后慢慢观察再说吧。”武安暗叹道。

听到武安说到烈酒,胡勇放下心来,知道武安的信心所在了。如果大量生产那种烈酒去卖,武安以后确实不缺钱了。虽然明太祖规定军户不得从事商业生产,但现在这个规定早已名存实亡,朝廷上下都心知肚明,谁也不会点破。

“多少银钱一斤?”姐夫胡勇随口问道。

武安平静回道:“二十两白银。”这里没有外人,武安也没必要隐瞒自己的亲姐夫。

“啊,二十......二十两,一......斤?”

看着姐夫睁大双眼,张着口可以吞下一个鸭蛋的好笑模样,武安微笑这点了一下头。

“姐夫,这件事只有你知道,一定保密,不要让外人知晓。”

“这个自然,外人知道还不眼热死。”

得到肯定答案,胡勇惊讶的看着平静的武安,自己这个内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本来年纪轻轻的就因战功受到上官赏识,担任武宁堡百户一职,现在更是有了卖价如此高的烈酒,以后钱财也不缺少了。武安不用钱财去贿赂上官,却用来精练军士,供养士卒,胡勇虽然老实本分,但也知道武安野心大,不是一个享受安稳之人。

正说着话,刘大山、于一两等几个队长端着饭食给他们送来。

武安自然不会知道姐夫心中所想,看着远处用饭的军士,豪气的对几人道:“总有一天,我会把他们训练成像戚家军一样的强军,战无不胜,咱们也博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几人也被武安豪言壮语感染,包括姐夫胡勇一起单膝跪地大声道:“愿誓死追随大人。”

武安一一扶起众人,看到他们感激的表情,武安知道目标已经达到,自己就是要以忠诚、爱国思想领导军队。现在的人好满足,只要上官尊敬自己,爱戴下属,不克扣钱粮,奖罚分明,就会誓死追随。

武安端着饭食和军士一起吃完,还不时和军士聊着家常,这些军士有的昨天还是普通百姓,看到一脸温和的百户大人,说话的人都满是紧张激动。

用完饭后,武安集中所有人要宣布军纪和以后赏罚措施。名将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每战往往以少胜多,甚至有过死几人却斩几千首级的战例,除了拥有先进的火炮火铳和优秀的战阵外,军纪是最重要因素。武安规矩戚家军的军规列了“七杀”和“五赏”。

临阵不听号令者,杀;后退者,杀;掠夺民财、物品者,杀;**『妇』女者,杀;军士私斗者,杀;侍强霸道者,杀;讹言狂『惑』,谎报军功、军情者,杀。其中因不听军令导致败退,整军退,杀主将;主将身死,杀偏将;偏将身死,杀千总......往后依次类推。

被俘不屈者,赏;救助同伴者,赏;较技优者,赏;遵守军纪者,赏;作战有功者,赏。

并且,武安规定以后,军士每杀一名鞑子,奖赏四十两银子,上面供给不足者由百户所补齐。下面军士听到杀一名鞑子可以获得四十两银子,都两眼冒光。武安又立誓决不扣留,如数发放,所有军士大喜,古人对立誓还是十分看重的。

武安规定所有军士每半月较技比试一次,武功卓著者,受到奖励;武功较差者,接受处罚。并将军士较技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丁等四类。其中甲等军士每餐加四两肉;乙等军士每餐加二两肉;丙等不赏不罚;丁等军士却要被当众仗责五军棍,已警效尤。如接连两次都是下等,责罚加倍,连续三月为丁等军士者,降为辎重兵。

这样赏罚分明的军规,才能使军士号行令止,才能激发军士训练热情。定下军规后,军士训练面貌大不相同。上午是队长『逼』着,现在确是自己乐意的。所有人惟恐半月后的比试落在同伴身后,不单是为了增加的肉食,要是落在后面被当众脱了裤子仗责,脸都没处搁了。所以,每一个人都把身边人当做对手。

训练四十名军士只是开始,以后武安可以以此作为经验,训练更多士卒。现在,武宁堡附近也有了鞑子哨骑,鞑子入寇,武安的机会也就来了。

不到二十天后,正当武宁堡上下热火朝天的忙于秋收时,西北方的烽烟飘起,蒙古鞑子大规模打“秋谷”来了。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