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见鞑子
作者:岩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84

() ()随后武安又随着张泉检查了几处关隘、烽堠,不过是越看越令人寒心。虽然前世在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到明末边军败坏之重,但亲眼看到赢弱的士卒和军备的残败,似乎都预示这大明朝已走过它的辉煌,虽然这也是军户精锐集中在中卫卫所缘故。

自从本朝太祖太宗以后,尤其是明英宗正统以后,大规模的北征从根本消除北方忧患已经不可能。大明朝对蒙古各部落由攻转为守势,虽然弘化、正德时,明朝将领也在小范围内主动对屡次犯边的部落进行攻击,但这种小规模反攻获胜后只能获得一时之安。明军不能深入蒙古草原腹地,从根本上打击蒙古各部落的元气。明军从草原撤退后,蒙古人又回到水草地,继续『骚』扰边地,真是“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等过晌午后,张泉、武安等人已看过七八处,都有一个小旗驻守。在路上吃过干粮后,又过近十里路后,一行人来到一个叫“安平屯”的地方。“安平屯”墙围有之有里许,城高两米多,是武宁堡所属最西的一个。堡内有一个小旗驻守,堡东面还有一个烽火台,整个内外只有一个城门。

也许是听到了马蹄声,在离城门口还有一百多米时,城头上『露』出一个懒洋洋的面孔,看到武安一行兵马强壮,也没仔细看,只听到一声怪叫“鞑子来了”,城头上警钟也响起来,城头上马上现了几个手拿兵器的慌『乱』身影。看到这可笑的一幕,武安苦笑不得,再看身旁张泉的脸已经黑了,面『露』阴沉之『色』。一侧的一个亲兵马上侧马向前,离城门五十时勒马大喊“瞎了你们的狗眼了,睁大眼睛看看是百户大人来了,快叫王小旗下来迎接。”

其实在敲响警钟,城头上的军卒在往下看时,已认清不是敌人,毕竟张泉也每年不时下来,士卒都认识。但也知道犯了过错,小旗王盛和还没上来,又都慌了神,不知所措。

亲兵喊了一声后,又骑马回到百户张泉身后。过了一会儿,城门‘咯吱’一声打开了,一个年龄在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军官当先跑出来,应该是小旗王盛和。张泉也骑马迎上去,离十几米时王盛和就抱拳行军礼道“卑职参见百户大人,请大人恕罪。”

张泉怒道:“怎么回事,连我也认不出来了,混帐东西。”

看到王盛和满是震怒之『色』,吓的王盛和马上回道:“回百户大人,近来安平堡外多次发现蒙古侦骑,士卒一时紧张认错冒犯大人,请大人恕罪。”刚才首先喊叫的士卒是王盛和的侄子,王盛和身为长官和长辈自然要为他脱罪,幸亏有蒙古入侵的借口挡着。

张泉一听‘蒙古犯边’,马上翻身下马急问道:“来了多少鞑子,可有劫掠?”

“回大人,来的都是鞑子的探马,人马不多,只是观探,没有抢掠。”

“先回城再说把。”张泉沉『吟』一会儿对王盛和道。也没再问刚才之事,可见蒙古侵边对他的压力之大,武安一行人也满脸凝重之『色』,有的士卒甚至『露』出恐惧神情。每年不论春夏秋冬尤其是秋收时,都有大量军户死于蒙古人之手,家中年青『妇』人少女被掳回草原,成为蒙古部落繁衍后代的悲惨工具,搞的人人家破人亡。

武安跟着众人进了堡内。城门两边站着近十个军卒,看着有一人正面『露』有异样,武安就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糊涂蛋了。

安平堡内里还有十几间破茅草房屋,除了一间看上去还行,其余都破旧不堪。武安将马给了刘二山,随着张泉、王盛和走进王盛和家里。在客厅里,王盛和请张泉上座,他坐在旁边陪着。由于没有其它座位,武安、张生只有站在一旁。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