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秀发美女两面夹击
作者:歧路歧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274

按照战斗计划,游击队一边压制敌人火力,一边由突击小组接近敌人。

许超跃出了藏身地,徐刚强也手持一把长刀紧紧跟着他。由于他是刚刚参加游击队,对枪支不熟练,所以根据这次战斗的特点,给他配了一把大刀,他的任务只是策应许超。

许超几个人突击到了火车旁,他们贴在车门的两边。陆排长也带了四个游击队员贴在另一个车门的两边,其中就有田水牛。

游击队的枪声稀了下来,只是由何英武的“神射”小组人员偶尔开枪点击车窗中露面的敌人。敌人也知道漫无目标的对外射击是没有用的,但是他们也不时地伸出枪来向车窗外胡乱地打几枪。这样做,一是为了恐吓游击队,阻止游击队接近攻击,二是为了给自己壮胆,三是想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敌人的这种做法是游击队早就预料到了的。但见许超拔出一颗手榴弹从车窗中投入了车厢里,却很快就被车厢里的鬼子拾起来又丢出了窗外。那手榴弹冒着黑烟,却并未爆炸。那是周小五特制的“发烟”手榴弹,只冒烟不爆炸,游击队想以此来吓唬鬼子逃出车厢以便歼灭之。小鬼子反应可够快的哈!

陆排长紧接着又往车厢中投入了一颗手榴弹,也是只发烟不爆炸的,但很快又被小鬼子给扔出了窗外。这打的也是心理战法。也就是这一次,有小鬼子终于忍不住了,一个小鬼子拉开了许超所守候的那扇车门就想往车外跳。说时迟那时快,不待许超动手,却见徐刚强挺身而起,一刀狠狠地就朝那个小鬼子捅了过去。那小鬼子惨叫一声一头栽倒在车下。许超禁不住在心里暗叫:“徐刚强,好样的!”

紧接着,徐刚强跃身就要突入车门,却被许超一把拉过闪在车门外一旁。随即,从车门里向外射出了几颗子弹,好险!

但就在这时,只见陆排长飞速地拔出一颗颗手榴弹,拉弦、投弹,一颗接一颗地投入了车厢内。车厢里顿时一阵混乱,随后有手榴弹被从车窗里向外投出。

这时,但见许超猛然跃起,一个翻滚,突入进了车厢。

车厢里一共有六个鬼子兵,大概是大多数兵力被雄岛带到正阳县“剿灭”游击队去了,一时也派不出更多的押运兵力。小鬼子们正慌做一团地在地板上捡拾冒烟的手榴弹往车窗外扔,此时许超的突入使他们一时防备不及。许超大喊一声挥刀砍杀起来,车厢里立时响起一声惨叫,一片拼杀声响起。紧接着,陆排长等人突入车厢,随后,更多的游击队员也突入车厢。

战斗很快结束了。车厢里武装押运的鬼子倒也表现得很顽强,没有一个投降的,全部是与游击队战斗而死。

此时,游击队可说是大获全胜,全歼了这列火车上的鬼子兵,而且游击队仅有两人负轻伤。

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了。可是另一节车厢却一直没有动静。刚才进行过激烈战斗的车厢就只有押运的鬼子兵,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陆排长小心地打开了另一节车厢的车门。里面传来一阵女人的惊叫声。那节车厢的一个角落里蜷缩着九个惊恐不已的妇女。

“姐!”徐刚强突然惊喜地叫了起来,他奔向其中的一个姑娘。

“姐,太好了,没想到你正好在这车上,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小鬼子没欺负你吧?”

那个姑娘正是徐小花,姐弟俩抱头痛哭起来。田水牛和张小艾也赶过来与徐小花、徐刚强激动得抱做一团。

那几个妇女都是跟徐小花一样被日本鬼子抓走并被运往信阳县城的。她们也就是付文举情报中所提到的小鬼子从明港各村抓来的无辜妇女。她们都是被小鬼子准备当做“慰安妇”为小鬼子劳军的,幸亏被游击队及时在半路上救下,要是她们一到信阳县城,那就是进了地狱,等待她们的就是惨无人道的灾难。当她们得知自己被本国武装人员新四军游击队解救后个个喜极而泣。

慰安妇,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招的随军妓女和被强迫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大部分慰安妇来自中国大陆(包括东北地区,当时称满洲)、中国台湾地区、朝鲜半岛地区、日本本土,也有部分琉球、东南亚、荷兰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妇被称为女子挺身队。

日本《广辞苑》对“慰安妇”一词的解释为“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而更多的学者给“慰安妇”一词作的定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隶的妇女,是日本军队专属的**隶。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隶的制度。

日本当局推行“慰安妇”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日俄战争时,日军官兵性病流行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开始实施这一制度。当日本在侵略东南亚各国(包括中国)时,又故伎重演。“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大规模、有组织征招妇女充当日军随军妓女的制度。随军慰安妇所以成为制度,其原因要推至1932年1月中国的上海事变以后。上海事变中,日本军队强奸中国妇女的事不断的发生,1937年12月,日军进占南京之后随之而起的是屠杀、强奸的事不断,不仅造成中国人更强烈的反日意识,为此国际舆论也对日本施以强烈谴责。换言之,在军队的性需求是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为避免士兵在侵略战争中强奸被侵略地区妇女,引发更激烈的反抗,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必须提供一种“性的慰安设备”使士兵得以发泄**。

“你们当中有明港西赵庄叫荷姑的吗?”李指导员问道。

“有,我就是。”一个姑娘答到。

“太好了,前天我们见到过你的爹妈,你们家可以团聚了!”

这节车厢里除了那几个妇女外,其余装的全部是粮食。

“太好了,这么些粮食够救急的了!”赵队长高兴地说。

游击队开始转移物质。

突然,监视敌情的大狗喊到:“小鬼子援兵到了,大家动作快点!”

“哪来的?有多少人?”赵队长问到。

“从桥北来的,大约有十个!”

估计是附近据点的敌人听到这边的爆炸声、枪声赶过来的。

“大明,赶快组织打阻击!”

“是!”大明领着部分游击队员赶往桥头南端。

从服装上判断,他们果然是鬼子的援兵。近了,他们一群一共是十个人,其中六个小鬼子,四个伪军。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弹药充足,若被他们咬住脱不了身的话,明港镇的小鬼子再出动前来增援,游击队可就不好对付了。游击队意识到了这一点,必须尽快歼灭他们,早点撤离战场。

在大明的指挥下,桥头南端迅速地组织好了打阻击的工事,单等小鬼子前来进攻。对付这么些个敌人是不在话下的,大明信心十足。这座铁路桥横跨两岸,桥下是一条小河,河里有水,河岸地势平坦开阔,无任何障碍物,小鬼子是断不会涉水而过的,那样就是活靶子,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只能从桥上硬攻。

敌人开始攻击了。他们弹药充足,竟然还有一挺轻机枪。就是这挺机枪,竟然有时也压得大明他们抬不起头来,但敌军在这桥面上也不能顺利前进。很快,敌人出现了伤亡,有两个鬼子被击毙在桥面上。但随后,敌人在桥上抢建了障碍物工事,他们躲在那障碍物后面与桥南端大明的阻击阵地对射起来。

“***,这小鬼子真狡猾,竟然躲在那里,打不着他了!”大明骂道。他倒是挺希望敌人进攻的,这样的地形,进攻中的敌人就是活靶子。“大家快点搬东西早点撤离吧,要是明港镇的大批鬼子前来增援可就不好办了!”大明想道。

战斗处于对峙状态。

“不好了,大明哥,你看对面怎么又来了几个敌人援兵?”大狗叫道。

大明向北望去,果然有几个身穿伪军军服的人正在向这里跑步前进。他们人数不多,就四个,都穿着伪军军服。这是小鬼子的援兵到了,可是怎么就只有四个伪军呢?但是就这四个伪军却也让正在桥上的敌人一阵兴奋欢呼。毕竟是援兵呀,这说明明港镇内已经得到了消息,说不定这几个是打前站的,后面还有大队人马呢!

那四个伪军近了、近了。奇怪了,四个伪军中有三个手里拿着步枪,还有一个手里是空着的,什么武器也没有,而且看起来还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四个人中还数他最累最吃不消了,快接近桥头的时候,他渐渐的落在了那三个伪军的后面。桥上的敌人也有些纳闷了,怎么还有不拿武器前来增援的?正在桥上的敌人疑惑时,那三个手拿步枪的伪军突然端枪向桥上的敌人射击起来,桥上的敌人一阵惨叫,赶忙慌乱地回击起来。

啊?这是怎么回事?敌人打敌人!桥南端阻击阵地上,游击队员们一时糊涂起来。

“啊,我看见了看见了,其中一个是孙小山!”大狗再次喊起来。大家细看,果然其中一个是孙小山!是自己人!

趁着桥上的敌人慌乱,大明不失时机地喊道:“同志们,是孙小山到了,大家冲啊,包敌人的饺子!”大明带头向桥上的敌人冲去。敌人两面受敌,人数又少,很快被全歼。

孙小山与游击队会合了。

“怎么是你小子呀?他们是谁呀?”大明高兴地当胸捶了孙小山一拳。

“你小子命大,还没死呀!”大狗也高兴地说。

这时,那个手中没拿武器的伪军把头上的军帽摘了下来,用帽子扇着面庞上的汗水,大口地喘着气,他竟然有一头秀美的长发披散下来。大家再细看,啊,原来“他”是个女的!她就是周小真。

原来,孙小山被周小真救下之后,当天晚上周小真去找了她弟弟周小同,她让周小同与她一块投奔游击队。周小同又联络了一个平时与自己关系最好的伪军赵小林一起投奔游击队。周小同还弄来了两套伪军军服给周小真和孙小山穿上。第二天早上,孙小山他们一行四人就混出了明港镇直奔长台关游击队驻地而来,没想到在这正好碰上游击队在铁道上打伏击。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