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开战!
作者:江中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08

虽然卢焕龙也知道一些关于自己生活年代的历史军事知识,但是那些都只是知道个大概,相当于纸上谈兵罢了。更何况,自己对渡河之战这种类型的战争并不是很了解,此类的战争,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相对要少。

自己在书上看到的楼船、蒙冲、先登、舟艇之类的河流上的作战工具,还有其他什么的投石机、强弩之类的,甚至火『药』之类的,在这里,并没有看到。这里大多都只是一些比较轻型的木船,船上防护的设施很落后,有的甚至是光着身子上阵——就像一艘寻常百姓打渔的小船!

在自己活的那个世界,历史上,早在春秋末期,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大型的作战战船,比如蒙冲之类的;到了汉朝,更是有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楼船等;到了隋唐、宋代之类的就更不用多说了,船舰越来越大,船上的攻击、防御的武器越来越成熟;再到明代左右,就出现了火『药』之类的。可是在这个异世界,却什么都没有,完全不一样。

不同的民族历程孕育不同的文明。

也许,在以前自己生活的年代,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战争,那么后来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作战工具。再如,就是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的武器才全面地蓬勃发展。而大周则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经成立了两百余年,之前的世界格局也并不一定是战『乱』,所以,战争对他们来说,十分的陌生。如此一来,卢焕龙反而显示出了更大的优势。

沈正朝问道:“沈丰,这战船布置得怎么样了?”

沈丰道:“禀大将军,南营所有的战船已然备好,在岸边蓄势待发,南营水兵已然准备就绪。”

周军之中,水兵几乎就是在南营驻扎,也就是接近颖南河的大营。经过战前的巩固,如今,周军已然有近排开,每艘拉开数百米的距离,先行向前拉出一段距离。

这时代虽然没有楼船,但是还是有一些相对高档的战船,构造与楼船类似,但比楼船的型号要小,属于指挥船。指挥船有三四十米长,宽约七八米,共有两层。最底层是水手所砸在的地方,两侧是船桨。上面一层则是士兵所在的地方,在这一层的顶部,有一个小的阁楼,乃是指挥官所在的位置。指挥船的防御设备比较完善,整艘船都由厚实的帐篷盖住,只『露』出一些小窗口。每艘船上面都『插』着一面旗帜,在这平坦的河流之上,备显鲜明。而且,指挥船上还配备战鼓、号子之类的,以供指挥官指挥本方块的船只进攻,或者撤退。

经过一阵子的安排,颖南河之上,赵军水军已经排布成一定的阵型,整装待发。以指挥船为中心,前边是一些相对大型的战船,一字排开,层层相扣。后方则是一些轻型的舟艇、木筏之类的,灵活穿『插』。颖南河之上,绵延一片,不见尾部,浩大无比。

在三军大将丘寒武的指挥之下,各路战船开始向前进发,每艘指挥船上的战鼓都轰隆作响,鼓声震天入地,远远传开,对岸的周军将士暗暗心惊,只觉心中有一股强烈的压迫感,令人紧张不已。

同时,丘寒武指挥众多将士搭起浮桥,七八道浮桥同时开工,向对岸连接而去。另外,有一股士兵已然冲上河流上的木桥,呼啸着向北岸冲去,气势恢宏,杀声震天!

卢焕龙看着对岸密密麻麻的一片战船开始启动,向自己冲了过来,心中诧异不已:“老子之前去偷袭赵军后军的时候,不是已经烧掉了大部分的辎重了吗?就算他们重新开始打造,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现在看起来,赵军至少有近千艘不同类型的战船,怎么可能,尼玛的是不是开挂啊?”

其实,卢焕龙自是不知,在丘寒武得知后军被重大破坏了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带来辎重当中的战船被毁情况,因为,没有战船,要想拿下颍川郡,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看到大部分的战船都被损毁了,丘寒武急忙让两侧地区的江阴郡和靖西郡调来战船支援,同时,三军上下,同时开工,连夜打造。一方面,这地区可以就地取材,另外一方面,赵军那段时间并没有受到周军的干扰,所以,赵军很是顺利地得以看展相关工作。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在这段时间的打造下,丘寒武硬是率领众将士完成了任务。

周军的战船已经在沈正朝的命令之下,绵延排开,一道冲向赵军。周军南营常年驻扎在颖南河周边区域,按理说南营的水军的设备应该不少,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前的周军是颍川军的地盘,并没有什么南营,当时颍川郡也有水兵,但是为数不多,战船也自然稀少。在大周在此地成立之后,李天痕自是着力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由沈正朝亲自在南营压阵,不间断地打造战船,训练水兵。只是,大周刚刚成立,定然不能全力开展战船打造之事,更不能像赵国那样,向全国征集这般容易。所以,周军上下的战船只有七八百艘左右。

在这宽阔的江面,双方的差距倒也不是很明显。

赵军冲上木桥的士兵已经越来越多。赵军人多势众,心理上占据着优势,在后方鼓声的鼓舞之下,上下将士很是积极奋勇,纷纷冲杀向前。

看着赵军已经到达木桥的正中区域,沈丰心中颇是异动,紧张的气息逐渐笼罩心头,压迫着他的身心。此次战争与上一次的『性』质并不一样。上一次是沈丰率领部队主动出击,心理上没有太大的负担,但是这一次,周军三军乃是防御战,一开始便注定要属于被动的局面。赵军战船渡河的、搭浮桥的、冲向木桥的,三方面同时开展,在丘寒武的指挥之下,竟然井然有序,沈丰心中自然颇是担忧。

沈丰终于按耐不住,向沈正朝说道:“大将军,赵军已经差不多冲到北岸了,此时正是放火烧桥的好时机。还请大将军即刻下令,防火烧桥阻拦。”

沈正朝看到沈丰脸上隐隐显出的担忧气息,心中暗道:“丰儿的进步虽然十分的明显,但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容易浮躁,尚缺大将之风,看来,还得多加磨练啊。”看向卢焕龙,发现卢焕龙并没有什么担忧之『色』,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诧异不已:“难道他就一点都不害怕?自己面对如此庞大的进攻场面,都暗暗心惊,他竟然一脸轻松的模样,好像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是一场游戏一番。如果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现如今的危急情况,才这样的轻松,那他也未免太过自大了。但是,如果他真是能如此的临危不惧,处之泰然,以他之前表现出来的文韬武略、智谋过人的才华,必然会是我周军上下之福啊!”

ps:第二更在晚上八点,敬请关注!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