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洗剑惊变
作者:李八百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234

《大千世界》是一本驳杂万相的集册,里面的内容上至天文,下到各地风情人文,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李青莲在灯下逐字逐句地读着,吸收着书中所带来的信息。这一直都是李青莲的一个好习惯,不管看什么书,都是逐字逐句的读,哪怕能一目十行,他也不去那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几字里行间的真意。

李青莲在书中找到了关于本命法宝的文字和凝练方法。书中还强调,因为本命法宝的灵性和莲室的真性相互连接,所以本命法宝一旦确定就无法更改,因此一定要慎重选择。

他原本是想将斩厄剑作为自己的本命法宝,可如今却犯了愁。照理来说,本命法宝的材质越好,成长空间就越大。可是李青莲至今仍不知晓斩厄剑到底是何等材质的,因而犯了难。

后来,经宁倾城提醒过后,李青莲决定先到谪仙山的洗剑池去淬炼斩厄剑。

谪仙山洗剑池,不仅仅是因作为四大部洲最高之处而出名,更因为它的功效,而闻名于世。在修道界中,曾有人说道,只要在洗剑池中淬炼过的剑,就算胚胎是凡品,也能让之变成削铁如泥的宝剑。虽说这话可能有一些夸大,但它对剑的作用存在的。

洗剑池,曾经是剑修们洗剑磨炼剑意的地方,因而在洗剑池四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剑气。传说曾有一位痴于铸剑的大师欧冶子,道行深厚,本来有望白日驾鹤飞升,可他最终却选择洗剑池作为了埋骨之地,由此可见洗剑池的非同一般。

当李青莲完成一天的修炼,来到谪仙山山顶的时候,已是第二天傍晚。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夕阳仍露着一个尾巴,在山的那头晃来晃去。

昏黄暮色下的洗剑池,带着一层薄薄纱,充满了神秘感。李青莲信步来到池边,凌厉的剑气从耳旁呼啸而过,刮在脸上有些生疼。李青莲暗自用功,一道青色的微弱光芒浮现在身体上面。有了这层简易的气铠,他才感觉好过了些。

他将斩厄剑拿出,运起剑诀,将剑奴到离自己三尺之外的地方,然后缓缓地将剑插入看不到底的洗剑池。

“嗤!”

斩厄剑沉入池底,洗剑池的上空无止尽地升起白色雾气,一片氤氲。

李青莲静静地等在池边,并没有显现出如何着急的神色。他早就从《大千世界》中了解到洗剑的步骤。首先是将剑沉入池中,通过池中沉淀千年的剑意,去磨砺剑身,祛除剑中蕴含的各种杂质。

半个时辰后,洗剑池中的雾气开始沸腾起来,像是冷水被烧热成滚烫的开水。李青莲知晓剑的淬炼第一步算是完成了。接下来便是以自己的鲜血为引,将鲜血作为身体和剑沟通的桥梁,从而使以后使剑达到人剑合一的地步。

李青莲用牙齿在左手食指上咬破一个缺口,然后把手指伸到池中。

“嘶……”

手刚入池中,他便倒抽了一口冷气。从手指上缺口处流出的鲜血,一下子好像被什么充满吸力的东西给缠住了。鲜血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汇成了一条大拇指宽的血线,向池中央的斩厄剑涌去。

一炷香时间过去,那股吸力仍未消失,李青莲也不敢贸然抽回手,生怕因此前功尽弃,那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他就这样坚持着,任由鲜血像泉水一样哗啦啦流出。渐渐地,李青莲脸色开始泛白起来,毫无血色。就算李青莲已经是一个开华境修士,但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就在李青莲要放弃的时候,一股无形的力量忽然出现,将李青莲从池边震开。一把散发着滔天寒气的四尺长剑,从池中冒了出来。

“咔嚓!”

一道巨大的闪电忽然从天际突兀而出,本来已经十分黑暗的天空,忽地亮如白昼。

“轰隆!轰隆……”

接二连三的雷声轰然传来,一副想要将整个天地都毁灭的气势。

正在打坐的玄松子忽然睁开双眼,疑惑道:“小天劫?!”说完,他身形一动,便不见了踪影。

而早就站在谪仙山看云海的宁倾城,也抬起头,看着漫天的雷电,道:“阿离,这飞舞的闪电,多么像你的身影。”

青城派中的其他人,听着这轰鸣的雷声,都一脸惊奇走出房屋,望向谪仙山巅。有一些弟子忍耐不住,想要御剑去探个究竟,幸亏被一些有见识的长老拦了下来。

再说李青莲被震到一边后,望着被千丈高空上那朵不断变大的乌黑劫云,心中也是一片茫然,顿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做些什么。照他原来所想,放血做引之后,便是为剑凝魂。可现如今出现的天雷,打乱了他的设想。

正当李青莲不知所措的时候,洗剑池中的斩厄剑“嗖”的一下冲天而上直迎向那朵乌黑的劫云。

“咔嚓!”

劫云之中一道闪电飞速劈向斩厄剑。斩厄剑也不躲闪,径直冲了上去。闪电劈中剑身,但是并没对它造成什么影响。斩厄势头不减,反而大增,仍旧向上飞去。

又是一道闪电劈了下来,较之先前的大了不止十倍。斩厄剑有惊无险地冲了过去。

“咔嚓!咔嚓!……”

转眼间又有五道闪电劈出,斩厄剑将之一一冲破。它也飞到距劫云不足一百丈处。

劫云见斩厄剑临近,开始飞快的旋转起来。

“轰隆!”

一道堪比前几道之和的闪电伴随着雷鸣轰然劈下,瞬间便劈在斩厄剑上。刺眼的光芒消失过后,李青莲看到斩厄剑开始摇晃起来,像要掉下来的样子,不禁担心起来。

头顶上的劫云开始缓缓缩小,李青莲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要度过去了。不料劫云并不是消失,而是在凝聚着最后一击。

李青莲曾在《大千世界》上看到过关于天劫的说法。上面说天劫分两种,一种是人劫,另一种是器劫。人劫又分三类,四九、六九和九九天劫,上天会根据不同的人降下不同的劫数。而器劫只有一种,那便是三九天劫。说是三九天劫,其实只有九道而已。如今斩厄剑度过了八道,还余下最后一道,也是威力最大的一道。

空中的斩厄剑是发出了一声哀鸣,仿佛知道自己过不了这天劫一般。眼见第九道劫雷就要落下,李青莲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就在此时,他身体内的莲室,掀起一股大浪。那颗被圆觉放在角落的菩提道果,一下子裂成了两颗。一颗化作无数颗粒,依附在莲室之中,将莲室又足足地扩大了一倍有余。而另一颗则冲出了身体,飞向空中的斩厄剑。

当菩提道果与斩厄剑接触的那一刹那,一道带着大慈悲的声音传了出来:“照见五蕴皆空,渡尽一切苦厄!”

斩厄剑的剑身顿时金光大作,化为一道千丈长的金色剑光,斩向了劫云。劫云连同那道还未出现的雷被剑光斩得支离破碎,天地为之一静,又恢复成黑暗的模样,只余下空中那一把金光闪闪地长剑。

不一会儿,斩厄剑落了下来,漂浮在李青莲的身边,发出一阵欢呼的剑鸣。李青莲将之握到手上,运起剑诀,而后轻轻一挥,一道剑光便飞了出去。

“好剑!”宁倾城不知何时已来到了这里。

“大叔。这把斩厄剑怎么样?”李青莲掩饰不住喜意道。

宁倾城将养于莲室之中的离龙剑取出,可离龙剑感觉到斩厄剑的存在之后,发出了一阵哀鸣,好像被压制了似的。他将之收了回去,笑着说道:“这把离龙剑,是一把初阶仙器,在十大名剑之中排第七。可是遇见了你的剑之后,居然发出了哀鸣。可想而知你的剑至少是一把中阶仙器。”

“仙器!”李青莲满是惊讶地说道。他曾在《大千世界》看到过一个神兵榜,里面各种各样的仙器加起来不超过二十之数。而此时自己的手中竟有着一把,自然是惊讶的不得了。

“恩。可能还不止于此。在最后一道天劫之前,曾有无尽功德灌注。这把剑有成为造化功德神器的潜质。”宁倾城又说道。

李青莲的脑子有些转不过弯了,不是他承受力弱,而是这个消息真的是太惊人了。传说在仙器之上还有着一种更厉害的法宝,人们将之成为造化功德神器。只是自古以来,从未有人见过。突然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剑有成为造化功德神器的潜质,就好比凡人一下子能得道成仙时的那种惊愕。

宁倾城见李青莲这副表情,有些好笑道:“瞧把你惊讶的。造化功德神器不是没有,而是被人给掩藏起来,用来镇压一些东西的。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拿出来的!还有,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纯正功德?”

“功德?”李青莲满是以后地说道。

“我明白了。肯定是圆觉大师给你留下的。除了他,世上那还有人有如此之多的功德。”宁倾城忽然醒悟道。

说起圆觉,李青莲就不禁想起了那些死去的人,眼神变得暗淡起来。

宁倾城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东西,他也能理解那种伤痛,于是道:“好了,你先回去吧。切记不要将斩厄剑轻示于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我想你应该是懂得的。”

李青莲点头,道:“那大叔,我先回去了。”

李青莲走后,玄松子忽然出现在宁倾城面前,不确定地说道:“圆觉大师,这样所做是为何?”

宁倾城则笑了笑,道:“或许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有可能是真的。”

“真的是他?”玄松子继续问道。

宁倾城笑而不答,一切尽在不言中。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