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四章 风骚的石头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18

两万多将士齐声呐喊,声音会是多大?

郑朗与韩琦对视一眼,相互一笑,郑朗说道:“诸位,你们也喊。 ”

寨中还有一万多士兵没有放出去,也不可能将所有将士一起放出去,这是留作最后一击。

于是寨中宋军一起呐喊:“反抗者死,投降不杀。”

这才是元昊最害怕的。

郑朗善待战俘已经传到西夏境内。瞒不住,不说宋朝派了斥候秘密潜入西夏边境宣传,市易的进行,一部分西夏商人也进入宋朝交易,亲眼所见。谁个想死。

这时元昊立即来了一个壮士断腕,下令三军向东北方向撤离。

没有撤向西方,西方张人数少一点,可道路艰难,而且面对张这个鬼,元昊在兔毛川就尝过厉害,当时只有三千余人呢,现在变成两万多人,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宋军紧咬不放,是选择范仲淹还是选择张?

其实这次计划在改变。

原计划中害怕兵力不足,张会直接率军来定川寨西侧,集中兵力交战。范仲淹的部队则会驻扎在三营川,如果元昊军队从西方撤离,范仲淹的军队进入石门峡,抄捷道进入没烟峡,在前方拦截。如果元昊继续从东北方向撤离,范仲淹计划不变,但会在三营川的南方尽头葫芦川处进行拦截。

元昊派出数万大军进入渭州城下,强行攻打渭州城,王信率领一万军队到达,加上老种号召了数千蕃子进入军中,没有这个必要了。于是张直接驻军九羊谷,直接断掉元昊撤向西方的梦想。范仲淹军队挺进到高平寨设伏。

看到元昊准备撤军,一里一外,再次放出所有军队,杀入西夏军中。此时风势渐渐平息,但默契的没有吩咐诸将截拦·也符合兵法中围三留一的战术,防止西夏人拼命。

一旦西夏人势死反抗,将他们个人的勇力发挥出来,战斗力很可观的。于是给他们有一份逃跑的机会·在逃跑过程中继续截杀。然后在高平寨进行第二次战役,石门川或者三营川进行第三次会战。

元昊指挥艺术还是不错的,浴血奋战之后,带出了。

整个西北最猛的将军,张!

从九羊谷到三营川道路虽然崎岖·但仅三十余里路。张没有选择在三营川,地势太开阔,战不利。到石门峡也有道路,更加难走,但同样不远,只有不到四十里。

也没有选择设伏,元昊重视斥候,况且郑朗已经在石门峡设过一次伏,元昊有备。于其用诡道削弱将士士气,让将士带着侥幸心理,不如正面作战。于是赶到石门峡后,休息一夜,养精蓄锐之后,天色破晓时分,派出斥候打听。听到元昊军队败退,将军队率出石门峡,来到石门川,以逸待劳,冲了上去。

看到这个猛人,元昊心中就有些打寒战儿。

况且身后宋军又在没命的追赶,急令三军调头,重新逃向三营川,这一来一去,宋军大部已经围困上来。元昊在此地,再次折损惨重,好不容易杀出去,逃向葫芦川,没敢再从没烟峡走了,沿着葫芦川一路向北逃窜。

陆续的追杀,直到萧关前,西夏国内大臣听闻战败,紧急**一支军队营救,但迅速被挟大胜而来的宋军击溃。宋军中此时猛人太多,狄青、王信、张与王吉、杨文广、纪质、郭逵、景泰、折继闵,并且郑朗还给了他们发挥的空间。想一想这些将领军事天赋,再有发挥空间,与足够的兵力。可以说是这时代三国最梦幻的军队。

再逃。

元昊真的被杀惨了,牦牛河畔还要惨。那个败了,不会将败象带回西夏国内。但现在宋军一直在追赶,居然追到西夏境内。第二次越过赏移口。西夏人利用关卡的威力阻了一阻,很快赏移口再次被夺下来。元昊的军队还没有喘完一口气,宋军又追了上来。继续逃,逃向鸣沙城。在鸣沙城西夏人又派出一支援军,然后再次被击溃。

悲催的元昊只好向灵州城逃亡。

并没有结束,宋军一路追赶,一直追到灵州。还是郑朗在后面急了,不能瞎胡闹,冒然攻打灵州,还没有到攻打灵州的时候。派快马下令让宋军停下追赶的脚步。

几员勇将看着高大的灵州城墙,才叹息一声,徐徐率军南撤,顺便着肆无忌惮的掳走无数百姓。

其实几位主将还是很理智的,虽击溃西夏主力军队,到了灵州,进入西夏核心地带,迅速攻破灵州城还可以,若僵持下去,对自己局面十分不利。然而灵州城墙比渭州城墙还要高大,能夺下赏移口,却难夺下灵州城。不过也是很振奋人心的消息,这是西夏立国以后,宋军第一次兵临灵州城下。

至此,元昊手下仅剩下两万一千人。至于其他人,除在西夏境内失散的败军外,在满山遍野的宋军围剿下,即便逃散,也很难逃回西夏。

兴师动众的带出十二万大军,其兵力仅次于府麟路战役所动用的军队,但结果两路人马,只有两万八千余人逃回去,三万人不到。还不止,外加搭上两次援救之兵,近两万人也下了海去。

这次,元昊真的伤到骨头里面,输得太惨,几乎连小**都让郑朗割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