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人妖还是妖人
作者:天下羊鸣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670

虽然脸上有些发烧,但是正事还是得做。得不到丫丫的回应,秦浩干脆强行将自己神念附着到了丫丫的神念之上。幸得丫丫虽然心神波动激烈,却并不抗拒他的神念,费了好一阵周折,总算还是将它的心神安抚了下来。

一开始引导丫丫的妖气,秦浩便发现比起引导蚁后小三要容易许多。不仅是妖气的量要比小三的充足,就是与自己神识的配合,也比起小三要默契许多。

仅仅神念引导了两三个来回,一条力脉便已塑造出大半,余下经脉虽然尚末成形,但下一步妖气应该行经的路径,丫丫也在秦浩的神念引导之下,记得纯熟。

连着两次帮忙塑脉,秦浩虽说神识强大,但仍感觉有些疲累,便在床榻打坐,准备修炼一阵,回复一下神识。

入静一如即往的快,片刻过后,秦浩便又进入到无物无我的境界。按照往常的习惯,吐呐了一阵后,感觉仍然没有精满气盈的迹像,秦浩便对吐呐呼吸再不在着意,完全抛弃了任何念头,只是保持着不着一物的心境。

不知不觉间,丹田内的真气一动,随后突然分出了一条真气细线,按照一条全新的路径缓缓运行起来。

如果秦浩此时清醒,他一定会发现,现在真气的运行路径,正是大荒悟真经开窍期的运行路径。也许是今日在意念中模拟演练了太多次,他的真气竟然自发按照妖兽开窍期妖气运行的路径,开始在体内开辟起中脉来。

只是这时候秦浩正处在深度入静的状态。他的神识虽然能够清楚地感应到自己体内的状况,可是现在体内的一切,都不能引起他思维的半点反应。此时的他就如一个心如死灰的老僧,漠然旁观着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

真气在体内艰难前行,每开辟一段经脉,打通一个窍穴,都要弱上几分,到了后颈处,已经是稀薄如雾。只是真气却并未停止前行,而是丝丝缕缕地渗入了此处的阻碍之中。

也许是人与妖兽的身体结构不同,本身就不存在开灵窍之类的需要,所以后颈处这道关窍几乎是形同虚设。仅仅是片刻过后,这关口便如沸水泼雪般,消融不见。

残余的真气进入识海,此时秦浩的识海内,却并非如丫丫和小三的识海般空无一物。与两个小妖的识海相比,他的识海空间几乎可称作是广无边际。

在秦浩的识海中央,是一座千顷水域,境造万象的浩荡大湖。大湖的上方虚空,纵横交错的红色脉管将一块巨大的黑色晶石密密包裹。黑色晶石四周,不时有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缕缕白雾,徐徐渗入晶石之中。而晶石的表面,则不时凝结出点点晶莹水珠,不断滴入下面的大湖之中。

叮咚的水声,不知触动了秦浩的哪根心绪,他总算从那种无物无我的心境中清醒过来。

眼前的奇景,虽然让人目醉神迷,可第一眼,秦浩却看向了大湖上空高悬的黑色晶石。几乎是瞬间,他便判断出,那块黑色晶石极可能就是当初受伤时进入自己头颅内的星尘石。只是不知为何,在自己的识海中,它会看起来如此巨大。

秦浩现在已经知道,识海中的大湖,正是代表了自己的魂力。看来自己神魂之所以强大,跟这块星尘石也脱不了干系。只是不知为何,这星尘石在体外生成的是仙晶,而在自己体内,却会凝结出魂力水珠来?。

秦浩心中还在疑惑,但却突然感觉到自己体内竟然有些隐隐生痛,便静心探查了一下自己体内的情况。

随后的发现顿时让他惊骇莫名,在他的体内,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了一条纵贯识海和丹田之间的中脉。丝丝缕缕的真气正沿着细细的中脉,源源不断的进入识海,随即又被星尘石吸收,转化成滴滴魂力水珠。

慢慢睁开眼睛,秦浩抬头望天,欲哭无泪——本来自己修炼就很艰难,现在辛苦修炼出的真气又被星尘石吸收。更意外的是,如今体内人体原本的经脉一条都没打通,反倒是多出了一条妖脉,也不知究竟还有没有希望突破炼已期。

想起突破炼已期,秦浩又想起了那块得自山贼头目的玉简。他心中寻思,反正现在自己的身体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试试玉简内的炼体功法,说不定还能够有些作用!

在屋里找出玉简,秦浩将神识探入玉简之内,发现玉简内记录的是一篇叫做“五禽戏”的导引拳法。这拳法共分五戏五十四式,分别是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达到煅体健骨、易筋洗髓、祛疾除病、强身延年之功效。

不知怎么,秦浩总觉得这五禽戏的名字听起来有些熟悉。略一思索,超强的记忆力立刻让他想起了在地球时就听说过这种功法。只是在地球上,五禽戏已经简化成了五戏十式,每戏只剩下了两个动作,并且仅仅是作为一种老弱所练习的健身运动。

虽说对这种几乎可说是烂大街的拳法抱有怀疑,但秦浩还是决定先试一试再作决定。毕竟,既然是烂大街,那至少练来不会有什么坏处是可以确定的。

开始练习后,秦浩发现,五禽戏的动作都很简单,主要就是模仿动物的各种动作。需要注意的只是要求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像五禽,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刚柔并济,内外兼备的效果。

五禽戏第一戏是虎戏,主要是按照虎的动作锻炼四肢。秦浩俯身伏地,虎举、虎扑,虎行、虎视依序认真练习了一遍,只是除了感觉筋骨舒展,神清气爽外,就再没有其他效果。

随后又练习鹿戏,鹿戏也和虎戏一样,都是四肢着地。随后又需引项反顾,左伸右脚,右伸左脚,吸气始,呼气止,如是则三。

刚一开始练习鹿戏,秦浩就发现了有些不对劲。体内刚开辟出的中脉竟似被这式动作所牵动,脉内的真气开始激荡波动起来。随着真气的激荡波动,缕缕真气随着身体的动作,透过中脉管壁,无声无息地渗入了他的躯体之中。

发觉到真气的消失,秦浩想要停下动作,只是此时他骇然发现,身体的动作已经停不下来了,身体不由自主的不停做着鹿抵、鹿奔等一系列动作。

随着动作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流畅,秦浩感觉这几个动作便如成了自己的本能,做起来纯熟、自然无比。只是,动作纯熟的代价却是真气的加速消耗,很快,他体内的真气便已消耗殆尽。

随着中脉内真气的干涸,识海内的魂力湖泊开始翻腾起来,湖面升腾起冉冉薄雾。雾气升到识海空间顶部,又被星尘石吸收,随即被转化成了缕缕真气,通过连接到晶石上的脉管,补充进了干涸的中脉之内。

魂力转化的真气进入了中脉,虽然依旧有部分渗入了肌肉骨膜之中,但更多的真气却是逆转直下,灌入了秦浩的丹田之内。

随着丹田内的真气满盈,就在秦浩再一次做出鹿抵的动作时,丹田内突然分出了两股真气,分别流向身体两侧,又沿两肋而上,直入手臂。

真气冲入手臂,秦浩才开始感觉到疼痛,他有些惊骇地发现,真气的运行路径,正是脑中早已纯熟的大荒悟真经塑脉期路径,而这两股真气,俨然正在开辟手臂之上的两条力脉。

配合着真气的运行,不知为何,他的身体竟然不由自主的又开始做起虎戏的动作来,似乎只有这样做真气才能运行得更为顺畅,才能减轻塑脉带来的痛苦。

虎戏主要锻炼的是四肢,和此时开辟手臂力脉的真气配合,正是相得益彰。开辟力脉的过程,一下子也因此变得顺畅许多。仅仅是几息过后,两条力脉便已被汹涌的真气塑造完成,只是带来的撕裂般的痛苦,让秦浩几乎晕厥过去。

力脉塑造完成,体内的真气却并未就此安生下来。中脉、力脉、丹田都已被澎湃的真气充满,真气找不到出路,只能在经脉、丹田内不断压缩。

就在秦浩感觉丹田内的鼓胀感达到顶点时,丹田内突然一跳,随后便出现了一股温暖的热流。这股热流一出现,体内的真气便迅速向着热流靠拢,然后就被热流转化,热流自身也因此更加壮大起来。

真气先是在丹田内被压缩,可是在转化成热流后又开始膨胀。几乎在热流膨胀的同时,秦浩感觉会阴一缩,随即**突然勃举起来。可是此时他的心中却没有半点遐念,仍旧心体如一,不停地做着五禽戏的虎、鹿两戏动作。

虽然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但秦浩心里明白,那股热流应该就是真气化阳的表现,真气一旦化阳,便可称作是真元或者是阳气了。只是微阳初动不是要到聚元期才会出现吗?难道就这一会儿功夫,自己就已经突破了炼已,进入了聚元期了?

尽管他心中疑惑,但得益于强大的神识,他的心神却丝毫未乱。此时他能明显感觉到,随着真元的膨胀,这股真元还在沿着会阴、谷道的路线上行,直到行至尾闾穴,方才遇到了阻碍,停止了继续前进。

到了此时,中脉内的真气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液化的真元。而秦浩识海内的魂力大湖,却已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塘,上方高悬的星尘石,也终于停止了继续将魂力转化为真气。

体内造反的真气平息下来,秦浩也总算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停止了继续动作。

身体一停下来,秦浩便感觉自己恍如脱胎换骨了一般。虽然运动了许久,却不觉半点疲累,反而觉得举手投足间充满了力量。

可是此时秦浩的心中却是惊多于喜,来不及体会身体的变化,他便赶忙盘腿坐于地上,闭目凝神,开始探查起修为的变化来。

良久过后,他睁开眼睛,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就在他练习五禽戏这段时间里,他的修为竟然连过两关,直接突破炼已、聚元两期,进入了合气期。也就是说,只等打通任、督二脉,他便能够运行小周天,正式进入先天了。

按捺住心中的雀跃之情,秦浩在脑中思索,为什么这五禽戏的效果会如此之好?如果真的练习一下五禽戏就可以突破境界的话,那它又为何会成为不为人看重的功法?

想来想去,秦浩还是觉得,之所以会有如此效果,很可能还是跟大荒悟真经有关系。大荒悟真经本来就是妖修功法,原本就是为动物修炼而创,而这五禽戏又是模仿动物动作,也许是两者配合,所以效果才会如此之好?

只是如此一来,秦浩心里又有些纠结了,自己体内即有人体经脉,又有了新开辟的妖脉,而且修炼的还是妖修功法,那如今自己究竟该算人妖呢还是妖人?

……

(又上了首页新人榜了,上周也这样,快到周末才上来。不过位置很危险呀!还要请大家再帮帮忙,至少不要让人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