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琴挑蔡文姬
作者:武猛从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720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莫非大人口中的奇女子是她们三位之一不成?”郭嘉既然想不明白,就问。这话是小学老师说的。

“非也。”赵温摇了摇头。

这时,门外的琴音越发激荡起来,抚琴者满腔的悲愤正随着琴音往外喷发。

郭嘉心神一荡,却觉得眼前一亮,脱口道:“敢问大人口中的奇女子,可是院内抚琴之人?”

“正是!”赵温拈须笑道。

“想不到天下间除了蔡文姬之外,竟然还有这般琴技出神入化、已臻人琴合一境界的女子?奇女子之称可谓当之无愧!”郭嘉由衷道。

“蔡文姬?蔡文姬是谁?”赵温有些奇怪了,接着说道:“此女也姓蔡,不过不是先生口中的蔡文姬,她的名字叫蔡昭姬。”

“蔡昭姬?不就是蔡文姬吗?因为要避司马昭的名讳,所以史书上才把她改为蔡文姬。但是如今司马昭之父司马懿才不过十八岁,避讳之说无从谈起,蔡文姬的名字自然还叫蔡昭姬。”郭嘉心念至此,自是惊喜万分。但慎重起见,郭嘉还是问道:“此女可是姓蔡名琰,字昭姬,乃名士蔡邕蔡伯喈之女?曾嫁与河东卫仲道?”

“然也。”赵温察言观色,明白郭嘉已经心动,觉得保媒之事已然成了七分,一张老脸顿时焕发出了少有的光彩。

郭嘉好奇心大起:“蔡琰不是被掠到南匈奴了吗?”

“此事先生如何得知?难道先生与昭姬相识不成?”这次起了好奇心的是赵温。

“虽是素未平生,但神交已久矣!”郭嘉的脸上满是虔诚。

“原来如此。”赵温道:“那还是在去年的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夫得知昭姬被南匈奴兵掳走,心痛不已。就托杨奉出面,以一千金的代价将她赎了回来。昭姬感恩,拜老夫为父,从此就陪在老夫的身边。”

“大人此义举,可与当年成都赈灾相媲美,请受某一拜。”郭嘉疾步上前,拜倒在地。

“昭姬乃老夫故人之女,身遭磨难,老夫岂有坐视之理?先生快快请起!”赵温急忙扶起了郭嘉,心中却在诧异:“怎么一向稳重的郭奉孝刚听到昭姬之事,就如此猴急起来?竟然代替昭姬拜谢老夫?看来,英雄还是难过美人关啊!就连鬼才郭奉孝也不例外。”其实,这是赵温冤枉了郭嘉。郭嘉还远远没有猴急到如此变态的程度。他哪里知道?郭嘉是在替后世的诸多“三国迷”感谢赵温。因为后世有良知的读者,谁不为蔡文姬流落南匈奴一十二载的悲惨遭遇掬一把同情之泪?当然,一些冷血的砖家除外。他们会认为,蔡文姬若没有南匈奴之难,就写不出那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激烈人怀抱的千古佳作《胡笳十八拍》。对这种没有丝毫人性的观点,郭嘉的反应就是一笑而过。自然,这里的笑是如假包换的嗤笑。

“大人,可否与某一起出去走走?”郭嘉躬身道。

赵温心中暗笑,脸上却是一本正经,道:“先生之言正合吾意,老夫正想活动活动筋骨呢!”

郭嘉和赵温出了房门,来到院中,只见空中明月如洗,一个青衣女子端坐月下,当是蔡昭姬无疑。古典的美人如西子、昭君常与花影相映衬,而蔡琰却喜欢与孤月相伴。她蹙着柳眉,抚着碧琴,此时此刻,她头上的华钿,身上的佩环,甚至是绝世的姿容,在令人如痴如醉的天籁之音面前,似乎都变得多余起来。

郭嘉的心猛地颤了一下,紧接着产生了一种想把她拥入怀中,任谁也不得伤害的冲动。

“父亲,夜深人静,女儿不该操琴,惊动您老人家了。”蔡琰见了赵温和郭嘉,急忙起身见礼。

“无妨,无妨,反正为父也睡不着。”赵温呵呵笑着,一指郭嘉道:“此乃颍川名士郭嘉郭奉孝,至今未婚。”

这话说得甚为露骨,连郭嘉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蔡琰却是不为所动,落落大方地施了一礼:“小女子蔡琰,见过奉孝先生。”

郭嘉微微一笑道:“昭姬姑娘若只是小女子,那天下便没有女中丈夫了。只是听琴辨音,某觉得昭姬姑娘似乎有些东西放不下。某以为,过去的不如就让其过去,面向未来,生活才会有希望。”

“奉孝先生好言语,小女子受教了。”蔡琰一愣,没想到这个颍川郭嘉竟然谈吐不凡,看来不是平庸之辈。她又道:“听先生话中之意,也是深通音律之人,不如抚上一曲,也让小女子开开眼界。”

“恭敬不如从命,某只好班门弄斧了。”郭嘉行至琴前,边弹边唱了一曲曾经风行一时的《大长今》主题曲《希望》:

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

看生命回家路路长漫漫,

看阴天的岁月越走越远,

远方的回忆的你的微笑。

天黑路茫茫心中的彷徨,

没犹豫的方向,

希望的翅膀一天终张开,

飞翔天上。

看天空飞的鸟还有梦,

看清风像带路吹散淡雾,

看冬天悲的雪越来越远,

昨天的曾经的我的微笑。

分开的感伤想飞的彷徨,

有天跑出想像,

心中一个梦想雨后彩虹,

画在天空。

“先生所弹之曲,所唱之歌,无一不是小女子生平仅见,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况且歌中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让小女子受益匪浅。”一时之间,就连自视甚高的蔡琰也对郭嘉刮目相看起来。

两人越谈越投机,竟然把赵温凉到了一边。

赵温觉得这事应该趁热打铁,就大声咳凑了一声,待把郭嘉、蔡琰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才正色道:“奉孝,昭姬虽为老夫的义女,但老夫也是爱如掌上明珠,现老夫做主,将她许配于你,不知意下如何?”

郭嘉虽然早就知道赵温招婿之意,但事到头上,还是被幸福撞了一下腰,一时之间说不出一句话来。

赵温以为郭嘉不乐意,但又不便发作,只是重重的哼了一声。

蔡琰则道:“小女子残花败柳,怎敢心存妄想,先行告退了。”说着,她便径自走了,连那从不离身的绿琴也扔下不顾了。

郭嘉也不分辨,复坐于琴前,弹了一曲当年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名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一曲未完,赵温已是老泪纵横。而蔡琰则是如遭电击,一下子停住了脚步,什么矜持,什么礼数,都阻挡不住那宛如决堤般的欣喜泪花。这是自她的前夫卫仲道过世后,她再一次品尝到了甜蜜的滋味。这一刻,她已经等待得太久、太久。

————————————————————

建安元年九月十九夜,郭嘉为蔡琰改字,将昭姬改为文姬。郭嘉是这样对蔡琰说的:“以你的文采,当得上文姬二字。”当然,还有另外两个不是理由的理由被郭嘉埋在了心里。其一,既然注定要改字,不如由某来改,名正言顺,某的夫人叫什么某自己做主,管你司马昭鸟事?其二,昭姬会让郭嘉联想起“招妓”,这样的字眼不改还真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