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我的故乡
作者:北宋司马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996

鹤壁,宋代为相州所辖,位于河南最北,太行山以东。[]

在地壳板块的分界线上,互相的地壳挤压,导致了太行山高峻的山势,如一道天然的城墙般,将中原大地和山西高原隔开。

而这里最为著名的,就是煤炭。

当然,那说的是一千年以后。

千年之前的北宋,这里还是连绵的农田,华北大农田的边缘,直到太行山周边山地丘陵地区。中国,以农为本,虽然是山地上,也要开垦出田野来,更何况在这丘陵中间,还有或大或小星罗棋布的盆地。

徐有财的家乡,就在其中一块盆地里。

这块盆地,有些狭长,一千年后,有数条高速公路要从中穿过,连通向外面的广阔世界,还有一条铁路,承担着运送煤炭的重任。

不过现在,只能下了马,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行。

这条道路并非官道,也有一些人马交错前行,不过相去不远就是黄河,有著名的大名府。现在是清晨,向这小小盆地里前行的,多是外出贩卖山货的农民,其中却有两人,也混在里面。

这两人衣着虽然不是特别华丽,但气质神情却明显与周围之人不同,一人脸型尖尖,眉宇之间透露一股英气,另一人却是一张马般的长脸,不过行为举止更是有说不出的贵族气质。

两人各牵了一匹马,在山路上缓缓前行,过了这段难走的山路,就进了盆地,路途开阔平坦,不似在此般艰难。两人都是星夜兼程,不是骑马便是坐船,只两日就从开封府赶到此地。

此时都下了马,跟着队伍前进,闲来无事,那长脸向另一人问道:“不告诉大麻子真相,真的可以吗?”

英气青年略微思考,坚定道:

“十几年来都认为自己没有父母,从小便自己生活,突然冒出来一个父亲,恐怕谁也接受不了。与其这样,不如维持现在的关系,还要好些。”

他自小就是孤儿,知道这种心境,若是现在突然跑来一人说是自己的至亲,能承受得了吗?不过,其实他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就是怕冒出来一个未来岳父逼自己成亲。

长脸微微摇头,似乎不信他的说法。但与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也不再发言。

英气青年故意不去想这件事,盘算起行程来,自己从开封府出发,却没有马上渡过黄河,这黄河在之后还有数次改道,才会流经开封府,向渤海奔流而去。现在,离此间却还要近些,自己来的路上,途径安利军,安利军南边就是黄河。

如果能够顺利找到煤矿,这黄河也是运送的一条重要通道,出了这条险径,就是华北平原,再运送,不是难题。感受着脚下大石块的棱角,他已经暗自盘算起如何铲平道路,将险径改为通途。

他这一思考,就有些走神,突然所牵马匹不知怎么骚动了一下,一脚将旁边擦身而过反向的马车上货物踢下一件来,掉在地上清脆声响,似乎是什么东西打破了。

“哎呀,全都毁了。”马车夫听到后面声响,赶紧下了马车,快步走到后面一看,惋惜道,随即抬头喝道:“怎么看的马?赔钱!”

“抱歉。”英气青年拉紧马匹,幸好这马不过是撂了一下蹄子,并没有发狂,现在已经控制住了,老老实实站在地面上。“多少钱,我赔就是了。”

“这一件是二十个斗茶瓷碗,我不讹诈你,本钱一个合三百钱,二十个是六贯。”

“斗茶瓷碗?怎么这么贵?”他一听这是瓷碗,好奇问道,普通瓷碗一个不过二十文上下,这斗茶瓷碗怎么要三百钱?

这车夫听了他的疑问,也不说话,俯身将那件货物的木条掰开,从里面找了找,还有一个囫囵的碗,递到英气青年手上。

“斗茶瓷碗都不知道,还敢来相州?你看看这瓷碗,值不值三百钱?”

他接在手上,仔细观看,只见这瓷碗模样古朴,黑漆漆的却浮出点点气泡般的小点,只是这斑点是透明的,和这纯黑的造型并不相违背,反而有一种飘飘然的美感。不禁赞道:

“好瓷碗,一个三百钱不多,我赔就是了。”

于是掏出一张面额五两的银票,又拿出随身携带当零用的一掉钱,交给那车夫。车夫接过钱,却查起来。

“还怕少了,要查查?”长脸青年冷笑道。“就你这茶碗多少钱我们都不问,你倒仔细。”

车夫仍然低头查钱,平静道。

“我说不讹诈你们就是不讹诈,这一个油滴茶盏又没摔破,不收你们的钱。”

听了这话,这车夫倒是个正直的憨厚人,英气青年将瓷碗收进马驼的行囊里,劝道:“这碗我们收下了,就当沾您个便宜,成本价买了一个,这零散铜钱带着也不方便,您都收下。”

“那谢了。”

“您先别走。”看那车夫要走,英气青年拦道。“还有些事情麻烦问问您。”

“你说。”

“刚才听您说,这是斗茶瓷碗,怎么又说是什么油滴茶盏,却有两样名字吗?”英气少年问道。

“哦,你不知道,这斗茶瓷碗,说的是这碗的用途是要用来斗茶的,至于油滴茶盏,是它的本名。这种茶碗,到处都有仿制的,但以牟山窑的最为正宗,这相州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这油滴茶盏。”

英气青年听了,心中回忆起,在家乡时看报纸,好像听说过在郊区发现什么瓷器,还是北宋年间的,没想到竟然让自己看到真品了。不过这地方一直以煤炭出名,其他并没有什么特产,向南到淇河附近,倒有些河边的特产。这车夫竟然说有三宝,倒要打听打听是哪三宝。

“那请问其他两宝是什么?”

“一是兴国寺,乃太平兴国年间先帝为保佑一方安宁所建,一是夹钢刀,锋利无比,为禁军专用。”车夫说罢,不理两人,赶着马车就离去了。

兴国寺倒是听说过,可此地北宋时还产军刀,还是禁军专用,自己却是闻所未闻。英气青年心中不禁叹道,自己对家乡只知道有煤矿,竟不知道还有这些特产,不过一千年时间,事过境迁,难免寻不到痕迹。这次来,却要好好再认识一下自己的故乡,一千年前是何等繁华的模样。

心中打定主意,便又牵了马匹,抖擞精神,向前而去,直奔盆地内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