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室虽昏有余威,陈朝江北尽沦丧
作者:陈纯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946

却说北周任命宇文逌为伐陈大元帅,节度诸军事,率众十万,浩浩荡荡向陈朝国境杀来。大文学

陈宣帝得报,叹了一口气道:“若吴明彻还在,乘机平定河洛,有何不可,可惜啊可惜。然则官史**,国税很多没有收上来,无力和北伐,明彻又死去一年了,真令人痛心疾首啊——”陈顼痛心之余,调兵遣将,严阵戒备。懒

在陈顼“诱敌深入”的战略布置下,北周水军孤军深入,与陈朝水军在采石江面上相逢。

两军在长江之上展开一场大战。

陈朝水师,装备精良,战术纯熟,载重万斛(约500吨)的主力楼船、装有80桨的快速战船、被复牛皮防卫的装甲战舰、用以远战、装有孢车的舶舰和用以火攻的火船、更有多体战船,长宽各达180米,承载2000余人,上设木城,四门皆可驰马来往。

相比之下,北周的水师则差远了。大多是载重几千斛的战船,而且北军不习水战,一上船就晕船。

装备差劣、不习水战的北军与船坚舰利、演练纯熟的南朝水师一交战,其结果可想而知——

北军战船不是被撞沉,就是被投石机砸烂,还有的被火焚烧一空。

北周水兵,大多沉入江中喂了鱼鳖。

采石江面之上,浮尸具具,烟焰张天,战鼓咚咚,陈朝水师高奏得胜之鼓,凯旋而归。虫

北周水师则大败而还。

陈朝一战获胜,太建十一年春,一臣民报告:有龙出现于南兖州永宁楼旁的水池中。陈宣帝大喜,重赏了来人。

二月二十日,北周宣帝将皇位传给皇太子宇文阐,大赦全国,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居住的地方称“天台“,皇冠悬垂二十四条玉串,车服旗鼓比以前的皇帝增加一倍。皇帝所住的地方称正阳宫,设置纳言、御正、诸卫等官职,都按照天台那样。尊称皇太后为天元皇太后。

天元皇帝传位以后,更加骄纵奢侈,妄自尊大,无所顾忌,国家的典章制度,随意改变,常常对臣子自称为天,饮食时用金、玉制成的食器,命令群臣到天台朝见以前,先素食三天,洁身一天。他自比上帝,不准群臣和他同样穿戴,常常穿配有丝带的衣服,戴通天冠,冠上有金制的蝉作为装饰品,看到侍臣的帽子上有金蝉和王公衣服上配有丝带,都叫他们去掉。不准别人有“天”、“高”、“上”、“大”等字的称呼,官员的姓名中有以上字样,一律改掉。姓高的改为姓“姜”,九族中称高祖的改称“长祖”。又命令天下的车辆用整块木材做车轮。大文学禁止天下的妇女搽粉画眉,以后如果不是宫中的女子,都不准涂脂抹粉画眉毛。

天元皇帝召集侍臣议论,只谈宫室的兴建变革,从不谈论政事。随意游戏,出入没有节制,有仪仗队随从,早出晚归,连陪伴侍奉的官员,都无法忍受。自公卿以下的官员,常常遭到刑杖的拷打。对人拷打时,以一百二十下为准,称为“天杖”,以后又增加到二百四十下。宫女和在宫中任职的女官也都这样,后、妃、嫔、御,虽然受到宠幸,也多被拷打背脊。于是内外都感到恐怖,人心惶惶,动摇不定,只求苟安幸免,失去了意志,恐惧到叠足而立不敢出气,直到他死去为止。

三月,陈宣帝又诏令淮北地区率居民归顺国家的义民,允许依照他们原来籍贯的旧名,建立郡县,就近归属于各州,赐给田地住宅,不向他们征求任何劳役租赋。

夏五月,陈顼接连下诏说:

诏一:“古代黄帝任命风后、力牧、放勋为辅佐大臣,向稷、契、朱武咨询治国方略,身为帝王垂衣拱手,天下风化达到大治。到了坠伐官署列置五曹,且堑官署分设六职,设置官员管理政务,各自履行不同职能,也差不多做到刑法宽平,传世长久,遣全有赖于群官才力,因而创造出丰功伟绩。朕日夜勤劳国事,希望天下大治,但是仍有重要事务无暇处理,政治之道尚未安稳,内心惊惧不安,不知如何措置。正想依靠官员的协助,倚重股肱大臣,循其名而求其实,仰仗济济才士朕才得以安闲。从今以后尚书省的曹、府、寺,宫中官署的监、司所有文案,都要交付局中参议分析定夺。各部门有关军队国家的各项事务如兴建工程、征发租赋劳役、选拔各级官员、处理刑狱案件等,先都要详细断察,然后再上报朝廷。所有要辩论决断的事务,一定要清楚明晰,严守法律制度,对各种事务的处理标准要划一,不得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以至于产生偏差和阻碍。一旦有人曲意玩弄法律条文以谋私利,被发觉后要予以追究纠察,不得宽恕。”

诏二:“旧有的法律规定对徇私枉法接受贿赂的罪行虽然予以严厉的处罚,但是对那些并不违反法律而接受贿赂的行为处理很轻,这样一来岂不是助长那种贪婪风气,滋生玩弄法律徇私舞弊的弊端?事情阗涉到财物,难道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吗?现在可以将不违法而接受贿赂者的处罚,改为与违法接受贿赂者同等处罚。”

这两个诏令一下,群臣颂歌盈耳。

六月,陈宣帝任命镇前将军豫章王叔英为镇南将军、江州刺史。丙戌日,任命征南将军、江州刺史鄱阳王伯山为中权将军、护军将军。七月初二,陈朝开始使用六铢钱的大钱币。八月初五日,青州义民头领朱颢宗等人率领部下七百户归附朝廷。大文学陈顼大悦道:“看来我朝朝气蓬勃啊,为了激励士气,朕决定阅兵。”

群臣道:“陛下圣明。”八月初八,是陈宣帝阅兵的吉日良辰。陈朝宣帝舆驾亲临大壮观,下达了阅兵命令。陆军都督任忠,率领十万步骑兵在玄武湖列阵,旌旗蔽日,刀枪晃眼,十万陈军健儿,迈着整齐的步伐,迎接皇帝检阅。水军则在陈宣帝的检阅下,由都督陈景统率五百艘坚船利舰驶出瓜步江,进行水战演练。十九曰,皇帝舆驾返回皇宫。

却说豫章内史南康王陈方泰,在郡里服官任期已满,纵火焚烧城里的房屋,并进行凶暴的抢掠,驱赶逮捕富人,搜括财富强索贿赂。宣帝阅兵时,陈方泰应当随从,却启奏说母亲有病不能随同,竟然穿了普通衣服到民间奸污别人的妻子,被州官逮捕。又曾领人带着兵器抗拒官府,打伤禁司,被官吏奏报给宣帝。陈宣帝勃然大怒,将陈方泰投入牢狱,免官,取消了他的爵号和封地,不久又都恢复如前。

虽然北周水军不堪一击,马步陆军实力却非同小可。北周天元皇帝时刻都想吞并江南,九月二十三日,天元帝任命上柱国毕王宇文贤为太师,郇公韩业为大左辅。九月二十七日,任命王宇文贞为大冢宰。任命郧公宇文孝宽为行军元帅,率领行军总管杞公宇文亮、公梁士彦入侵淮南。仍派御正杜杲、礼部薛舒到陈朝聘问。陈宣帝正欲接待,忽报北周入侵,不由大怒,招来北周使者,一刀一个,尽数杀死。

北周韦孝宽分别派遣杞公宇文亮各率数十万马步大军从安陆进攻黄城,梁士彦进攻广陵。初七,梁士彦气势汹汹赶到肥口。十一日,进攻并包围寿阳。

寿阳被围,陈宣帝诏令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诸军事,左卫将军任忠都督北讨前军事,前丰州刺史皋文奏率领三千步骑兵进取阳平郡。十六日,陈朝的任忠率领七千步骑兵进取秦郡;十九日,仁威将军鲁广达率军进入淮河一带。同一天,樊毅率领二万水军从东关进入焦湖,武毅将军萧摩诃率领步骑兵进取历阳。

淮南大地,生灵涂炭,血肉横飞,在北周的惨烈攻打下,二十一日,北周的的韦孝宽攻克寿阳,杞公宇文亮攻克黄城,梁士彦攻克广陵;二十四日,又攻取霍州。

冬十月,陈顼任命安前将军、祠部尚书晋塞王值茎为军师将军,尚书仆射堕蛮为尚书左仆射。到了十一月,又下诏说:“上古虞舜时期以画衣冠来代替刑罚而百姓不犯法,商汤时期犯罪要诛及子孙,要以这些方法来改革当时浇薄风俗。朕恭敬地继承帝位,至今已近十二年,希望治理国家达到天下大治,忧国爱民,日暮尚在操劳,半夜才能就寝,但是社会风俗的还朴归真,这条道路还没有迈开第一步,和乐强大美好的盛世,没有迹象表明可以达到。因此审理刑狱的文件,官府里堆积了许多,犯罪受刑罚的人,充满了牢房。周成王时刑法措置不用,汉文帝亲自审理案件犯罪者很少,朕徒然辛勤治理国家,距离周成、汉文时的盛世相差甚远。加上渺小凶恶的北虏,侵占我彭州、汴州一带,淮水、汝水地区的农夫百姓,急切盼望王朝收复失地,因而治理军队派兵出战,目的在于拯救沦陷区百姓。调集粮草,征战的赋役十分繁重,战士长期忍受夏日的暑雨和冬日的严寒,岂能没有咨怨。加上住宿行军全违背方略,如此严重的教训,责任归咎于指挥军队的统帅,朕内心十分愧疚,犹如驾驭朽车岂能不恐惧。在这美好的十一月中,阳气虽然微弱却已开始发动,与这舒心的时光相适应,应该散播朝廷宽厚的德泽,可以大赦天下”。

然而,败报源源不断传来:

先是豫州被周攻陷,接着霍州又被攻陷。十一月二十五日,陈宣帝为挽回败局,任命新任中卫大将军、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大都督,总领陈水陆众军。

然而无济于事,十二月初八日,在北周三四十万大马步骑兵的疯狂进攻下,南北兖、晋三州,同盱眙、山阳、阳平、马头、秦、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郡,守军抵敌不往,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守军只得自行弃城还回京城。紧接着,谯州、北徐州又被攻陷。从此以后淮南地区全部被周占领。陈朝上下,一片凄风苦雨。

却说陈朝淮南全境全被北击占领,仅剩江南半壁江山,尚书仆射陆缮忧心忡忡道:“今北伐失败,周人将疆界全线推至长江北岸,使我与大敌隔一江为邻,疆界回复到开国之初的状态。形势何其恶劣啊。我大陈开国之初虽以长江为界,但那时,长江之北敌人彼此互相牵制,我国可以外交手段使北方的二国不能轻易对自己大肆用兵。现长江之北尽为一国所有,彼此牵制之势没有了,我国只能独力求得国家的安全了。更何况北伐失败失去了‘系以存亡’的吴明彻等人,国家精锐兵力,尽付一炬,何其悲哉!今我大陈,何去何从?”

陈宣帝一脸无奈,沉默不语。

孔奂出班道:“因多年战争,国库空虚,奏请陛下早拿良策。”

陈顼沉默良久,愤然道:“北伐失败,罪在朕躬,为今之计,惟有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望卿等同心同德,振兴大陈。”

“吾皇英明。”

陈宣帝旋即下诏说:“古代尧、舜身为帝王,住茅屋履土阶,汤、禹身为君主,拄藜杖系皮带。至于上等罗帐缀珠丝络,华丽壁柱装饰璧瑺之类,并不能带来太平盛世,而祇是徒然令人闻说穷奢极欲而已。朕追慕古代圣王,希望刑狱公平,但是正义之道多有违背,浇薄风气正在蔓延。如今豪贵人家,金铺地玉作鞋,贫居陋巷人家,吃猪食穿草衣,要使事物公平,是何等遥远。战火没有止息,劳役赋税又使百姓劳困,执法的官吏奸猾贪婪,妄自滥用刑律条规。又加上集市的旗亭关卡,税收繁重,不是为了充实京都内的钱财,也不是供应水军船械的费用,他们威逼勒索商买,完全是谋求私人的积蓄。沉思这种种弊端,应该予以改变。如果不弘扬王道,怎能拯救百姓的苦难?现在可以宣示主衣、尚方等官署,倘若不是军事国政所需,不准建造各种器物。后宫的各级官吏,假若有事要颁布,上给朝廷的奏章,都必须立即酌情遣送处理。大予令官署演出的稀奇戏目,与礼经上的规定不同,乐府倡优演奏的音乐,凡不合雅正之音的,都可加以删除更改。集市价格渡口税收,军队令规国家典章,更须详实划定,一定要公平允当。别观离宫,处在城郊野外,并非经常飨宴聚会,不必又加修治。并且命令朝廷内外各级文武官员的车马住宅,都要遵循节俭的原则,不要崇尚奢侈豪华的风气。违背我严厉法规,或许会受到刑律的制裁。所有这些规定都要一一列出条例,张贴在榜上宣示天下,使大家都明白朕的本心。”

颁完诏令,陈顼接着宣布一系列战略部署和任命:

派平北将军沈恪、电威将军裴子烈镇守南徐州,开远将军徐道奴镇守栅口,前信州刺史杨宝安镇守白下。任命中领军樊毅为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

不料就在此时,陈朝的贞毅将军汝南周法尚,与长沙王陈叔坚不和,陈叔坚在皇帝面前说周法尚的坏话,说他要谋反,陈宣帝逮捕了周法尚的哥哥定州刺史周法僧,发兵准备讨伐周法尚。周法尚投降北周,北周天元皇帝任命他为仪同大将军、顺州刺史,陈宣帝派将军樊猛渡过长江去攻打他。周法尚派部曲督韩朗向樊猛假投降,说:“周法尚部下的士兵不愿意向北周投降,人们都私下议论,要叛变返回陈国。如果能派军队来,就会掉转矛头对周法尚造反。”樊猛认为他的话很对,便率军急攻周法尚。周法尚表面装作畏惧,自保江曲,交战后假装退兵,实际上埋伏了士兵向樊猛拦击,樊猛仅仅单身脱逃,损失的军队几乎有八千人。

诗曰:

恨不安民保北境,淮南今日尽丢失。

未及节俭安天下,内乱忽生又丧师!

至此,北齐、北周、南陈三足鼎立成为北周、南陈对峙,北强而南弱,形势极其恶劣

。未知陈宣帝如何应对北周南侵,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