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先义释欧阳頠,夏侯投降献勃首
作者:陈纯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198

却说自从派遣周文育率领大军平叛之后,陈霸先运筹帷幄,日理万机,密切关注着战局发展。大文学

这一天,建康城中万里无云,阳光灿烂,花红柳绿,一派祥呼气象。虽然前方战斗激烈,但还没有波及都城建康。梁敬帝在陈霸先的辅佐下,不断医治战争创伤,建康城渐渐繁华起来。

梁敬帝对于堂叔萧勃的反叛,十分生气,日日闷闷不乐。

“陛下,出去散散心吧,你看,天气多好啊。”陈霸先劝道。

“好吧。朕都快闷坏了。”

“今天天气真好啊。”敬帝不自觉叹道。

“托陛下洪福。”

但见红男绿女,成群结对,贩夫走卒,摩肩接踵。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南货北杂之物,满盈于目。几个儿童正在放风筝,数位少年正在打架。

梁敬帝看着这一切,脸上绽开了笑容。

“我们登上城墙去看看长江吧。”陈霸先提议道。

“好啊。”

登上城墙,便见钟山巍然屹立,钟山之上,树木参天,郁郁葱葱。

“霸先,快看啊——”敬帝手舞足蹈道。

随着敬帝的手势,陈霸先举目望去,但见一只老鹰俯冲下来抓起一只兔子飞走了。

“呵呵。”霸先笑了。

敬帝手舞足蹈着,忽脚下一滑,就要跌倒。

陈霸先眼疾手快,一把将敬帝扶起。爱怜地拍拍皇上的肩膀,道:“凡事要小心点啊。”

敬帝正想开口说话,忽见一队官军向宫城中走去。大文学

“他们是干什么的?”

陈霸先极目一望,认得是周铁虎,便笑道:“是周铁虎回来了,肯定有好消息。陛下,我们回宫去吧。”

果然,周铁虎得到召见,奏道:

“启禀皇上,微臣随周文育平叛,先期擒获敌军先锋欧頠。请皇上发落。”

梁敬帝咬牙切齿道:“来人啊,给朕拖出去,砍了!”

“且慢——”陈霸先出声阻止。

“丞相何事?”

“启禀皇上,此次叛乱,罪魁祸首乃是萧勃,据霸先细作报告,欧阳頠是被动卷入战争的,他在萧勃起兵前曾表示了不同意见。请皇上把他交给微臣处置吧。”

“不看在丞相面上,朕把你碎尸万段!”

“谢皇上,谢丞相!”

陈霸先上前,亲自给欧阳頠解绑并扶起他道“闻君信守诺言,霸先深为钦佩。目前叛乱尚未平定,将军可否在本相帐下效力,为早日平定萧勃叛乱助一臂之力?”

“多谢丞相活命之恩,知遇之情,罪臣万死不辞!”

“呵呵。”陈霸先笑了。厚赏了周铁虎,便令周铁虎与欧阳頠一道返回前线。

周文育正在策划攻打傅泰事宜。看见周铁虎带着欧阳頠来了,略感意外,稍后便问欧阳頠道:“请问将军如何攻打傅泰?”

“不若由某诈开墌口城,将军进城之后,傅泰一鼓可平。”

周文育大笑。于是点起大军,与欧阳頠同坐一船,向墌口城驶去。大文学

看看驶近,傅泰部众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欧阳頠挺立船头,高叫傅泰答话。

傅泰见是自家人欧阳頠,问:“先锋何故来此?”

“作战不利,退回来了。请傅将军打开城门,放欧阳某进来。”

傅泰不疑有它,大开城门。

周文育大军一拥而入,乘傅泰部众不备,一齐动手,早杀死大部份将士,其余部众慌忙拿起武器抵抗。

欧阳頠的手起刀落,早斩傅泰于马下。叫道:“你们的主帅己被杀死了,投降免死!”

于是众人皆降。

败报传到南康萧勃帅府,萧勃大惊失色。众将听说,尽皆股粟,大叫“完了!”引起军中一片恐慌。那萧勃本是无能之辈,见大事不好,便率军退回广州始兴(今广州韶关)。

部将陈法武、谭世远眼见萧勃已是穷途未路,乘萧勃不备,手起刀落,早斩下人头。部众哗然。陈法武、谭世远拿着萧勃首级打算去投降梁军,萧勃心腹闻知,率众围攻,陈法武、谭世远力战不支被杀。

夏侯明彻闻说战友被杀,大怒,统领大军前来报仇,将萧勃心腹团团包围,一个不剩,全部杀掉。尔后手持萧勃首级投降了梁朝。梁敬帝厚赏了夏侯明彻。

叛乱头子萧勃死了,可是他的余部侄子萧孜、及余孝顷还占据石头津负负隅顽抗。周文育率军猛攻,奈何石头津城池坚固,久攻不克。

陈霸先得报,急派侯安都前去助攻。

周文育正在发愁,见侯安都率领大军前来,不胜大喜。洗尘接风毕,两人率领数十骑,前去观望敌军营寨。

赣江共长天一色,滚滚东流鄱阳湖。

赣江两岸,杨柳依依,花红草绿。

石头津边,巍然屹立着两座敌军营垒。

“这边一座营垒是萧孜据守,那边一座是余孝顷所占”周文育介绍道。

侯安都皱起了眉头。

“侯将军请看,敌军真个是坚船利舰啊。”

侯安都举目看去—

赣江洪波滚滚,江面之上,满布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坚船利舰,夹江排成阵列。敌军水军,盔甲鲜明,严阵以待。

“呵呵。”侯安都笑了。

“笑什么笑?”

侯安都作了个手势。

周文育仰天狂笑。

是日深夜,星斗满天,一弯残月,黯然无光。侯安都、周文育大军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悄悄摸到敌军水寨之中,数万人马,一齐放起一把大火。

不一会烟迷太空,焰卷北斗,敌军坚船利舰,霎时化作一片火海。火焰熊熊,足以铄铁溶金;烟焰滚滚,教人不辨东西南北。敌军水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是葬身火海,就是淹死江中。

次日,周文育率领水军,侯安都指挥步兵骑兵,登上赣江江畔,结成战阵,一鼓作气,向敌军杀去。

余孝顷见了,率兵截断梁军后路。萧孜在前,余孝顷在后,节节抵抗,两军大战在一块。梁军奋起神威,敌军也不示弱,互有死伤。

眼见硬拚死伤太大,侯安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一挥手,他叫来几个百夫长:“传我将令,每人速砍一根松树来!”

“是。”

不一会数百人砍来堆得象小山似的一堆松木。

“将松木锯成四尺长!”

“是!”

一会儿士兵们就将松木锯成四尺长的一段一段的。侯安都亲自动手,将那些松木一根接一根竖成栅栏,排列成营垒。真个是密不透风,刀砍不进,箭射不入。

营栅造好后,侯安都下令大军在营栅中列成阵势,一边渐渐移动营栅一边渐渐前进。

但见上万人在密不透风的营栅掩护下,排山倒海向叛军阵营冲去。

叛军射出的箭全被栅栏拦阻,刀枪也只是在栅栏上砍出一道痕迹。

官军步步前进。

叛军步步退却。

官军屡战屡克。

叛军一败再败。

眼见败局已定,再战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萧孜只得打出白旗投降,请求将自己唯一的爱子送与梁廷作为人质,以此求和。

周文育、侯安都表示同意。

余孝顷则顽固不化,退回他的老巢新吴。

于是周文育、侯安都率军围剿新吴余孝顷。后人有诗道:

叛乱如何得赦免?只为义气重如山。

只叹萧勃无信用,灭亡自取有谁怜?

却说周文育、侯安都率军围剿新吴余孝顷,旦夕攻打。那余孝顷据险固守。正是:

十万大军似铁桶,要捉叛党靖江南。

未知余孝顷如何抗拒官军,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