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异贪污屡玩火,难养小人渡江来
作者:陈纯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774

不表侯景向梁廷要钱要粮要布大办军备、大肆招降纳叛、招兵买马,却说东魏大将军高澄自从收复河南西部之后,便派人向梁朝下书,要求恢复友好关系;一面优待萧渊明,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先王高欢同你朝梁武帝萧衍和好,已经十余年了,而今一朝失信,彼此交恶,我看绝不是梁武帝自己的意思,一定是侯景煽动造成的。大文学爱卿可派人通告一下。如果梁武帝不忘旧好,我又岂敢违反先王遗志?我朝所有梁朝俘虏诸人,都可以遣归;就是侯景家属,也可以一同遣返。”渊明大喜,立刻派从人上书梁廷,细述东魏大将军高澄的如何如何说。梁武帝萧衍先前得到高澄的求和书,还不打算许和,而一旦得到萧渊明奏启,立即召集群臣商议。

但见朱异首先开口道:“要使边境安静,人民休养生息,最好马上同东魏许和。”御史中丞张绾等随声道:“朱领军所言极是。如果许和,则天下太平,有什么不可以呢?”只有司农卿傅歧发表不同意见道:“东魏高澄刚刚打了胜仗,收复了河南许多失地,又为什么要求和呢?这无非是反间计,因为如果两国通好了,东魏必然要求朝廷遣回侯景,侯景必然会图祸乱,东魏好从中取利呢!”然而朱异等人却一再请求应当讲和,梁武帝萧衍也厌恶用兵,于是给萧渊明写了一封回书,令来使夏侯王僧辩赍还。

僧辩路过寿阳,侯景便把他留住,强索梁武帝致萧渊明回书启视,却见内面说高大将军既待萧渊明不薄,那就应当别遣使者,重修睦谊云云。侯景不免懊怅,虽然遣去僧辩,心下很是不欢,于是给梁武帝写了一封书,说如果臣死了对梁武帝有好处,万死不辞,只是恐怕千载之后,有污良史。又给朱异写了一封信,并致赂金三百两,托他设法挽回。朱异将赂金收纳下了。

却说梁武帝遣使赴晋阳,吊高欢丧,并与东魏权臣高澄申议和约。侯景又上书说他与高氏深仇大恨,希望仰仗梁武帝威灵,报仇雪恨,但是今天陛下却要同高氏和好,又让他如何是好?希望马上和东魏开战,宣扬皇威、收复河南等等。梁武帝只是说不会背弃他,北朝高氏有使求和,朕也不想打仗了,所以暂时与东魏修好,公但宁静自居,不必多虑。大文学侯景又申请与东魏一战,并盼望约定战期,梁武帝仍把前言敷衍,叫他不必再说了。

侯景于是冒充东魏的使者,向梁武帝上书,希望以贞阳侯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真伪不辨,便打算应允,当时司农卿傅岐已升任中书舍人,朱异兼官中领军,梁武帝飞召两人入朝计事。傅岐道:“侯景因穷来归降我朝,既已收纳,不必再弃;何况侯景百战余生,难道肯束手受缚么?”朱异偏偏抗声道:“侯景战败势穷走投无路,但教一纸诏书,便能就擒了。怕什么?!”梁武帝竟听信朱异的话,复书说如果贞阳侯萧渊明早上到了梁朝,晚上就将侯景遣返北朝。侯景得到梁武帝的回复,出书示左右道:“我原来就知道梁武帝吴老公是薄心肠啊,我投降他,他竟要把我送给北朝。”

鄱阳王萧范,系梁武帝侄儿。他当时出任合州刺史,居守合肥,探知侯景密谋造反,秘密遣人报达梁廷。梁武帝看了开始怀疑起来,然而朱异却说侯景兵众散漫,必然不会造反。梁武帝于是遣使对萧范说侯景如同婴儿一样必须仰人乳哺,何能为反?请不要杞人忧天。萧范又上书道:“如果不趁早翦扑侯景,必然会祸及君臣,朝廷如果不准备发兵,臣范愿意自率部众,往讨侯景。”梁武帝仍然不许,朱异且语范使道:“鄱阳王太多心眼了,难道不许朝廷容纳一个潦倒过客么?”萧范听了使者的返报,大为愤闷。

又上书请求黜免朱异讨伐侯景,均被朱异阻住奏章,藏匿住而送与梁武帝。

既而羊鸦仁执捕扭送侯景使者,说侯景邀他一起造反,所以执捕侯景使者献给梁武帝,请朝廷从速预防。朱异反嚣然道:“景手下只数百人,有什么本事和能力?!”竟将景使释还。景益肆无忌惮。”鄱阳王萧范镇合肥,同司州刺史羊鸦仁一道经常上书说侯景有异志,领军朱异见了不屑地说:“侯景区区数百叛虏,又能造什么反?”将奏章压下一概不予奏闻,反而对侯景屡加赏赐,所以侯景奸谋越发嚣张。后来又探知先前梁武帝无子,便以其弟萧宏之子萧正德为子,后来生了萧统,又将萧正德送还萧宏,萧正德认为自己应该是梁武帝长子。将来应该承继大统,所以对梁武帝送还非常不满且野心勃勃,于是密派使者对萧正德道:

“梁武帝年老湖涂,更兼**无能,又被奸臣朱异、徐驎、陆验、周石珍等人把持、扰乱朝政,益增**,侯景准备起兵肃清君侧,以安天下,以求自保,希望得到你的支持,事成之后,将立你为皇帝。大文学”

正德听说事成之后立他为帝,不觉权欲熏心乃道:“正德愿为内应。”

侯景既得萧正德为内应,又经过准备充分,便于梁太清二年秋八月戊戌日,发兵造反,公然檄告四方,说什么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蟠踞宫廷,荧惑主聪,所以兴师入朝,志清君侧云云。原来驎、验、石珍,并奸佞骄贪,为世所嫉,号为三蠹,故景托词除奸,耸动众听。警报飞达梁廷,梁武帝反拈须笑道:“侯景有什么本事?我只要折一篇文章的纸片,便能够打死侯景了!

然而叛军很快就攻陷马头、木栅,拘捕囚禁太守刘神茂、守将曹璆等人。梁武帝于是诏命在旦夕郢州刺史鄱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发兵历阳一同讨伐侯景;又令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邵陵王纶持节,监督众军。

十月,景留其中军王显贵守寿春城,扬言进攻合肥,实际上却袭占谯州(今安徽滁县)、历阳(今安徽和县),进而引兵临江。助防董绍先开城降,执捕刺史豊城侯泰。梁武帝知道后,派遣太子家令王质率兵三千巡江遏防。侯景又进攻历阳,历阳太守庄铁遣弟均率数百人夜袭景营,由于敌人有所准备,庄均壮烈牺牲,庄铁投降叛军。

梁武帝急忙征询尚书羊侃讨伐侯景之策,羊侃请求派2000人急据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另派一军袭击寿阳,从而使侯景前进受阻,退失基地。偏偏朱异又极力反对,羊侃的建议未被采纳。梁武帝此时还不知道萧正德已经投敌,竟然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京师的军队、军事均归他指挥,并屯守朱雀门(今江苏南京西南)。

一日,萧正德正与妃子谈笑,忽听门外道:“侯景有使者求见!”萧正德忙叫请进。使者进来后却不发话,正德屏去左右,使者乃道:“侯景缺少粮草辎重,望支援一二。”萧正德听说,便令亲信率大船数十艘,以运芦苇为名,满载粮草辎重至长江而过。并致书侯景约他渡江后由萧正德所屯守的朱雀门进城。侯景得书即派兵包围大船,船上将士也不抵抗,听任侯景将船掳去。侯景得船大喜道:“我之大事可成了!”,便率军8000乘王质与陈昕换防之机自横江(今安徽和县西南)渡江,抢占采石,俘获陈昕。继又分兵袭取姑孰城(今安徽当涂),俘淮南太守萧宁,主力进到慈湖(今安徽当涂西北)。建康震动。梁武帝仓惶部署建康防务,命宣城王萧大器总督城内诸军,都官尚书羊侃为军师将军;并赦免囚徒以充军。南浦侯推守东府城,西豊公大春守石头城,轻车长史谢禧守白下。

侯景军至朱雀门(今江苏南京南)。萧正德打开宣阳门率众出迎,至张侯桥同侯景相遇。萧正德马上向侯景揖首道:“侯将军好!”,侯景亦揖首道:“萧王爷好!”两人并排骑着马进入朱雀门。至此萧正德遂与侯景合兵一处,公开叛变。侯景众军耀武扬威进入南京外城。

侯景、萧正德乘胜攻至宫阙之下。西豊公大春率兵仅守城一会儿,便弃石头城逃之夭夭,谢禧也放弃白下城逃跑。侯景得意非常,对萧正德道:“梁军真不堪一击啊,攻占都城指日可待!攻下后,马上立你为帝!”正德道:“德愿为前驱!”侯景哈哈大笑,于是率军猛烈攻城。不料城门坚固,竟久攻不下,侯景招军师王伟问计,王伟道:“不若用火烧之。”侯景得计,于是令人收集桐油木柴,猛烧大司马、东西华诸门。城中往下倒水,倒了许多时候火才熄灭。王伟又献计用大木头猛撞东掖门,眼看将被撞开,羊侃凿开门扇,刺杀数人,侯景军众才退走。侯景又命人发射火箭烧城西马厩、士林馆、太府寺。一时尽皆烧着,霎时金陵城里烈焰滔天,烟尘滚滚。然而皆不足以攻破金陵城。侯景又作木驴数百攻城,城上飞石掷之,将木驴打破。景苦攻不下,损兵折将,只得停止攻城,筑长围以绝宫城内外联络,向宫城之中射入启文,求诛中领军硃异、太子右卫率陆验、兼少府卿徐膋、制局监周石珍等人,以清君侧。城内亦射赏格出外:“有能斩景首级,授以河南王、大将军、都督河南北诸军事之位,并赏钱一亿万,布绢各万匹,女乐二部。”

太清二年十一月,景奉正德为帝,正德被服衮冕,在仪贤堂登位,景率众朝谒,齐呼万岁。正德立世子萧见理为皇太子,授侯景为丞相,并将宝贝女儿嫁给侯景为妻。

侯景又攻东府城,设百尺楼车,钩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尽落,东城府沦陷。当时陈霸先之兄陈谈先时任梁东宫直阁将军,也在城中,带领弓弩手二千援守宫城,中流矢而亡。景率众入城,驱赶城内文武百姓赤身**而出,令士兵尽皆杀之,死者二千余人。

景又于宫城东西各起一土山以便进攻城内,然而城内亦作两山来对付。侯景久攻不下,眼见将士离心离德,又害怕援军一到,众必溃散,于是纵兵杀掠。这些金发碧眼的白种野蛮羯族本系来自蛮荒之域,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此时一声呐喊,800羯人及7000余胡人大发兽性,逢人便杀,遇女便奸,然后杀死;民居中凡是值钱的东西,抢劫一空,又放火烧掉民居;把金陵城外烧光、杀光、抢光。但见金陵城外,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塞满道路。并掳回25000余少女,此时天色已晚,侯景兵众饱餐毕,一声淫笑,一齐上前,各剥光一名少女衣服,一齐奸淫起来。侯景和军师王伟也各抢数名少女在帐中大施淫暴。一夜下来,数百少女被奸致死。天亮后,又杀掉许多少女,令厨师煮熟,8000胡人,纷纷大吃人肉充饥。几天下来吃剩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未被吃掉的少女女见状,号哭之声,响天动地。后人有诗叹道:

梁帝引狼既入室,又将防务付非人。

血染金陵八百里,尸横遍野倍惊心!

此后,梁国各路援军云集,但互相勾心斗角,成了隔岸救火。侯景复纵兵大肆攻城。

正是:八千胡马破都城,梁武帝活活被饿死!

欲知梁武帝缘何被活活饿死,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