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地道
作者:水墨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71

秋梓远远在门里看见那个黑瘦婆子,神情便有些不安起来。林若华与她朝夕相处了两年多的时间,对她一举一动都非常熟悉,自然一眼就觉出她的异样。两人四目相对,林若华便注意到了那个黑瘦婆子。

这婆子约摸五十多岁的年纪,一身青布衣裳干干净净,略显花白的头发也梳得一丝不乱,只是她一双三角眼微显耸搭,让人看了不太舒服。她在这几个婆子当中显得很是平常,微微佝偻着腰身,一言不发地站在靠窗的朱漆案桌旁,静静地看着丫头们摆放碗箸。

这时,门口进来个小丫头,神色略显慌张,看了满满一屋子的丫头婆子,怯生生地叫道:“清洛姑娘”

清洛秀眉一皱:“什么事情?”

小丫头欲言又止。

清洛便不耐烦地走了出去,小丫头低声说了句什么,清洛脸色一变,当即叫过可欣吩咐了几句,便匆匆随小丫头去了。

林若华冷眼看那可欣,见她长相清秀,笑容恬淡,颇有几分清浅的作派,心里暗暗留意。

因林若华是右臂受伤,依旧由秋梓亲自喂她吃饭。可欣始终保持着微笑,侍立一旁。丫头婆子们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地挺直着腰板静立,室内一时鸦雀无声。

待林若华吃完,可欣便命丫头婆子们撤去碗碟,亲自奉上茶汤。

秋梓忙伸手接过。可欣微微笑道:“请姑娘好生歇息,若有需要,尽管叫丫头们侍候就是。”

林若华点头,可欣便率众人退了出去。

那黑瘦婆子有意留在最后,临出门时忽然回头,冲林若华意味深长地咧嘴笑了一笑。

这一笑皱纹横生,愈发让她那双三角眼显得光芒闪烁,诡异十分,让林若华的后背嗖嗖发凉。

秋梓想也看出了什么门道,待众人出去,忙掩上门,向林若华附耳说道:“姑娘,奴婢觉着这婆子有些古怪。”

林若华“嗯”了一声,忽然指着方才那婆子站立的地方,低声说道:“去把那匣子拿来我看看。”

秋梓顺她所指,见那靠窗的案桌上赫然多出一个精致的木匣子来,顿时大吃一惊,上前看了半晌,久久不敢伸手拿起。

林若华不禁笑道:“别怕,你拿过来我瞧瞧。”

秋梓兢兢战战,用两个手指头捏住匣子一角拎了起来,本想顺手递给林若华,转念一想,又放回桌上,仔细观察了一番,方才将匣子打开。这一打开,又是大吃一惊:“姑娘,你的玉麒麟”

“玉麒麟?”林若华也觉意外。

秋梓捧了匣子递给林若华。林若华拈起一看,果真是块色泽莹润的玉麒麟,不论大小、形状均与自己随身所佩戴的那块一模一样。她把玉麒麟托在掌心,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反反复复看了数遍——麒麟的右耳后根,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华”字。

不错,这的确就是方氏遗留给自己的那块玉麒麟。

林若华拿着玉麒麟,只觉思绪纷乱,似一团纠缠的麻绳,越来越理不清了。

玉麒麟难道是这个婆子放在那里的?她又是从哪里弄到玉麒麟的?从表面看来,这婆子显然只是侯府里一个普通的下人,否则不会去做提便桶这类低等的工作,可是,如果她身份低微,又怎么能随便出入如意园,见到目前尚处于“保密”状态的林若华?这些出入如意园的人,想必都是经过沈文宣或是明珠等人亲自审查过的值得信任的人,一般寻常的人,又怎么会轻易混得进来?

秋梓忽“咦”了一声,从匣子的夹层的红丝绒里拉起一张小字条来,因不识字,便递给林若华。

林若华接过一看,不由得苦笑一声。

秋梓忙问道:“姑娘,这上面……”

林若华轻声说道:“一个‘烛’字。”

“烛?蜡烛?”秋梓奇道。

“对,蜡烛的烛。”林若华将这张小小的字条也翻来覆去仔仔细细地查看了良久,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之处。

这个“烛”字,是用标准的柳体楷书书写,端正清隽,看起来略显纤细,还透着淡淡的墨香,想来才书写不久,纸张好似是质地细腻的宣纸,之方面林若华是外行,不能辨别宣纸的类别与产地。

秋梓听林若华说了这个“烛”字,便起身四处寻找与蜡烛有关的物件。

林若华的目光也绕着房间环顾了一周,良久,心里一动,冲秋梓说道:“秋梓,你看看那个红纱缦那里是什么?”

秋梓不解地回头,定眼细看,就见屋内左上首的墙壁中央供着一尊菩萨,有块红色纱缦罩住菩萨的头部,似有一缕若有若无的轻烟从那菩萨的底座袅袅升起。

林若华示意秋梓扶她起来过去细看。

秋梓连连摇头,不肯搀她起来。

林若华便笑道:“我其实伤得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不过在他们面前,总是要装装样子的。”

秋梓这才半信半疑地搀她起来,扶着她到了菩萨跟前。

这是一尊敬观音菩萨。林若华从菩萨圣洁微笑的神情与手中执着花瓶与柳条猜测。菩萨是托在一个黄铜架子上的,底座处连着一块小小的桌案,桌案上摆着一个香炉,里面满满的全是香灰,里面还插着一炷香,袅袅淡淡的轻烟正是从这里冒出来的。

让林若华更觉怪异的是——这一炷香才烧去了约摸三分之一。

好像没有人上过香,这香是什么时候被人点燃的?

林若华抬头看了看满脸慈祥的菩萨,不禁玩心大起,叫秋梓取了一炷香,凑到那燃烧的香上点燃,方才恭恭敬敬地跪倒在蒲团上,双手合什,虔诚地说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请您老人家为我指点迷津吧”说罢又俯下身去磕了一个响头。

秋梓看着林若华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些想笑,眼光扫过她裹着厚厚纱布的右臂时,脸上的笑容便一闪而逝了——这个时候,任谁都没有心情笑得起来。

既然写着“烛”字,可见这里面必有蹊跷。林若华磕完头,慢慢爬起来仔细地端详起桌案上的香炉与插满香烛的竹筒。

她伸手在香炉与竹筒上轻轻触摸,并无什么异样,她不由得有些沮丧,便将那香炉拿起仔细观察一番,并无什么奇特之处,便又伸手去拿竹筒,哪知这竹筒竟似钉在了桌案上似的纹丝不动,她顿时大感兴奋——蹊跷肯定就在这里

林若华前生也看过无数诸如此类的电影。果不其然,她将竹筒里面的香烛拿出后,便发现了竹筒里面凹凸不平,中间稍微凸起,四周略为低凹,她伸手在里面摸索,试着使用左转、右转、扳动、按压等方法,依然毫无动静。她忽然灵光一闪,抓住整个竹筒用力旋转,就听“吱嘎”一声,观世音菩萨的塑像轰隆隆往旁边移去,蒲团前方出现了一个三尺见方的漆黑洞口来。

难道这是个地道?它是否可以通到襄阳侯府高大的院墙之外?

林若华有片刻的震惊,随即走到洞口探头观望,可里面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见。

秋梓此时几乎呆住,微张着嘴巴,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林若华沉吟良久,决定一探究竟,当下便不迟疑,吩咐秋梓拿起桌案上的火石。

秋梓眼里闪过迟疑,不过看了看满脸凝重的林若华,终于打亮火石,扶着她沿着一级级地台阶下了黑洞。

林若华在心里默数着台阶的级数,数到第十八级的时候,她的脚便踩着了厚实的地面,借着火石的微光,勉强能够看出这是条仅容一人通行的地道。

她试着往前走了几步,有轻微沉闷的脚步声传来。

秋梓顿时紧张起来,轻轻扯了扯林若华的衣袖。

难道这里面还有人?林若华顿时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却再无声响。于是她又再往前走了几步,又听到脚步声传来,她又停住倾听,却又寂静无声,如此往复数次,她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她自己的脚步声

两人携手前行,整整走了一百八十八步,前面终于出现了一级级的台阶,她顺阶而上,不多不少正好也是十八级,她的头便碰到坚硬的石板,石板上有一个硕大的按钮,她不假思索地伸手一扭,石板便轰隆隆地打开,刹那间阳光便洒落进来。

她跃出地道,抬眼打量四周——这里是一片空旷的荒野地,而赵家的宏伟高大的院墙就近在咫尺

林若华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她不敢耽搁太久,匆匆回到地道,关好洞门后又按原途返回。

当林若华回到房内,看秋梓将一切恢复原样后,这才发现自己双腿发软,鬓角已然湿透,心儿也在怦怦乱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清浅只是赵世开的一个大丫头而已,她的房里怎么会有暗道?那个黑瘦的婆子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内情,还故意留下线索让她们去寻找?或者这暗道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

秋梓面色通红,用衣袖擦了一把冷汗,又用帕子替林若华揩去额头上的汗珠,喘了几口粗气道:“姑娘,咱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