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去大学
作者:大木头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07

训练进入第三个月,加入射击项目。

没有直接打靶,首先是托枪练习。平举着步枪,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两个小时。烈日暴晒,或者倾盆大雨照常练习。

郑宸怕这个项目。训练中,她先是感到双肩酸麻,然后是双脚麻木,到后来手脚好像已不在自己身上。放下枪后,要搓搓手,跺跺脚,才恢复知觉。更重要的是,在太阳照射下,脸上的皮肤会变黑。

以前,她对这方面无所谓,最近开始特别在意。来集训时,母亲在她的包里放上防晒霜,她还埋怨母亲多事,现在开始感念母亲的关爱。费尽力气把丢在一边的防晒霜找到,淡淡的抹上一层。

开始可能有用,但被汗水湿透后效用大减。碰上一场阵雨冲刷然后骄阳暴晒时,一点办法没有。她每天早晚照镜子,每次都生气要把镜子摔了。

其实,她的皮肤算好的。赵云轩被晒黑不少,其他战士,好多都黑的发亮。

托枪练习几天后,开始打靶练习。其他战士在原部队都练过,枪法不错,训练起来很顺手。赵云轩以前没有接触过枪,子弹出枪膛后没有准星。郑宸在这里最得意,爷爷在家里设有射击室,她从小摸枪。她打出的子弹向带着眼睛径直往靶心跑。

一轮枪打完,郑宸指指自己的枪靶,指指旁边赵云轩的,对赵云轩做了个鬼脸,舌头向外伸伸。

一天训练完,回到住处,郑宸赶紧到楼上洗澡,换衣服。今天是好朋友的生日,她要赶过去。

赵云轩开着齐建强留下的那辆越野车,尽可能快的向前赶。就这样,郑宸还是一路喊慢,让他开快点。

汽车驶过开始的崎岖小路,进入宽阔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约一个小时后,来到一个大酒楼前,停下来。赵云轩示意郑宸下车,他在下面等着。

郑宸硬拉他下来,一起进去。

来到三楼的一个房间前,敲敲门。一个女孩开门,看是郑宸,高兴地把她往里拉,“宸姐,快进来,就等你了。”

房内有近二十人,围坐在一个很大的转盘饭桌前。他们给郑宸让出地方,她坐下过生日的正主旁边。坐下后,她从随身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过去,说:“祝你生日快乐。”

赵云轩在下手和三个男孩子靠着坐。

郑宸看看房内的人,问道:“小萱没有来?”

“瑾萱刚走。她上的是警官大学,开学早,管理严。她怕挨训,回去了。”

“郑宸,你来这么晚,罚酒三杯。”

郑宸连喝三杯啤酒。然后说:“今天我带来一个战友,他是和我一起训练的,叫赵云轩。”她指指赵云轩。

众人看过来,要赵云轩喝酒。赵云轩推脱要开车,只喝了一杯。

接下来,吃饭,喝酒,聊天,打开卡拉OK唱歌。

快到十二点时,一个大蛋糕摆到桌子上。众人齐唱生日歌,“寿星佬”高兴的许愿,吹蜡烛。最后,切蛋糕,每人分一块。还没有吃,有人已经把他当成武器,目标指向“寿星佬”,她的头上、脸上满是奶油。郑宸在她旁边,脸上、身上好几处跟着“沾光”。

生日晚会结束后,赵云轩开车带着郑宸回去。

路上,郑宸问赵云轩说:“刚才朋友生日晚会时你的情绪不高,怎么了?”

“没什么,可能是不太习惯那种气氛。”

“你们家那边不是这样过生日吗?”

“我不知道。”

“你父母不给你过生日?”郑宸一脸惊讶。父母不给孩子过生日,这不可想象。

“我母亲去世好多年了。”赵云轩记忆中,自己从没有正儿八经的过生日,很多同学也没有。到生日时,家长会多做几样菜来打发。父亲那一代人对六十年代的挨饿记忆深刻,现在大多数过得也不很富裕,顾不上给孩子讲究太多。

九月三号、四四,南都大学里,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忙得不可开交。她叫徐可馨,今年二十二岁,刚自南都大学毕业。父亲托关系把她留在南都大学任教,学校安排她做一个新生班级的辅导员。这两天是新生入学的日期,她要做好接待工作。

终于,眼前已没有人影。她从座位上站起来,舒展一下身体。重新坐下来,清点报到人数。除去名字前面打勾的两个人,其他的都来了。打勾的那两个,学校领导曾亲自向她说明,他们因有事耽搁,大概半个月后来校。

她心中暗想,什么有事耽误,不就是想逃避九月六号的大学新生军训。她刚从学生阶段走过来,深有感触。高中三年艰苦的学习过程,培养出一大批“头脑发达,四肢简单”人。对他们,必须进行适当强度的军训,来锻炼他们的身体,磨练他们的意志。

九月五日,徐可馨在教室里和同学们见面。到第二天,大学军训开始。开始两天,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对军训充满好奇。到第三天、第四天,有同学开始发牢骚.。在烈日下练站姿时,有一个女同学甚至中暑晕倒。牢骚归牢骚,除有一个女同学经常请假外,其他同学都能够遵守纪律,坚持训练。那位晕倒的同学在稍事休息后,很快归队。

大学军训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赵云轩在京华部队的训练逐渐接近尾声。这几天里,他的枪法有改善,和其他人相比还是有距离。练习时间短是一方面原因,再者说他对枪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一有时间,他就去求马寿泉教他格斗。经名师指点,效果还真是不一样。在小组内部练习时,没有人再把他当成“打击”的对象,除杨东升外,没有人愿意和他对打。

九月十五号,进行最后一次测试。虽然二人不在最后的录取之列,赵云轩和郑宸都参加了这次测试。除枪法成绩落后,赵云轩其它方面都不错。

就要回去了,成绩已不是主要。和同组的战士,和马队长等一一道别,赵云轩踏上回家的路。本来,赵连发打算把他送到车站,让他坐火车回去。后来想大学已经开学十多天,赵云轩还要回家拿录取通知书等,在路上占用时间太多不好。最后,他还是决定用用手里的职权,安排齐建强送他回去。

汽车要启动时,郑宸走过来。她打开车门,上车坐到座位上。看齐建强不动,对他说:“开车走吧。”

“你不下来吗?”齐建强问。

“不下来,我跟着你去送赵云轩,反正是跟车去,跟车来,又不累。”

“好吧。”齐建强启动引擎,汽车发动。他可惹不起郑宸。

路上,郑宸叽叽喳喳不停。她今天兴致高。测试成绩出来,她的枪法好,总成绩算是优秀。自己的总成绩好,爷爷那里有交代了。

到晚上十点左右,来到赵云轩家。来前和家里通过电话,父亲和姐姐都在家。下车后,姐姐把齐建强和郑宸让到家里。知道他们还没有吃饭,她已经准备好几个菜,等他们来到后再做几个热菜。

郑宸和姐姐在电话里通过话,一下就听出姐姐的声音。在厨房里,姐姐做饭炒菜,郑宸陪着和她聊天。郑宸感兴趣赵云轩以前的故事,她还侧面问起前一段时间打电话的另一位姑娘。

姐姐第一眼看到郑宸,就知道她不是弟弟所说的管纪律的女兵。通过聊天,姐姐搞清楚郑宸的事。看着郑宸端菜出去的背影,姐姐暗叹:又是弟弟惹得祸!

吃过饭,在家里稍迷糊一会,齐建强开车出发。姐姐已经把赵云轩应带的东西整理好,放到后备箱里。里面有入学通知书,还有她为赵云轩准备的学费。学费不是太多,但对农村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她不想让父亲作难,把赵云轩全部花销,包括学费、生活费等,都自己承担。

父亲和姐姐把他们送到大门外,目送他们离去。赵云轩顺利的升入大学,父亲最大的心思完成。看着赵云轩离去,感觉心里像少些什么,空落落的。

夜很静,在乡村公路上,齐建强不敢开得太快,驶过收费站,进入高速公路,他开始加速。夜里,高速路上的车很少,军用车上特用的前大灯特别亮,能照到很远的地方。齐建强放开速度,汽车平坦的路面上高速奔驰。刚才还看着在前面行驶的汽车,一转眼已被甩到后面。

行驶有三个小时后,他们在服务站停下。齐建强开了一天的车,有点疲乏,换赵云轩开一会,他到车后排休息。赵云轩开车不快,基本保持在一百公里左右。只有在前后视野里都没有其它车辆时,他才敢把速度提到一百八十公里。看前面的事物向自己涌来,听车外的呼呼的声响,他又赶快把速度降下来。

郑宸坐在副驾驶座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和赵云轩聊天。天空开始放亮,拂晓来临。看路边的指示标志,南都已不是太远。郑宸回头看看后面,齐建强睡的正香。她拿出一个小盒子,放到赵云轩的衣兜里,说:“这是我爷爷在我生日时送我的一支钢笔,你拿去用吧。”

郑宸看赵云轩有掏兜推让的意思,说:“好好开车吧,我和齐建强的性命还在你手里。”

汽车驶向南都,赵云轩的大学生涯就要开始了。

*********

各位朋友,第一卷写完了,赵云轩的最苦闷的阶段过去了。人生有**,也有低潮。春种秋收,播种的阶段是辛苦的,看起来可能感觉沉闷,谢谢还有朋友陪我支持过来。接下来的起势篇会有新的改变,谢谢。

――木头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