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 中秋
作者:大木头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99

赵云轩回到学校,走进姜老师的院子。院里花应该是刚浇过水,叶子还湿漉漉的。他放下东西,来到客厅,李茹梅刚打扫完卫生,坐在椅子上歇着。她来到后在一直不闲着,浇花,扫地,擦桌子,累的脸上冒出汗水。

赵云轩进来后,不知道是坐下还是不坐。姜老师不在,只有他和李茹梅两人,赵云轩感觉别扭。虽然和她同桌,她搬来后也经常在一起,但只有他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很少。

李茹梅应该也是如此,刚歇一会,喘口气,又找其它的事情做,不让自己闲着。

快到吃饭时间时,两人打破僵局。和谁过不去,也不能和自己的肚子过不去。赵云轩没做过饭,李茹梅在家也只是帮着打下手,很少炒菜做饭。

没办法,到学校食堂去吃吧。

有几个月没进食堂,菜票、饭票也没有。拿钱到售票的地方兑换后,赵云轩排队打了两份菜。来的人还不太多,都自觉的排队。等人多了,次序一乱,就开始一窝蜂围上。赵云轩买的一份是豆角炒肉,眼睛看过去满是豆角,仔细扒拉才找到几块肉,都是带皮的肥肉。还有一份是西红柿炒鸡蛋,红艳艳的,有几个白点、黄点点缀,倒是很好看。如果一直在食堂吃还无所谓,在姜老师家吃这么长时间,再回头到食堂吃,真是无法下咽。赵云轩勉强吃了几口菜,放下筷子,只是狠狠地咬着馒头。

这时,李茹梅从随身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两个玻璃的罐头瓶子,看起来黑乎乎的。打开来,赵云轩高兴了。一个里面装的是炒咸菜,用自家腌制的咸菜,切成细条,加入切碎的花生,在锅里炒熟。赵云轩尝一口,这里面还加入了小肉丁,真是美味啊!还有一个里面装的是酱豆子,抹在刚才还无法下咽的豆角上,吃下去,完全是另一番滋味。

赵云轩吃的是狼吞虎咽,李茹梅在对面直笑。她每次夹的菜很少,放到嘴里,再咬一小口馒头,慢慢的嚼。

来的人越来越多,赵云轩没注意到,他的旁边坐满了人,好多还是他熟悉的。他们在一边吃,一边向赵云轩这边比比划划的。温建杰走过来,手里还拿着筷子和馒头,跟赵云轩打个招呼,随便坐在他旁边。

“赵云轩,放假回来了。”温建杰说着,手没闲着,往咸菜瓶子里掏出一大筷子的炒咸菜,放到馒头上。

接着,他说:“不打扰你们两个了,我还是到那边吃吧。”转身回到他原来的位置。他就是来蹭菜吃的。

还不等温建杰在自己座位上坐稳,馒头上的咸菜眼看要被旁边的几个同学抢干净。他赶紧把馒头往怀里收,“喂,喂,不能抢。想吃到赵云轩那边。那里有的是。”

尝到好吃的坐不住了。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过来,和赵云轩说上一两句话,然后带些酱菜回去。赵云轩发现不对头,如此下去,这一顿就能被他们吃干净。这可是未来几天自己肚子的保证啊!他赶紧把酱菜瓶盖拧上,让李茹梅放回去。

终于,他和李茹梅安静的把这顿饭吃完。

晚自习后,两人一起回到姜老师的院子里。怕黑大概是女人的天性吧!本来两人之间的距离挺大,走到路黑的地方,李茹梅不自觉的往赵云轩身边靠。到有路灯的地方,她再把距离慢慢拉开。

以前,姜海姗在的时候,他们回到家习惯在一起看书。今天,赵云轩拿起书本,却不能集中精力,只是向前、向后的翻书,什么内容,没装到脑子里。

“叮叮……”,电话响起。赵云轩跑到在电话旁,把话筒拿起来。

“喂,你好!”赵云轩说。奇怪的是,电话通了,没有人应声。

“喂,喂,有人吗?”赵云轩声音加大。

“云轩,是我。”一个熟悉的、思念着的声音响起。

“海姗姐,是你。你到京华了吧。你还好吗?姜老师好吧?”赵云轩说。

“昨天到的。我和父亲住在奶奶家,都很好。你们那里没事吧?”

“没有。”

说完这些,两人都沉默下来。

“让李茹梅接吧,她也在家。”赵云轩先说话。

“行。”

李茹梅听到是姜海姗的电话,高兴的把手里的书都扔了。来到电话旁,“海姗姐,是你。真的是你。太好了。”

两人在电话中聊的时间很长,不时有笑声传出。

高三的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每个老师都在抓紧自己科目的学习进度。早教完新课程,就能尽早开始整个高中课程的复习。能够更早、更充分的面对高考。

张老师开始了他在高三.三班的教课生涯。在学校选择这个班的英语老师时,许多老师都推脱不干,他们不认可姜海姗的教学方式,那样做显现不出老师应有的威严。学生不怕老师,那还怎么管理?他“勇敢”的担起来。对这件事,校领导对他很是赞赏,多次表扬他不怕困难,敢担重任。

实际上,他看到了其中的“便宜”处。他在毕业分配的遭遇中吸取教训,对事深入看,也开始到学校领导家探望。在听过姜海姗的课后,他对高三.三班的英语水平很吃惊。师生间能够用纯英语交流,有些同学能够相互用英语探讨问题,虽然细究里面有许多的错误,但这在高中,而且是一所乡村高中已经很不简单。

他不知道,这里面还有曲折。在姜海姗代课后,班里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在高二下学期统考时,这个班的英语在全县名列前茅。姜海姗只是临时代课,对上级的奖赏不敢兴趣,校领导也不敢把她的事宣扬。找个学生代高三的课,教育局知道不就麻烦了。

上课做自我宣传后,他延续姜海姗的教学方式开始教学。与学生多交流,老师的压力实际会减轻,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及时消化吸收。课后的作业不多,让学生们自己多读、多看。一些老师板着脸教学,辛辛苦苦辅导,再到课后批改堆成山的作业,整天紧张兮兮的。他体会到的是轻松。

中秋节这天,白天照常上课,晚上不上晚自习。离家远的占多数,班主任李老师没有呆在家里,陪着这些同学一起过。在他的倡议下,决定搞一个联欢晚会。同学们都把从家里带来的瓜果拿出来,李老师自己买来些瓜子、糖块,晚会开始。

有才艺的同学一一登台(讲台)演出。基本上都是唱歌,不管好不好,都能博得片片掌声。赵云轩演了一首《笑脸》。男同学唱的五花八门,谁的都有。女同学中好多都选择邓丽君的歌。上到高中后,空闲时间越来越少,跟现时的流行拉开距离,唱的大多是以前的老歌。团圆的节日,气氛放松,有些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女孩子也开始上台唱歌。别说,有几个唱的挺好听。有的,上去后唱了两句,脸变得通红,再低着头跑下来。

愉快的气氛中,时间总过的很快,就要到下晚自习的时间。剩下没有唱的只有几个人,李茹梅就在其中。李老师坐起来想要宣布晚会终止时,有同学提议让李茹梅唱首歌。原来,他在初中时和李茹梅一个学校。据他说,李茹梅那时很喜欢文艺活动,能唱能跳。尤其是唱歌,歌声很甜很好听。

听他说,赵云轩在怀疑:真的吗?自己怎么从来没听过。

热闹的气氛中,热情很容易被点燃。男女同学齐声呼喊让李茹梅唱一个。李茹梅低着头,不动,也不说话。

看她就是不唱,不知是谁领的头,矛头对准赵云轩,“让赵云轩替她唱一个。让赵云轩替她唱一个。”

赵云轩心里的一股劲被激起。他们集体起哄李茹梅时,他就感觉心里不舒服。让自己替她唱,好,唱就唱。

赵云轩选择一首豪情的、男人的歌《精忠报国》,放开嗓子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

开始是他一个人唱,渐渐的所有男生都跟着唱,再后来有女生也跟着唱。歌声雄壮,唱的每个人都心潮澎湃。

歌声的余音中,李老师宣布晚会结束,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可能是刚才过于兴奋,赵云轩回去后不知做什么好。李茹梅搬两个凳子到院子里,拿一些水果、月饼放在旁边的一个石台上。她自己坐在其中的一个凳子上,盯着看赵云轩,直到他走过来在另一个凳子上坐下。

吃着月饼,赵云轩想起一件事,问道:“李茹梅,刚才有人说你会唱歌,真的吗?”

“我以前唱过。”

“今天你为什么不唱?”

“不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