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沅真壶
作者:铁木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15

(仙来仙往读者交流群:119612610)

两界山地处中州、天元州、靖州三州交界处,三宗中剑脉离之最近,两界山不似若祗霞山那般连绵不绝,乃一小山坳,最高峰不过百丈。两界山不以山势险峻、奇峰怪石出名,而是以它对于人境,乃至仙界的意义。

女娲、伏羲大神在划分三界之时,就在人境与鬼界设立两界山,以示区别,左手即为人境,右手即为鬼界。设下莫大禁制法术,那时人境还不善习练法术,自护能力较弱,两位大神也是为了护卫人境,所以对鬼界多加节制,以防哗变。后大神寿终,登临异界,化双生像。两界山边蠢蠢欲动,后人境联袂仙界,共克鬼界,复祭“九天罗网境咒”,因有数位大仙折戟,威力稍不如前。

鬼界一代“鬼雄”鬼濮饮恨自戕,鬼界重归混乱,渐渐形成三大派系――百尘阁、鬼殿、九幽。三派互有征伐,各自为政,鬼界无时不想反扑人境,一雪前耻。然后以人境为据点,直捣仙界,统御三界。本来驾驭人境是易如反掌之事,鬼界头疼的是“九天罗网境咒”,没想到仙界竟会授人境以仙法,人境逐渐修炼成风,鬼界偶尔与之交手,丝毫占不到便宜。于是此事便被三派搁置下来,取而代之在人境设立前哨,以备咨询。网罗三宗讯息,以作日后大举进攻之参考。

两界山方圆十里之内,了无人烟,即是荒凉。出了两界山,剑脉在此设“十八里连寨”,每隔十八里分设一寨,一来巡视辖下风土人情,二来也是抵御鬼界滋扰,以防不测。“三宗会武”原本最大的秘辛就是协商鬼界之事,由气宗正一子、梵若寺念空大师、剑脉剑神分掌一物,此物乃是祖祖辈辈所传,专克鬼魅,是“九天罗网境咒”的关键所在。六年一次,三物齐聚,确保“九天罗网境咒”完璧不灭。

三宗原本设立的最大目的便是牵制鬼界,以防哗变,仙界自然倾囊相授,此三物乃是不出世的神兵,仙界至宝。饶是以三宗之首的修为,也只能略知一二,发挥其半分力道。首发

鬼界忌惮此三物,更忌惮三宗的势力,所以虽有蠢蠢欲动之心,却也提不起强攻之意,只要蛰伏以待,以伺良机。

两界山右首,一低矮黑洞内。

洞里乌黑一片,什么也瞧不见,洞顶凝结着不少水珠子,连串成行,“叭”一声,一滴水珠子滴到地上,定睛一看,这水居然是黑色的,极是诡异!

洞里传出声响,轰隆隆的,不似人声。

“事情办的怎么样?”

是一黑影,黑兮兮,雾茫茫的,非实体,倒像天上的乌云一般,与这黑洞连成一色,恁的叫人发憷。

“尊上,已然办妥了。”

回答也是一黑影,不似刚才那黑影高大。

“要确保无误,不要耽误我们的大事。”

“尊上且放宽心,此事已然妥了!”

“好!”

“哈哈哈……哈哈”

笑声刺耳,飘在这空洞洞的黑洞里,阴冷冰凉,俩黑影一同消失在黑洞。不着一点痕迹,黑洞重归寂静,仿佛没人来过似的,好生蹊跷。

再说,老道、平凡和涫溯三人,行至气宗山门之下。若祗霞山主峰已然遥遥在望,即在不远处了,三人赶路颇累,便在一处竹林小憩。

“涫公子啊,你看山门即在眼前,我师徒二人也有事在身,您看……”

老道忽而一言,言下之意即是要与涫溯分道扬镳了。

涫溯乃是极聪明之人,他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只是他有些奇怪,这一路上。交言甚欢,没有什么冲突,而且平凡和自己也成好友。老道于自己还有救命之恩,自己对他也是恭敬有礼,佩服在心,不知他为何要赶自己走?

聪明人在于能听懂对方的言外之意,而且不会勉强对方的意思,涫溯即是聪明人,他就不会做蠢事了。既然对方言出于口,那么自己照办便是。

“道尊,在下也有一些杂务要办,此番之行,承蒙您的再造之恩。他日如有用得着涫溯的地方,知会一声,必当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那晚辈就此拜别,您和平凡小弟要保重呐!”

涫溯眼望老道,神色迷离,不知是喜是忧?

“什么,涫大哥你要走,为何不同我们一起上……”话没说,平凡便被老道止住,老道自有他的道理。

“告辞。”

涫溯化成一缕清风,拔地而起,“嗖”的一声,遁入虚空,再也觅不到踪迹了。老道当下点头赞许,“化身虚空”,好手段,这小子的修为又进一步。老道知他将前后修为融会贯通,尽数吸收,这份天资,难能可贵呀!

“师傅,你为何赶他走呢?”

平凡不解。这半日功底,自己已然和涫溯成为好友,无所不谈。而涫溯大哥也并不是像先前自己揣测的那样,冰冷无情,与他交谈起来,丝毫不费劲。涫溯大哥博学渊源,无所不知,与之交谈,叫平凡学到不少。而且他平易近人,语言诙谐,把平凡逗得不行,虽结识时间较短,却如老友一般,无话不谈,无所不说。师傅和他也是有一些交谈,不似和平凡那般亲切,但也没看出师傅讨厌他,这回为什么要赶他走呢,这叫平凡费解得很。

“为师自有我的道理,接下来的时间,是属于你我师徒的。”老道掳起平凡,踏空而去,也是化为一股清风,只是比涫溯那道更劲、更纯而已。

“嗖”、“嗖”两声,已然飞出去百丈之远,老道的功力果然非比寻常,这手段,寻常修真,只能望其项背,徒然叹气的份儿。

也是在一个山洞前,一股清风飘下,两个人影从云端落下,正是老道和平凡。此山洞距离刚才之地有百里之遥,离开若祗霞山已有一段距离了,不知老道携平凡来此是何目的?

老道放下平凡,平凡眼见到此,自然疑问多多,立刻发问:“师傅,你带凡儿来此作甚?”

“少刻,你便知道了。”

老道携平凡,踱入那个山洞,再看那山洞,里面浑圆一片,山洞洞体颇大,里面石凳石椅一应俱全,老道对此甚是熟稔。坐在石凳上,放下平凡。

“师傅,你来过此地?”

平凡见这山洞,也觉奇怪,师傅带自己来此地作甚?

老道不语,从怀里拿出一个物什来,平凡见那物,通体呈暗红色,是个铜壶,锈迹斑斑。壶身錾刻有古纹,壶首有一飞龙,栩栩如生。壶身足有双手一般大小,很是奇怪,这铜壶,居然没有壶嘴,那里面的东西如何倒出来呢,平凡这样想。

“这是何物,师傅?”

平凡委实好奇,师傅身上就是个百宝柜一样,时不时地拿出一件两件宝物来,就跟玩一样。平凡吃过一次惊了,此刻的他倒也沉静异常,不似他这个年龄的作风。没办法,跟着师傅,什么有应该学会习惯。时时刻刻承受着这意外之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

平凡也学会打趣自嘲,恁的有趣。

老道笑道:“我看你一点都不惊讶嘛。”他不急着回答平凡的疑问,而是见平凡沉静异常,觉得奇怪,换做平时的他,定是一惊一乍,这次却显得冷静,这不似往常的平凡呢。

“跟着师傅,要学会一技。”

“何技?”

“处变不惊。”

平凡跟个大人似的,一板一眼说到,委实有趣。

老道笑了,这平凡却来却有趣了,道:“此物,换做‘沅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