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妯娌俩
作者:西关湄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95

妈妈手稿

动力车间的小牛和小简是来自沈阳老厂的妯娌俩,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漂亮,但性格完全不同,因此她俩的生活模式也就完全不同了。

她俩的婆婆是标准的东北老太,*,小脚,旱烟袋不离手,从骨子里重男轻女,她说儿子是大老爷们,媳妇是小娘们,小娘们天生就是侍候大老爷们的。

对老太太的指令,大媳妇小牛唯唯诺诺,恭恭敬敬,她是车间的文书,才二十六七岁,已是四个女孩的妈妈,人很瘦,背已有点驼了,我经常看见她坐在办公室里打瞌睡。

有一次她与我诉苦,说早上天未亮就起床做全家的早饭和中午饭(中午在工厂不回家的),晚上吃完饭忙完家务已是十一二点,一大家子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疲惫不堪。她生了四个,老太太不见孙子不罢休,逼着她一定要继续生下去,直到生出儿子为止,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还没现在这么严,加上她家是少数民族,只要能生,生一百个也没人管你。

我到小牛家去过,卧室的柜子上摆着她婚前的相片,她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一对粉红色的蝴蝶结,大红对襟棉袄,米白围巾,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睛笑意盎然,绝对算得上年轻漂亮一族。可眼前的小牛,虽然不到三十岁,脸上的皮肤已松弛下垂,圆脸变成马脸,额头上布满抬头纹,最明显的是眼角的鱼尾纹,一笑起来象两条大金鱼尾巴,那纹路一直插入鬓角。小牛的双手青筋毕露,粗糙无比。

尽管如此,小牛还是默默地干着,对老太太很孝顺。她家住一楼,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小牛种满各种蔬菜,搭了一个大棚子,养着十来二十只鸡,鸡蛋从不用去买的,十足十的贤妻良母。记得有一年厂子评五好家庭,她家被评上了,还发了一张很大的奖状,老太太到处拿给人看。

不久,小牛又要生了,傍晚时分,四个女儿气喘吁吁地从职工医院跑回家报喜:妈妈生了个七斤重的小弟弟!老太太一听乐坏了,颠颠地到棚子里抓鸡煮鸡汤,大女儿跑到灯光球场找到正在下棋的老爸:妈生了!老爸问:生个啥?大女儿说:小弟弟!旁边的人叫:这回可是个带把的了!那老爸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赶紧蹬上自行车到医院去探望,这可是破天荒的笫一回。

小牛休完产假上班后,整天眉开眼笑,腰杆子也挺直了,随着小爷们的降临,小牛在家中地位提高不少,老太太忙着带宝贝孙子,不再整天叨叨,老爷们心情舒畅,高兴起来还帮忙种菜养鸡,骑车带儿子到农场去玩耍。

二媳妇小简,车间工具室保管员,虽与小牛同岁,但看上去只有二十出头。对于老太太的管教和指令,小简阳奉阴违,“睬你都傻”,她说,两人都上班,家务应该分着做,凭什么女的就该全部承担?

我第一次看见小简,觉得好生面熟,但我俩以前根本不可能见过面,琢磨了半天,我忽然间想起来了,原来她长得极象演员王丹凤!高中时我经常买上影画报、大众电影等刊物,与猫仔阿坤一起画人像素描,其中有《五朵金花》女主角杨丽坤、《护士日记》女主角王丹凤,怪不得我看小简觉得面熟。后来我把这一重大发现告诉小简,她开心极了,拿起镜子上下左右转来转去地照,又把以前的相片也拿来给我看,确实很象,只不过她的两颗小虎牙长得往外了一点,微笑时还可以,大笑时那两颗小虎牙就有点象斯琴高娃扮演的虎妞了。

小简对我很热情,午休时要我到工具室玩,还不时地带饺子给我吃,但那饺子馅是。。。*们不让碰的东西!看到我的表情,小简悄悄告诉我,她本人不是*,不想光吃牛肉,幸好与婆婆分开住,丈夫手脚勤快,厨技不错,她想吃什么吱个声就得了,经常弄猪肉给她吃,不过丈夫从来不吃,也绝不让老太太知道。

我很奇怪,她的大伯又懒又啥也不会干,怎么同胞兄弟却完全两样?小简说,她丈夫读技校时就离开家了,独立性强,大伯从小到大没离开过老妈,就变成现在的样子。她丈夫从技校毕业后开坐标镗床,技术性强,很有一手。小简在家只负责搞清洁,厨房的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一概不管,空闲时间串串门,绣绣花,乐得清闲。

有一年冬天,丈夫到外省出差,走前包了一大堆各种馅料的饺子,放在室外冻着,她和孩子足足吃了一个星期。

小简管理的工具室,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那取暖用的炉子和旁边水泥砌的平台更是擦得锃亮锃亮,明晃晃的可以反射出灯光来。见我老盯着那平台看个不停,小简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她找一块新鲜肉皮,用有油脂那面在水泥台上使劲地蹭,蹭了很多次,水泥台面就会渗入一层油膜,然后再用抹布擦,越擦越亮。后来我在自家的炉台上试了试,果然有效。

小简运气好,头胎就是儿子,夫妇俩商量后早早就做了手术,老太太心里不乐意,却也拿她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