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画友阿隆
作者:西关湄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04

[[[CP|W:250|H:190|A:L|U:http://file1.qidian.com/chapters/20112/20/1402586634338164579261250658437.jpg]]]妈妈手稿

古人云:以诗会友,以画交友。我的两个画友,一个是高中的阿坤,一个是初中的阿隆。

升入初中后,小时侯的伙伴一个去了武汉,一个去了香港,感觉闷极了。

同班的阿隆发觉我喜欢画画,开始接近我,说要跟我学,并邀我到她家玩。

记得第一次去她家,拘束极了,觉得浑身不舒服。

阿隆的家在一栋幽静的洋楼里,客厅宽敞明亮,摆设极华丽,窗帘有两层,一层是深红色天鹅绒,另一层是白色抽纱,窗旁一张极大的红木写字台,上面放了文房四宝,拐角处两个雕着花的红木盆架,摆着盛开的兰花,散发出阵阵幽香,窗户对面摆着宽大的皮沙发,墙壁上裱着素雅的墙纸。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大大的彩色照片(那时还没有彩色摄影,应该是人工彩描的),那是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女子,卷曲的黑发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细细的弯眉,眼角微微向上翘的丹凤眼,虽然不算很漂亮,但很端庄,正从照片里向我微笑。我打量一下阿隆,跟她长得很像。

阿隆告诉我,这是她妈妈,上海人,住在南京,是专门翻译苏联儿童文学的作家,阿隆的爸爸是香港人,阿隆和外婆一起住在广州。当时我很纳闷,怎么一家人分三处住?也不好再问什么。

阿隆吩咐保姆给我俩煮莲子羹吃,还在吃时,她外婆回家了。

第一眼看见她外婆,给我的印象是香喷喷、金灿灿,穿着极讲究,戒指、手镯、项链、耳环,样样齐全,脸上化了妆,嘴唇上还抹了口红,手上拿着烟卷,说的粤语带着浓重的上海口音。

她外婆看见我,打量一番,然后问了许多问题:住在哪里?多大了?身体好不好?父母是干什么的?成绩好不好?读书认不认真?……我一一据实回答,看来她还比较满意,阿隆又拿出我的画给她外婆看,说想跟我学,她外婆点点头说:“你就跟阿隆一起玩吧。”

说老实话,我一点也不喜欢她外婆,阿隆悄悄告诉我,外婆规定她放学后必须马上回家,不准上别人家里去,不准在外面到处游荡,怕学坏了。她一人在家闷死了,央求我多去陪她。知道我不喜欢她外婆,每次趁外婆去打麻将或看大戏时马上叫我到她家去。

阿隆学画很认真,她用的纸张、彩色铅笔和水彩画颜料都是很高级的。每次画画时,都趴在那张很大的红木书台上,一人一边,我先画,然后她照着画,我再从旁指导。这样慢慢的她的画有了进步,画的古装仕女,拿给她外婆看,也连声叫好,把她高兴的要死,吩咐保姆煮糖水、切水果给我吃。

阿隆画的人物画,脸谱基本一样,但服饰画的很细致,色彩搭配也比较协调艳丽。我建议阿隆,多买些画的好的连环画来看,可以临摹,她马上去书店买了一大堆回来。最好的有张令涛、胡若佛的《红楼梦》,王叔晖的《西厢记》等,慢慢地照着画。看她越画越好,我也替她高兴。

初二时,阿隆身体不适,一天天消瘦,还经常咳嗽,她爸把她接到香港去治病,后来就没有再回来。

听她外婆说,阿隆到香港不久病就好了,还长胖了很多,她不住地说:“香港的咸水和海风就是不一样……。”不过从她拿给我的照片来看,阿隆确实是长胖了。

阿隆给我来信,我也一一复信,到高中后,她改为每年圣诞寄一张精美的贺卡,再无文字来信,一直到我上大四,即*开始后,我俩的联系就划上了句号。

评注:一个富有但寂寞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