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诸侯勤王
作者:司马意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48

再说刘焉最近也不是闲着的,他正跟张鲁他妈搞得火热。

张鲁一家子,从事道教行业的,很能忽悠人。他妈得益于道教的养生之道,虽说已是四十岁的人了,仍然是风韵犹存,骚气十足,把个刘焉伺候得直叫天。

有了这一层关系,刘焉自然对张鲁多有照顾。张鲁被提升为别部司马。并奉命率兵攻击汉中。

汉中太守张固也确实不是什么高明人物,在张鲁、张卫兄弟俩的攻击下,居然败阵,城破被杀。

张鲁自然成了汉中的最高领导。在汉中站稳了脚根,张鲁就不听话了。要说这也怪不得他。自己妈被人睡了,这是个男人都忍不下去的。张鲁决定要报复一下。

虽然张鲁他妈还在刘焉床上,但张鲁已经决定自己单干了。对于刘焉有可能拿他妈来威胁他。张鲁倒是看得很开。既然都跟人睡了,丢尽了咱们老张家的脸,死了也活该,他对自己母亲实在是没有多少好感。

都说天下父母心啊。虽然张鲁干的事儿,可以说很不孝,但他妈并不怪罪他,甚至在刘焉发怒了,要派人搞死张鲁时,他妈还在床上吹枕头风,要刘焉放一马。

可刘焉毕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最初就是要造反当皇帝的,怎么可能容得下自己地盘上的人不听自己的话呢。为此,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在床上,一切听张鲁他/妈的,下了床,还是照样要搞张鲁,不过秘密一点而已。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鲁他妈没办法了,于是想到了最毒的一招---下毒。床上能快活固然很爽,但自己儿子的命不能不管啊,谁叫那是自己生的呢。道教也波及到炼药的领域,所以有很多的副产品出现----毒药。

作为道教的领导人的老婆,她是懂的。她给刘焉下了毒,这是一种慢性毒药,平时看不出来,只是中毒者的身体会一天天变坏。

刘焉中招儿了。身体每况愈下,要出兵讨张鲁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他选择了尹天。他传信给自己女婿,要求尹天派兵拿下汉中。

尹天接到书信,当然高兴,他知道汉中的重要性,战略要地啊。想入主益州,汉中是第一步。

正准备着要进攻汉中了,可就在此时,又传来了一个消息。关东诸侯在东平太守桥冒的昌议下,起兵勤王,要攻击洛阳的董卓,天下响应,各地诸侯纷纷起兵往虎牢关而来。#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不过令他蛋疼的是,这帮孙子把尹天同志也算在了反贼一路,讨伐董卓的同时,也在吼要把尹天也除掉。

在心里把关东诸将的八辈儿祖宗都骂了个遍。尹天不得不暂时放下了对汉中的用兵计划。一但姓董的兵败,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了,不作些防备是不行的。

从东面要想进入长安,有两处路,一是从洛阳过函谷关,潼关,一是从南阳过武关,青泥隘口这两关。

函谷关失守,只有潼关在自己手中。另一路的两关虽然地势偏远,敌军一般不太可能从这儿进攻,但不得不防啊。

尹天命令高顺所部前往攻击两关。

高顺带着一万新军出发了。出乎意料的顺利,一举攻下了两关。

尹天得到捷报,命令徐荣率兵三千守武关,高顺率兵三千守青泥隘口。其余人马全部调回长安,准备着攻击函谷关,夺回此关,长安便可在关东诸将的讨伐中稳如泰山。

。。。。。。

董卓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关东诸侯的讨伐声一天高过一天,各路大军都纷纷往洛阳靠拢。当得知各路讨伐大军的领导时,董卓差点吐血。这群人,基本全是他新近封的。

本期望他们能感恩,帮自己,至少也不帮着别人来打自己啊。然而事实太出意外的,反而没受封的没来找他麻烦,倒是那群自己提拔的人合起伙来要搞自己。这太让人心寒了,这天下还有什么道义可讲啊。董卓在心里如此叹道。

最为可恨的,是当初为董卓进言,起用天下名士以收名望的王允早就带着老婆孩子跑长安去了,如今想找个人发泄一下都不行,董卓憋得非常难受,理所当然的,把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在了宫中的宫女们身上。

。。。。。。

再说桥冒假传圣旨,招集各地诸侯起兵勤王。这假圣旨,他懂,袁绍懂,曹操懂,其实参与这次大战的每一位领导都懂。但就是没人说。因为,这是一次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

檄文发送至各处,很多地方官员保持了观望,说实在的,他们也确实没什么才能,甚至连最基本的野心都没有,不适合干这一行业。

当然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有不敢干的,肯定也就有敢干的。

各镇诸侯相继起兵:第一镇,后将军,汝南太守袁术。(这个基本属于他自己封的。)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由。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桥冒。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北平太守公孙赞。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扬。第十五镇,长沙太守孙坚。第十六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七镇,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镇,南阳太守刘备。(这个也是自己封的。)第十九镇,典军校尉曹操。

各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的,有一二万的,甚至有数千的,刘备这孙子就只带了五千兵马前去,他是去看热闹的。

众人就在虎牢关外会盟。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

这十几路兵马,加起来,已有三十多万,而董卓洛阳守军也不过才二十万多一点。更何况,他要担心的,不仅仅是关东的这三十万人,还有一个人让他睡不着,那就是长安的尹天。

这小子肯定不会老实,趁着我与关东军大战,必然会从背后捅我一刀。董卓越想想心慌。更让人难受的是,当初进洛阳时,没能够把西凉的所有人马都带过来。自己的大半亲信部队都还呆在雍州与凉州的交界处。事发突然,如今,尹天坐在长安,哪里还能指望众人来援啊。加之,郭、李二人又被尹天军所杀,手下缺大将啊。

“主公勿忧,我愿前去守虎牢关,保管关东诸将不能过一兵一卒。”

积极要求参战的是华雄,他是董卓手下第一猛将,郭、李二人一死,他便成了飞熊军的统领。

董卓点了点头,道:“命你率五万人前往虎牢关,务必把守好此关。不得有失。”

“诺。”华雄转身而去。

看了看华雄离去的背影,李儒望董卓道:“主公,关东诸侯声势浩大,华雄前去,恐怕守不好虎牢关啊。”

“我何尝不知?欲要亲往,怎奈长安尹天实乃心腹大患啊。我意亲自领兵前往函谷关,与尹天对决。等破了尹天,再回军对付关东诸侯。”董卓愁眉苦脸道。

“主公,长安尹天,不过区区三万余人马,而关东则有三十余万啊。主公亲自迎战三万,却叫一员偏将抵抗三十余万。怕是不妥啊。”李儒虽是多智,到了这种时候,也还是愁。

“那怎么办?总不能我也率军前往虎牢关,而函谷关就交给丁原吧?丁原那厮轻言去就,万一又投了尹天,那我背后被袭,岂不是死路一条。”

“主公,你忘记了?你在西凉还有兵马。”

董卓大惊,睁大眼望李儒道:“你是说樊稠、张济、牛辅等人?”

“正是,当初时间紧迫,不便大军行进,故而主公只带了飞熊军前来洛阳。他们却还留在西凉。此时正可派人前去联络,命他们进攻长安。如此一来,尹天自顾不暇,哪里有空来攻洛阳。”

董卓想了想,不住点头道:“妙啊,妙啊。贤婿啊,全靠你了,若没有你,我董卓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这事,就这么办,你速速前去传令。”

“诺。”李儒应了一声,不过却没有马上就走。

“怎么?还有事?”

“主公,函谷关,地处要冲,让丁原守着,我始终觉得不妥。”

是啊,这丁原,敢当面骂我,确实让人恨,而且他虽投降于我,但实非真心,不可不防。沉吟片刻,董卓抬头道:“贤婿有何计策,为我除去此患?”

“看来,主公还得亲自率大军前往函谷关一趟。”顿了一顿接着又道:“近日探马来报,尹天军正在向潼关集结,准备要进攻函谷关。正可以讨尹天为名,前往函谷关,一举拿下丁原,夺了他的兵权,再另派一个将领镇守。”

“好计。不知何人可是守函谷关?”

“飞熊军副统领,赵岑。”

“此人勇武尚可,计谋不足吧?”

“但此人忠心可靠,给他两万兵,只要令他坚守不出,我想,就算樊稠张济等人军败,尹天也绝对攻不下函谷关。”

“好。就依你议。”董卓站起身来,连日来的愁苦终于解开,心情大好。

。。。。。。

董卓照着李儒的计谋,率大军到了函谷关。

丁原不知是计,亲自出迎,还没明白过来,当场为董卓军所杀。董卓以赵岑为将,李肃为副,守函谷关,并再三命令坚守,不可出战。

而后,董卓又带着大军往虎牢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