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天机不可泄
作者:又一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53

古人言: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秀才出身的王二,经过一番研读、揣摩,有了为人占课、算命、择日子、推八字的本事,而且还小有名气。

一天,有三个秀才一起来到王二家,请王二给他们推算前程,看他们三人在不久的乡试中,有几人能考中举人(科举时代,一般是在县试中考取者为秀才,秀才可参加称为乡试的省试,在乡试中考取者为举人)。

王二让三个秀才一一报上他们的出生年、月、日、时“四柱”,然后为他们一一排出“四柱”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八字”,继而手掐指算,默声念念有词一番,最后伸出一个手指头,给三个秀才看。

三个秀才不解其意,以为王二是要卦钱,其中一个秀才忙将一两银子放到王二家的案桌上。

王二仍然只伸着一个指头而不言语。

第二个秀才又忙将一两银子放到王二家的案桌上。

王二还是只伸着一个指头而不言语。

第三个秀才也忙将一两银子放到王二家的案桌上。

在三个秀才各掏出一两银子之后,王二继续伸着一个指头而不言语。

这时,三个秀才相互看了看,然后第一个掏银子的秀才说:“学生我等愚钝,实乃不解一指其意,万请先生明示为盼。”

王二照样伸着一个指头而不言语。

看王二仍不言语,另外两个秀才几乎是异口同声说道:“万请先生明示为盼为感!”

至此,王二才缓缓说道:“如此。我伸一指,已告知你等中举结果,如若我再与你等细言,便有泄露天机之嫌,请你等自行揣悟吧。”

三个秀才无奈,悻悻而去。

三个秀才走了之后,一直站在一旁的王元仁问道:“父亲,刚才三个秀才请您推算他们几人能考中举人,您为何只伸一个指头而不言说一句话?儿子我不懂。”

王二说:“如此。一个指头可说明他们三人考举的各种结果。如果他们三人都没有考中,则可解释为他们一个人也考不中;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人考中了,则可解释为仅有一人能靠中;如果他们当中有两人考中了,则可解释为他们当中有一人不能考中;如果他们三人都考中了,则可解释为他们能有一齐考中。明白了吗?”

儿子王元仁又问:“父亲为何一言不发?”

王二说:“如此。至于我为何一言不发嘛,我儿你想,他们三人参加之乡试尚未开考,为父我怎么知道他们谁能考中举人?言多必失,不言语是上上策,你当切记。”

听了父亲的话,王元仁似有所悟,轻轻地缓缓地点了几下头。

三个月之后,那三个秀才竟然携带重礼,敲锣打鼓,来感谢王二,并向王二敬献一副匾牌,匾牌上“神算”二字苍劲有力,光彩夺目。

看三个秀才这样,王二自然明白了一切,还真的又端起了“神算”大师的架子,任由三个秀才夸奖奉承,施礼叩谢。

原来是这样,那三个秀才在乡试中一齐考中了举人。一齐考中举人后,他们三个一致认为,当初王二王先生伸一个指头,完全就是暗示他们三人能一齐考中,对如此神算之大师,岂有不敬不谢之理?若不致谢,或者虽谢而不重谢,他们就枉为读书之人。

又一夫曰:

所谓天机不可泄,

实乃虚构骗人说;

模棱几可张网待,

总能套住一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