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展示坦荡正直人生(5)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91

第六节 展示坦荡正直的人生(5)

1975年上半年,企业经济效益很一般。{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单位里有位退休老职工,因身患多种疾病,经常到财务科报销医疗费用。当出纳会计手中备用金不够时,他还得择时再到单位来。最多的一次,为报销7―8元钱,连跑三次都没得到解决。

父亲知道这个情况后,当晚就带着自己的钱,披着夜色找到这位老职工家,先为他垫付费用,免得他为几元钱再来。后来有好几次,老职工来单位报销时,只要父亲在办公室,不管出纳会计手中现金是否充足,他都没再来第二次。首发“人有一善、必有赞之”。老职工对父亲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做法敬佩不已,他用极朴素的语言称赞父亲是个好人,世上难找的大好人。

在那个思想极度混乱、“官本位”陈旧陋习极度泛滥的年代,单位里有几个同事,对父亲上门为老职工垫付医疗费的做法不能理解。他们肤浅地认为,父亲身为副科长又是总帐会计,怎么去做连出纳会计都不愿做的事呢?这样做,不但是揽分外事,而且有失自己身份。

父亲听到这些议论后,不以为然而又诚恳坦率地对他们说,月亮发光是为证实太阳存在。这些事是不该我去做。事情虽细小琐碎,却反映出我们对老职工的态度,折射出单位对老职工关心的冷暖程度。他们对单位作过贡献,我们对他们要热情周到、从善如流,更多地为他们着想,能为他们提供方便的地方,都应当尽量提供。我这个副科长没什么,今天是,或/许/明/天就不是,完全没必要把自己的地位和荣辱看得太重要,那样容易淡化同事间的友好情谊。

父亲就是这样,从不把自己看得过高,总是低调对待自己,只求默默无闻地做人为事;他对涉及个人利益的事都是淡而视之,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保持与同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他一贯达观洒脱,不屑自己的名利和地位,不与他人争权夺利。但父亲又从不妄自菲薄,在工作上,遇到该由自己一马当先的事,毫不推辞,团结和带领科里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父亲在安前工作时,每次遇到难得的增加工资机会,他都是主动放弃,把有限的名额让给收入较低的同志。每年单位评选先进工作者,父亲都是榜上有名,可他总是为鼓励财务科的年轻人努力工作,把名额谦让给他们。唯一的,县里评选淮阳地区先进工作者,按照评选条件,当选人必须具有过硬的事迹,最后是县商业局领导点名非父亲莫属,他才没有推辞,众望所归地成为全地区的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