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向上、向上、向上(7)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64

第四节 向上、向上、天天向上(7)

在“八亿人民一台戏,人人必看样板戏”的那个“黄钟毁弃、牝鸡司晨”年代,百姓们的审美情绪受到严重禁锢,文化生活枯燥乏味。看/革/命样板戏成为人们的/政/治生命线,是检验人们思想灵魂的试金石。**等在“/文/化/大/革/命”中名声大噪的风云人物,对不同人群观看样板戏提出不同要求:即将入党的人当作是/政/治培养,准备提拔的人当作是火线考验,有问题的人当作是端正思想的机会,根红苗正的人当作是政治灵魂升华。按照这些要求,在观看样板戏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常现象在全国逐浪升高,加重百姓们对样板戏的逆反和厌恶情绪。

母亲说过,根据“要看只看样板戏”的荒谬要求,南京把观看/革/命样板戏当作/政/治任务,所有工厂、学校等单位不惜停工停课,纷纷组织人们到电影院观看样板戏影片。放映样板戏的电影院经常是满场开映、稀落散场,看腻样板戏的百姓,大多趁放映途中场内黑暗时溜之大吉。各单位领导担心上级知道后怪罪下来,吃不了还得兜着走,只好在开映后把电影院的大门锁上,人们与样板戏是相见容易别却难。

自我所在学校要求学生们学唱学演样板戏后,老师们不敢马虎、学生们高度重视,全校“学唱学演”活动便热火朝天地展开。我们经常利用上课时间,在熟读剧本基础上进行排练。在我上初一年级时,迎来公社干部和贫下中农组成的开展此项活动的检查组。这次检查结果,既作为对学校开展此次活动的评价,又作为对学生今后能否有资格升入高中学习的依据。

那天,我们向检查组演出剧目是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片段。原来是由校长扮演匪首座山雕,由我扮演英雄人物杨子荣。不巧,校长因病不能表演,好在剧中台词并不多,就临时决定找位校工顶替空缺角色。这位校工是文盲,多次观看我们排练,多少能记住些台词,还能洋洋得意地随口说几句。

表演开始后,前半段表演很顺利,当进入到剧情**时,偏偏在其中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精彩对白上出现差错。按照剧本,校工本应问我,脸怎么红了?可他却问我,脸怎么黄了?我当时心里蓦地一沉,他怎么把下句台词提前说出来,情急之中,我只能按原台词对答,防冷涂得蜡;他接着又问我,怎么又黄了(剧本中的原台词),我只好急中生智地赶紧回答,又涂了一层蜡。这样一来,剧中对话就全乱套,引得检查组的人捧腹大笑。演完后,检查组不但表扬这位校工“人老心红”演样板,还给予我“学得深、用得活、做得像”的极好评价。

事后,检查组组长认为,学校组织开展“学唱学演”富有成效,达到公社/革/委会的要求,贫下中农也很放心。这位组长还当即拍板,认定我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完全具备今后升入高中学习的资格。我听后,心里一阵高兴,为自己能有机会表演一段样板戏,更为获得升入高中学习资格,怡然自乐、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