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向上、向上、向上(3)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86

第四节 向上、向上、天天向上(3)

向上!向上!天天向上!每次求得“天天向上”的朴实愿望,时刻在鼓舞和催促着我,容不得自己在学习上有半点松懈。我按照父亲提出的要求,千方百计战胜由艰苦学习条件带来的重重困难,从战胜重重困难后的欣喜中乘胜前进,获取不断向上的信心和力量。我牢记父亲的话,经常嘱咐和警醒自己、检查和对照自己,要求自己必须在学习上做到向上!向上!天天向上!因为每向上一步,就能看到一缕胜利的曙光!因为每前进一步,就能增添一份未来的希望!

当年的安前农村,每方圆好几公里才有一所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数是小学和初中两部分合一,俗称“戴帽子”学校。因当时农村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手打吧会员手打 www.shouDa8.com=*条件好些的学校,才有几间瓦房当教室,外加几间草房当校舍;条件差些的学校也仅有几间草房。在校任教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更谈不上毕业于师范院校。这些老师大都是附近村里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某所学校如有3―5名具有高中毕业文凭的老师,则能赢得“师资队伍强大、教学力量雄厚”的美誉。

教室里没有桌椅板凳,农民们用水把泥土和稻草和在一起,堆砌成几个结实的土墩,留下放煤油灯的位置,在上面铺上木板,就算是学生的课桌,坐的凳子是学生各自从家里带来。为保证安全起见,教室一般不留窗户,密不通风而且光线昏暗,每逢阴雨天或上早晚间自习课时,非得点上煤油灯才能继续上课或自习。农民们在木板上刷上黑漆,就算是教学用的黑板,黑板擦用抹布代替,教鞭是老师们自己找来的树棍。整个学校里唯一的“正品”,也只有老师手中那支农民们所不能自制的粉笔。

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表,要完成规定课程和学习任务,我每天得往返步行6次,累计路程大约在15公里。和住在离学校较远的同学相比,我们住的地方离开学校并不算太远,但我每学期至少要穿坏一双“解放鞋”。在农村读书时,每天早晨去上学和晚上放学回家,都是披星戴月或栉风沐雨。冬天是满脸风霜,夏天是浑身露水。尤其是清晨起来去上学,当我孤身穿过一片荒凉的坟地时,隐约可见的“鬼火”(化学课本上讲的磷元素自燃现象)、尖啸怪异的鸟叫声,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看过的那些描写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之类的连环画故事,顿时感到毛骨悚然,偶尔还被吓得瑟瑟发抖、裹足不前。

我们所在乡村的土质属于粘土性质,晴天弄得满身灰、雨天惹得满身泥。尤其是遇到连绵的雨雪天气时,烂泥紧裹在鞋帮四周,鞋子重得连脚都抬不起来,穿胶鞋行走十分困难。每逢初夏和早秋季节,遇到下雨天,我只能赤脚步行,走起路来反倒快捷自如,还能避免赶到学校时,累得大汗淋漓而影响听课效果。

我并不畏惧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起初,横亘在我面前的最大障碍是,因和南京学校的施教内容和教学安排不同步,我竟跟不上当地的教学进度。父亲对我说,只有在闯过这道难关后,才能不断取得学习进步。后来,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直接影响和妨碍我搞好学习。在父亲的榜样作用的带动下,我坚信自己,信心百倍地去战胜这些由客观现实造成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