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向上、向上、向上(1)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58

第四节 向上、向上、天天向上(1)

社会是展现人生理想的壮观舞台。理想是人们事业树梢上的初绽蓓蕾,知识是滋养蓓蕾的阳光雨露。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人们实现自己所追求理想的重要支点。

父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极其深刻地领悟到求知问学、博学多求,是人们奉献社会、丰润自己的颠扑不破真理。父亲一生中最大嗜好,就是不断促进自身学习、加快提高知识水平。他真正做到终生勤奋好学、手不释卷。

当初,我在南京跨进校门成为小学生时,父亲就对我说:“人生应有三件宝,勤奋、谦虚和思考”。那时,我因懵懂无知,根本就不理解其中含意。几年以后,在奶奶启发和帮助下,经自己仔细揣摩和不断回味,才在较浅显层次上,基本弄懂这句话的深远意义。奶奶曾说,你爸爸这样说的真实意图,就是为鼓励和教导你、激励和鞭策你,从小就要勤奋刻苦、虚心好学,不能存有任何丝毫懈怠和麻痹大意,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搞好读书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方面,不断取得新进步。从那以后,我似乎真正记住这句言简意赅的话,并让它伴随我逶迤行进在的人生旅途上,终生矢志不渝。

几十年来,父亲在抓紧抓好自身学习提高方面,始终努力实践自己说过的这句话。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和他共同度过的那段日子,父亲时时身体力行、亲历亲为,以自己的模范言行,使我倍感榜样的作用;父亲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使我倍感楷模的力量。

在农村几年,父亲抓紧所有空闲时间用来学习。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疲劳不堪,不分农忙或农闲季节,每天晚饭后,只要不去参加夜间劳动、不到生产队领着农民们学文件、不为他们读报纸,父亲总是端坐在草房一角,凑着煤油灯光亮,求知若渴、孜孜不怠地伏案读书看报、思考问题、撰写读书笔记。父亲的一言一行,就像声声有力的召唤,不断激励和鞭策我,踏踏实实地搞好自身学习,勤奋刻苦、稳步前进。晚间,草房里那盏小小的煤油灯,陪伴我们静静地跳动着微弱火苗,尽情地倾泻着光明。整个村庄,这盏煤油灯熄灭得最晚。

因农村交通不便和邮路不畅,邮递员普遍存在消极怠工情绪,大约每隔一周左右,才能看到生产队征订的《新华日报》。当地能识文断字的农民并不多,少数识字的农民也从不看报纸,往往是新报纸刚到,就被生产队长随手扔掉。按照当时对下放干部的管理规定,父亲并没资格订阅这份报纸。因此,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被扔掉的报纸捡回,仔细阅读,经常在报纸上用笔划些杠杠、作些记号,从阅读中掌握各方面消息,不因身在穷乡僻壤,造成知识退化或贫乏,以至将来落伍于国家不断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