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奶奶的呵护和宠爱(2)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80

第五节 倍受***呵护和宠爱(2)

那些年,国家商品供应极其紧张匮乏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市场上根本就买不到营养食品。少数不法商贩伺机奇货可居、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我出生后,仅凭用《南京市产妇食品购买证》买回的鸡蛋、猪肉、鲜鱼等滋补品,难以满足母亲恢复体能的需要,母亲瘦弱的身体竟没能分泌出过多乳汁。由于我缺少母乳喂养,定量供应的婴儿牛奶和奶糕,根本就不够处在嗷嗷待哺中的我食用。

母亲曾说过,在我婴儿时期,她因忙于工作根本就顾不上我,全靠奶奶对我精心照料。那几年,奶奶每天只好把大米熬成稀米汤,再加些从古巴进口的“古巴”糖灌入奶瓶当作牛奶给我充饥。奶奶买菜时,偶尔能遇到有人愿意用婴儿奶糕换大米的交易。此时,奶奶都是带着大喜过望的心情赶回家,拿着属于她的那份细粮,再兴高采烈地匆匆返回菜场,换回奶糕。那时,尽管奶糕经常会出现断档,可奶奶总是想方设法熬制些米汤等流质喂我,从来就没让我挨饿。

在我稍稍长大、能吃些不必过于精细的东西时,奶奶经常到大街小巷的店铺,买些用粗米粉制作的“蒸儿糕”。这种糕的价格比较便宜,5分钱另加1两粮票就能买两块。奶奶每次把“蒸儿糕”买回来后,先加点开水,和鸡蛋搅和在一起调成“面糊”状,再放些“古巴”糖,用文火煮熟后喂我。为使我度过缺少母乳喂养的日子,奶奶可谓是费尽心血、耗尽精力,直把我喂养的白白胖胖、墩实可爱,几乎没生过病,连通常的感冒发烧都少见,省却父亲和母亲很多麻烦事,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在我4―5岁以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奶奶和我单独在一起。我记忆最深的是,奶奶几乎每天都是自己多吃杂粮、省下仅有的米饭和蔬菜给我吃;奶奶经常在菜场花2―3角钱,买一些鱼虾或称为“议价”的猪肉回家,做成汤或红烧,给我增加营养,也算是给我“打牙祭”。

午饭后,奶奶总是安顿我午睡,掖好被角或盖好单被,哄我入睡。每星期都有2―3次,她都是趁我睡着时,迈着蹒跚的步子到巷口的小商店,买些我爱吃的烧饼、油球、饼干、糖果、爆米花、泡泡糖、果丹皮、无花果等其他当时被认为只有阔少们才能享用的零食,留给我下午起床后解馋,奶奶自己却从来没尝过。

最使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院子的那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每到秋天,当红红的石榴缀满枝头时,我就缠着奶奶要她摘几个给我吃。这时,奶奶总是很耐心地对我说,要等石榴真的长熟后才能吃,再说,你把这些石榴都吃光,院子里的其他人见不到好看的石榴,怎么办?我当然不会理睬奶奶说的这些话。她若不摘,我就坐在地上耍赖,任奶奶怎么喊都不肯起来。几次过后,奶奶无计可施,只好又是趁我午睡时,到街上买些其他水果打发我。连续几年,这棵石榴树上结的石榴,很少被奶奶摘下来给我吃。

童年时代,奶奶视我为掌上明珠,我始终受到祖孙绸缪情意的百般呵护。只是因我的懵懂无知,体会不到***那番疼爱。

我的奶奶深深懂得“玉不琢不成器”的育人哲理。她在悉心照料我生活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从小就培养和练就我具备良好品行、杜绝品德和行为出“疵品”的教育方法。在她言行中,始终对我严格要求、严于教育、严密防范,绝不允许我养成恃宠而骄的习性。她当年许多独辟蹊径的做法,虽简单但被她运用得恰到好处,并在对我的教育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

奶奶对我说过,我在4―7岁的那段时间里非常调皮,简直坐不住,就是勉强能坐下,也安静不了几分钟就站起来;只要我不睡觉,整天手就动个不停,不是摸摸这、就是动动那;不仅不听她的话,而且还影响她专心做家务。奶奶实在没时间管住我时,只好让我出去和邻家的大孩子们玩,这样才能使她稍有喘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