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不平凡的1624(1)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34

几条在大海上徘徊了几日,找不到目标的大船,终于调整航向,乘风破浪,向着那座纺锤形,还没有任何国家对其提出过领土要求的美丽宝岛疾驰而去。

这一年是1624年,如果你是一个比较有爱国心的朋友的话,请记住这一年,并不是因为我在这一年出生,而是因为就是在这一年,在日中两国都不受欢迎的双料通缉犯、革命失败的卓越领导者、带头大哥颜思齐,率领那个年代里拥有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代表当时绝大多数中国群众利益的革命力量,以中国人的名义,第一次有组织、有目标、着眼于长期开发的踏上了台湾岛。

碧波荡漾的海洋,已在这个时候向世界各个角落的文明敞开了胸怀,像一片肥美的牧场,等待着它未来的主人。就在四年前,也就是我爹离开福建的穷窝,前往澳门求职的那一年,1620的9月,一艘名叫“五月花”的帆船,载着一群寻找梦想的探险家,从英国出发,前往北美大陆,并在那里定居,奠定了未来美国的基础。而在此时,中国的探险家也并没有落后,他们踏波斩浪,也在为开拓另一片新的生活天地而前进。

而台湾,这块被太平洋奔涌的银色浪花簇拥着的美丽宝岛,自此便与中国这个苦难而响亮的名字,彻底建立起了血肉纽带,在以后任凭多少侵略者和洋奴才怎么死命的想撕裂这条纽带,都被证明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我爹也去台湾了,不过和他的那二十几位逃难的革命弟兄不同,我爹凭着掌握三门外语,可以做四语同声传译的一身本事,在他干爹的支持下,拿到了刚到这座荒岛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聘用合同,担任他们的通事,也就是翻译。

我爹走了,他走的时候,我娘还挺着大肚子。因为日本幕府当时严厉禁止本国公民迁居国外,所以我爹无法带走我娘。我爹走的很仓皇,因为稍微晚一些,就有可能再也逃不出去。我娘知道我爹以后能不能再回来都是个未知数,她只有挺着肚子,在日本平户港的海滩上,眺望海面,看能不能看到我爹开着船回来。就这样日复一日,终于在7月14日,我爹走后一个月左右,我娘眺望大海的时候,腹痛难忍,在海边的一块巨石上,生下了我。

后来的历史实践不容置疑的证明,在那一天,在那片海滩上,我,一个伟大人物,在此诞生了!

这块巨石至今还屹立在日本平户的海滩上,日本友人叫它儿诞石。可能因为我娘是日本人的缘故吧,日本人对我和我娘始终十分友好,完全没有后来中日之间的那种仇恨。在我死后直到现在的300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当地的政府官员和民众在每年我的诞辰时,总是自发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在日本享受此种规格待遇的,也就只有不才郑成功了。

可是我爹依旧不见踪影,我吃奶、长肉、学习走路,并且在我娘的教导下,开始读书写字,说着日本话,吃着日本饭,过着完全没有父亲的生活。一直到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仅只知道我爹曾经是个做买卖的人,在荷兰的跨国公司里担任高级白领。

说起荷兰人,可算是这个时候的海上新贵,虽然葡萄牙、西班牙商船曾经很是风光,但是却大有被荷兰商船赶超之势。他们设立了集做买卖和打仗这两种功能于一体的东印度公司,到处拦截葡萄牙、西班牙商船,攻占伊比利亚人的海外要塞、商馆,在日本平户建立办事处,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大本营。1622年荷兰人占领澎湖,与明军出现了拉锯战,最后我爹的干爹李旦居中斡旋,说服荷兰人退出,转移到现在的台湾。荷兰人在台湾建筑“热兰遮”和“赤嵌城”两个要塞,侵占了台湾南部地区。同年荷兰、西班牙两个殖*义国家为了争夺台湾的统治权,发生战争,荷兰得胜,独占了整个台湾 ,这是历史上台湾第一次为外国人占领。

不过由于荷兰人这时正好在跟明朝军队交火,所以贸易活动没有展开,我爹在那里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当时代表荷兰占领澎湖的舰队司令雷约兹在1624年2月20日发给东印度公司总督德卡本特的信中就说:“等候好多时的帆船(好望号)于1月21日由日本出航,月底到达此地。……我们接纳了来自日本的一名通事,虽然给予优厚待遇,但目前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