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刘总其人(2)
作者:醉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47

当然了,效仿归效仿,并不见得遇事一定要哭。时代不同了嘛!假如他找某某行长推销自己的产品,人家说研究研究再作结论,他张开大嘴就哭,那会是什么样子?人家以后还敢跟他再见面吗?

所以,刘总在继承了前辈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总结出这样的人生信条:要想成就大事,不能光靠一腔热血,任何时候都得低调做人。

应该说,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循它。

然而,刘总在做人的时候,低调倒是低调了,甚至跟他的老爷爷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遗憾的是,他所得到的回报决不像他的老爷爷那么乐观,有时是很悲凉的。[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原因很简单:他的老爷爷在低调做人的同时,更注重坦诚待人,用今天的话说,说话做事都非常的具有透明度;而他就完全不同了,他只注意了前者,却忽略了后者。所以,刘备还是刘备,刘总还是刘总,两人虽然都姓刘,但却始终进入不了同一个重量级别。

我举个例子,他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招聘一些人过来,不就是为了开展业务吗?前一阵子你都看到了,业务员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电话联系业务,嗓子都喊哑了,电话费说出来更让人心疼得要命,可是到头来还是连一个搭茬的都没有。于是就有人问了:情况发展到这种地步,你为什么不把你手上的关系介绍给大家(要知道目前他手上的关系几十几百个都不止)?

对此,他只是装聋作哑。

原来他把这么多人笼络起来,是这样考虑的:大家能把业务搞上去这是他的最大理想,如果形势不佳,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只要大家能为他支撑起一个门面这也行。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提他的经营模式了。按照公司登记条例的规定,生产经营地必须跟公司注册地在同一个地方。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很多单位并不是那么教条。他们往往把公司注册在北京,而在四川进行加工生产。

我算一笔帐你就清楚了。在中关村这一带租个门面,每平米的月租少说也得一二百块钱,一间几十平米的办公室一个月的租金没个万儿八千的,你想都别想。如果拿这笔钱到四川某个穷山沟里租上一亩地而且管你使用一年,都绰绰有余。

既然有那么大的悬殊,为什么不能把在四川生产的产品拿到北京去卖呢?就算这中间要付出一点运费,可这点运费跟那种巨大的房租差价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这样一来,在北京中关村注册的公司,就变成了本质意义上的中转站了。

其实叫什么都无所谓,关键是挣钱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