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里的自省
作者:聂晓茜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60

瞳孔里的自省

清晰深邃的漆黑安静地从某一个角落射过来,手里的木梳穿过尘埃呆呆地掉落到冰冷的水泥地上,我恍惚间又在分神了。搞不清楚究竟在想什么,只是一直看着镜子里的瞳孔,有一种快被吞噬的感觉,一瞬间听不见任何喧嚣,也看不见除瞳孔外的任何东西,那种漆黑,仿佛要一直射出一种力量穿透心灵。

一直睁眼,视线随着时光慢慢模糊,泪水灼烧着那曾经的冷漠,面对朋友,自己也惊异于曾经有过那样淡漠疏远的表情。现在,它们都消失了。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好好学会自省,用瞳孔好好审视自己,看看曾经的单纯和善良,是否会为此刻自己的冷漠逃避而感到不安。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我们所投射的,正是最原始最纯洁的自己。

走下去,为别人出谋划策时,忍着疼痛褪下伪装,他人的偏见,由他们去,只要自己选择的路途和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就坚持下去。没有所谓的疯癫和固执,我们不过是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为这个社会做出我们能够做出的贡献。拾荒也好,歌舞也好,乃至是领导干部,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配合着同伴奋斗着。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都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表现出了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好好活着,时刻审视自己,伪装得久了,就走到镜子前好好看着自己的眼睛,漆黑得那么深邃,纯蓝得那么圣洁,为了这份深藏的高贵品质,你做的每一件事,请先问过良心再去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复杂的社会里,充满了竞争,每个人都希望赢,可每个人都输过。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大笔的财富,可每个人都落魄过。但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冷漠,每一个人都吝啬到不肯施舍的地步。你曾帮助过的人都有可能是你的朋友,他们曾经的窘迫,都可能是我们曾经处于的阶段。在别人的低谷时期,伸出援手,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们每个人的瞳孔都深藏着同情心,唯一的不同,不过是表现的深浅不同罢了。我们可以防备伪装,但我们不必冷嘲热讽,今日的弱者,明日就是呼风唤雨的强者,自然,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我们总要有一些竞争意识,在人之下,就努力奋斗,做好每一件小事,在人之上,就平和待人,谦逊学习。如此,我们总有成功的那一天。看过很多诸如处事多少多少条的东西,总觉得是变味的潜规则。莫不然我们要学会人前献媚,背后刺一刀?

若是我自己,就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地学习,定时温习。若有人无谓辱骂,只为自尊争回所有,却不怒吼报复。我知道,事实的力量永远胜过雄辩,说我做的不好,那么我只要改好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去争辩不过是浪费口舌罢了。偶尔怒气冲上来,也是独自暗思,反省自己,这样做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除了这样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期待着,人人友善,路不拾遗,百户不闭的生活。我们无法实现平均富裕,因为那对于好吃懒做的人来说是厚待,而对于埋头苦干的人而言就是不公平的割舍。所以,我很喜欢现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我们没有必要去偷盗去贪污,那终究是要被还回去的东西,拿在自己手里只会带来不安。有的人,生活得很富裕华贵,却一生孤独。而有的人,过得很平淡,却辛苦着也幸福着。钱财终究是身外的物品,它不会随着你的离去而陪着你一起腐朽,而内心的真善美,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追求的。给自己的心灵配一个近视眼镜,让真善美落在心的视网膜上,模糊那些金钱的铜臭吧!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作者题外话:我回来码字了。估计下学期高一的周记差不多就这个水平,写完我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