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再回中国(六)
作者:SS闪电在前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24

“不敢,雷某在四川建厂,还需要刘主席多多协助,有些做的不周到的地方,雷某望刘主席能多多包涵,请问先生如何称呼。”雷毅拱拱手,客气的说。

“鄙人刘堂,乃刘主席族弟,现在四川物资供应处混口饭吃!”中年人很快自报家门。

或许是看到雷毅事务繁忙,刘唐稍一客气以后,直接说明了来意,希望能够从雷毅这里采买一部分军火,用以给川军的装备更新换代,至于价格方面自然从优。刘唐隐晦的表示,不仅可以用现金支付,还可以直接以货易货,只要是雷毅能卖给川军军火,雷毅想用什么东西换都成。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名,物产丰富,虽因匪患猖獗,多年战乱,但刘主席自任川府主席以来,大力发展民生,注重工商业,现在四川已经是百废待兴之势,尤其年前,猖獗多年的赤匪被刘主席调集重兵,于川内予以重创,战况甚为激烈。只是川军苦战多年,兵备疲敝,中央又不拨装备,眼见川军疲弱,兵士困苦,刘主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啊,得知雷先生在川府投资办厂,振兴我中华武备,刘主席甚为高兴,雷氏兵工厂所出产之枪械军火有口皆碑,质量上乘,品质可靠,又都是仿制德国产品,性能先进,刘主席希望雷先生能够看在同在川府之地的份上,出售一部分枪械军火武装川军,至于中央那边,刘主席自会说明一二,还望雷先生多多支持……”刘唐态度很恳切的说道。

听完刘唐的来意,雷毅并没有表态,这一次,他是真的犹豫了……

雷毅永远忘不了,在他前生的那个真实世界中,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身处大后方的四川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本来无战火之忧的天府儿郎们慷慨赴死的惨痛史实。

在那个世界中,累计共有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30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而在出川抗日的天府儿郎中,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这又居全国之冠。可以抗战历次战役中,自1937年的淞沪会战开始,川军无役不从: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南京保卫战,川军二十一军防守南线,一四五师弹尽援绝,师长饶国华不愿做俘虏,举枪自戕殉国;3次长沙会战中川军是骨干兵团,全师4000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600多人;豫中会战川军第三十六集团军在掩护友军时,司令部直属队与日军遭遇,总司令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天朝官方史料中似乎没有,资料来自于台湾史料……如有错误出入,请多海涵!)

川军遭受如此之惨重伤亡,与抗战时期川军武备之烂不无关系。内战末期和抗战初期,“吊儿郎当双枪兵”是当时对川军的真实写照,而川军的装备,说起来令人心酸――川军士兵每人仅有粗布单衣两套、单被一条、草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而已,连土匪都不如,仅比叫花子稍微好点。至于武器装备,就更低劣了,主要武器为四川土造的老套筒和单打一――七九步枪,且使用已久,质量很差,大多不堪使用,仅能打个山鸡、野兔之类。至于轻机枪,每个师仅有十多挺,子弹配备不足百发。火炮方面,每师除几门土造的迫击炮外,山炮、野炮一门没有,更没有交通、通信、补给、卫生等装备和器材。而就是这样一支装备和素质都差到了极点的军队,却在和日军的战斗中爆发出了夺人的光彩,硬是凭借着老套筒、大刀片和川造麻花手榴弹,给予了日军重大杀伤,而在以往的内战中遇敌一触即溃的川军,却在与装备精良素质优异的日军交战中多次出现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却始终不曾崩溃逃跑的场景,这是川军的骄傲,这是天府的骄傲。

要不要卖军火给川军装备?该不该卖军火给川军装备?雷毅真的迷茫了。

如果卖军火给川军装备,但四川现在仍是军阀混战,自己卖给川军的军火马上就会成为杀害同胞的帮凶……

可要是不卖军火给川军,雷毅无法想象自己能够看着衣衫凋敝、扛着大铁片子的天府儿郎去和装备精良的日军肉搏而无动于衷……

他矛盾不已。

刘唐热切的看着雷毅,作为四川省主席刘湘采买军火的全权代表,他自然对刘湘的心事十分了解。自从红军在四川遭受重创被迫落荒而逃后,蒋中正就把手伸向了四川这块肥美的土地。站在蒋中正的立场上,身为中央政府领导人,他当然想将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但是站在刘湘的角度上,作为四川的土皇帝,他自然不希望自己被置于蒋中正的管辖之下,把自己苦苦经营十几年的地盘轻易的双手送出去,四川历经二十多年军阀混战,早已糜烂不堪,好容易才在刘湘的收拾下有点起色,蒋中正此时伸手,难免有摘桃子的嫌疑,这就造成了刘湘矛盾的心理,对蒋介石欲迎还拒,反复不定。历经军阀混战的刘湘深知,只有军队在手,方能不受制于人,川军虽然被各地军阀称为“中国最烂之军”,却仍是刘湘赖以安身立命之根本,因此刘湘才四处寻找外援,试图重建川军武备。

“刘主席的想法,雷某略知一二,”考虑了良久,雷毅才缓缓开口道,没拒绝却也没答应,“兵工厂现下的产能,仅能略略维持满足中央军的订单,恐怕再无余力满足刘主席的要求了……”

看到雷毅迟疑的神色,刘唐心里一沉,这次他来可是受到刘湘的重托,拍了胸脯打了包票的,说什么也要弄上一批军火回四川,在来之前本以为雷毅毕竟是个商人,只要许以厚利,此行必不落空。现在看到雷毅的表情,有点心慌了。在到达工业园之前,四处打听的他已经知道跟雷毅玩硬的不行,人家背后站着的是国民政府和蒋中正,但手下的幕僚参谋却分析说看雷毅建厂的动作,未必就跟老蒋是一条心,要不怎么不选址在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内,却偏偏跑到秦川鄂(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处这三不管也三管不着的地方来建厂呢,建造、管理工厂的也都是德国来的工程师,没有选用中央政府派来的人员,这说明雷毅还是不想完全依靠老蒋,而是想独立经营啊,既然雷毅有如此想法,商人逐利,只要许以厚利,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