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核桃(上)
作者:如画江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85

经过这几次折腾,王世充彻底老实了,清醒认识到:现在和风头正劲的李密正面交锋,是毫无胜算的。

于是,他选择了拖延战术,再次坚守不战。

一则是消耗瓦岗军的士气,关于这一点的作用,《曹刿论战》中有精确的见解。二则是坐等瓦岗军内部生变、自我消弱。曾和农民起义军长期作战的老王,深知农民军信念淡薄、组织散漫的弱点,往往是经过了初期的蒸蒸日上后,时日稍久便因内部问题爆发而迅速衰败。

同时,他也敏锐的察觉到了李、翟势力之间的裂痕;寄望于二人发生火并而自取灭亡;或者说翟让的旧势力把李密干掉了,那就好对付多了。

自此,他心存侥幸的等待着瓦岗军的“好消息”。

老王没有看错。

战场上风光无限的瓦岗军,内部并不和谐。就像核桃一样,外壳无比坚硬,内部却软弱异常、有机可乘。

而一切分歧和矛盾,都来源于权力的“二元制”。

李密是大魏政权的君主,翟让是臣子,这一点在瓦岗军中是经过制度合法化的;但是李密却并不能随意的指挥翟让,即便是想让翟让做什么,也要注意语气和用词,必须用委婉的协商口气。因为李密的权力是翟让给他的,李密的地位是翟让给的,甚至李密本人都是翟让收留的;这样就有了救命之恩、知遇之恩、提拔之恩;换了谁都压得直不起腰来。

就像你们单位的老领导,曾经一手提拔重用了你;即便是你成了单位领导以后,恐怕在老领导面前也难以有领导的气势和威严,总要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是同一个道理。

而且瓦岗军大多将领们出身底层,“恩情、义气”在心中的分量格外深重,谁违背了恩义谁就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