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婉约词二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603

后唐庄宗李存勖,本姓朱耶,其先沙陀部人,赐姓李氏。武帝李克用之长子。天?

五年嗣晋王位。后即皇帝位,继唐正统。灭梁,都洛阳。在位四年,兵乱,中流矢

亡。

《五代史补》:庄宗为公子时,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兵皆以所

撰词授之,使扬声而唱,谓之御制。【注释】

①一曲舞鸾歌凤:一本作“一曲清歌舞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

美丽的鸟。【评解】

那次宴会中“舞鸾歌凤”的欢乐和别“伊”时“和泪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

。回忆起来,真是“如梦”一般。

眼前的“残月落花”,更引起了别后的相思;如烟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朦孤寂

的气氛。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

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

”取之以为词名。《词林纪事》卷二引查初白云:叠二字最难,唯此词恰好。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五代词嗣响唐贤,悉可被之乐意,重在音节谐美,

不在雕饰字句。而能手作之,声文并茂。此词“残月落花”句以闲淡之景,寓浓丽

之情,遂启后代词家之秘钥。

《五代诗话》卷一引《坚瓠集》褚人获云:李存勖搽画粉墨与敬新磨等日闹优场,

粗犷之极,岂有清思者?乃其作《如梦令》词“曾宴桃源深洞”云云,抑何婉丽如

此?一叶落

一叶落,褰①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②。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注释】①褰(qián):揭起。珠箔:即珠帘。②萧索:萧条、冷落。

【评解】秋风落叶,景物萧索。触景怀人,能不勾起往事的回忆!

“思量着”,余味无限,耐人寻思。这首小词借景抒情,睹物思人。

“画楼月影”,“落叶西风”,意境优美,情韵绵长。【集评】

《词谱》:后唐庄宗能自度曲,此其一也。此调他无作者。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庄宗《一叶落》词,其佳处在结句,与《如梦令》

同一机局、“残月落花”句,寓情于景,用兴体也。“往事思量”句,直抒其意,

用赋体也。因悲愁而怀旧,情耶怨耶?在“思量”两字中索之。阳台梦

薄罗衫子金泥凤①,困纤腰怯铢衣②重。笑迎移步小兰丛,?金翘玉凤③。娇多

情脉脉,羞把同心④捻弄。楚天**却相和,又入阳台⑤梦。【注释】

①金泥凤:这里指罗衫的花色点缀。②铢衣:衣之至轻者。多指舞衫。

③?:下垂。金翘、玉凤:皆古代妇女的首饰。

④同心:即古代男女表示爱情的“同心结”。

⑤阳台:宋玉《高唐赋序》:楚襄王尝游高唐,梦一妇人来会,自云巫山之女,在

“高台之下”。旧时因称男女欢会之所为“阳台”。【评解】

诗人着意描写了女子的服饰、体态,抒发内心的思慕之情。这首小词轻柔婉丽,对

后世词风不无影响。【集评】

《唐五代词钞小笺》按:《阳台梦》亦庄宗自度曲也。取末三字为名。

《北梦琐言》:庄宗《阳台梦》云:“薄罗衫子金泥凤。”旧本有改“凤”字为“

缝”字者。李?浣溪沙

手卷真珠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②不传云

外信,丁香空结③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④,接天流。【作者简介】

李?字伯玉,史称南唐中主。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

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

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

首,《草堂诗余》收一首。【注释】①真珠:即珠帘。

②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云外,指遥远的地

方。③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外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④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

: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彭城(今江苏

铜山县一带)为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峡暮”。【评解】

这首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

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

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李?的词,已摆脱雕饰的习气,没有晦涩之病。辞语雅洁,感慨深沉。【集评】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

,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

《漫叟诗话》:李?有曲云“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非所谓遇知音

者。

《诗话总龟》:《翰苑名谈》云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思清

句雅可爱。黄蓼园《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引《翰苑名谈》云:清雅可诵。浣溪沙

菡萏①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②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

塞远,小楼吹彻④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注释】

①菡萏:荷花的别名。②韶光:美好的时光。

③梦回:梦醒。鸡塞: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故址在今内蒙古。这里泛指边塞

。④吹彻:吹到最后一曲。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评解】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夫

妻远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写悲秋,后写念远。构思

新颖,自然贴切。体现了南唐词坛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特色。【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不仅十分贴切地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也含蓄地表达出人物

的心情,具有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荆公尝问山谷曰:“江南词何者最好?”山谷以“

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妙

。冯延已对中主语,极推重“小楼”七字,谓胜于己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南唐中宗《出花子》云:“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后主虽善言情,辛不能出其右之。

王?运《湘绮楼词选》:选声配色,恰是词语。

黄蓼园《蓼园词选》:按“细雨梦回”二句,意兴清幽,自系名句。

结尾“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冯延巳谒金门

风乍①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②鸳鸯香径里,手?③红杏蕊。斗鸭④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⑤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作者简介】

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多才艺,工诗词。仕南唐,

李?时为宰相。他的词虽也写妇女、相思之类的题材,但不象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

。他能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他运用“托儿女之辞,写

君臣之事”的传统手法,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伤,对温庭筠以来

的婉约词风有所发展。【注释】①乍:忽然。②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③?:揉搓。

④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⑤碧玉搔头:即碧玉簪。【评解】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

、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

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

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集评】

四印斋刻《阳春集序》:冯词类多劳人、思妇之作,“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载,当时中主李?曾戏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干

卿何事?”冯答道:“夫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主悦。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

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

“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

语自清隽。

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李?)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

于邻国。

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语也。冯延巳

去?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

藉。

陈秋帆《阳春集笺》:考古今词家选籍,如《尊前集》、《花庵词选》、《草堂诗

余》、《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唐五代词选》、《词林纪事》等,均作冯

词,尤为可证。鹊踏枝

谁道闲情①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长病酒②,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③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①闲情:闲愁。实际指爱情、相思。②病酒:饮酒过量,醉酒。

③青芜:丛生的青草。【评解】

这首《鹊踏枝》,把“闲情”写得缠绵悱恻,难以排遣。

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而杨柳依

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这首词并不着意刻画人物的外

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

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集评】王国维《人间词话》:“深美闳约”。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可谓沉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浅人何足知之

冯煦《阳春集?序》:翁(延巳)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辞,若显若晦,揆

之六义,比兴为多。若《蝶恋花》(即《鹊踏枝》)诸作,其旨隐,其词微,类劳

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之所为。翁何致而然耶?周师南侵,国势岌岌;中

主既昧本图,汶不自强,……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转,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

达者,一于词发之。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是描写相思之情的。隐约地流露出作者对南唐王朝

衰败的关心和忧伤。谭献《谭评词辨》卷一:此阕叙事。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①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

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注释】

①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评解】

词写春日开宴,夫妇双方祝酒陈愿。词以妇人口吻,用语明白如话,带有民歌情调

。末两句以梁燕双栖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全词浅近而又含蓄。【集评】

《柳塘词话》:冯正中乐府、思深语丽,韵逸调新,多至百首。有杂入《六一集》

中者,而其《阳春集》特为言情之作。此词清新明丽,语浅情深,有民歌风味,无

亡国哀音。徐?《词苑丛谈》:南唐宰相冯延巳,有乐府一章,名长命女云: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其后有人以词改为雨中花云:“我有五重深深

愿。第一愿且图久远。二愿恰如雕梁双燕,岁岁得相见。三愿薄情相顾恋。第四愿

永不分散。五愿奴留收因结果,做个大宅院。”

味冯公之词,典雅丰容,虽置在古乐府,可以无愧。一遭俗子窜易,不惟句意重复

,而鄙恶甚矣。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①蝴蝶飞。花露重,草烟

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②解罗衣,画梁双燕栖。【注释】

①日长:春分之后,白昼渐长。《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

而寒暑平。”②慵困:懒散困乏。【评解】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

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

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南园美景如画,春色撩人。写景句含婉转之情,可

谓情景两得。词家之妙诀也。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

新月眉弯。砌①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②春寒。【注释】①砌:台阶。

②特地:特别。【评解】

双燕穿柳,池水新绿,已经春满人间。这首小词,通过江南春景的描写,委婉含蓄

地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寂。独倚朱阑,那楼头新月,砌下落花,不禁勾起相思之情

。全词以景托情,辞语雅洁,意境清新。“罗衣特地春寒”,雅丽含蓄,饶有韵致

,令人揽撷不尽。【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春晚之景。“花落春寒”句论词则秀韵珊珊,

窥词意或有忧谗自警之思乎?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纯写景物,然景中见人,娇贵可思。

初写雨后池满,是阁外远景;次写柳院燕归,是阁前近景。人在阁中闲眺,颇具萧

散自在之致。下片,写倚阑看月,微露怅意。着末,写风振罗衣,芳心自警。通篇

俱以景物烘托人情,写法极高妙。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

自双双。忍①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注释】①忍:那堪,怎忍。

【评解】

正当春花怒放,携手观赏时,失却了“游春侣”!独自寻芳的心情,纵有笙歌,也

不免愁肠欲断。眼前蝶戏林间,燕穿帘栊,更使人不堪思量。词中用“各自双双”

反衬人物的孤寂。“绿树青苔半夕阳”韵味无限,耐人寻思。全词情景相渗,构思

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仅寓孤闷之怀。江左自周师南侵,朝政日非,

延巳匡救无从,怅疆宇之日蹙,“夕阳”句寄慨良深,不得以绮语目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触景感怀,文字疏隽。上片,径写独游之悲,笙歌原

来可乐,但以无人偕游,反增凄凉。下片,因见双蝶、双燕,又兴起己之孤独。“

绿树”句,以景结,正应“满目悲凉”句。和凝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①。建章②钟动玉绳③低,宫漏④出花迟。春态浅

,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作者简介】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少好学,年19,登进士第。初仕后唐

,继为后晋宰相。凝生平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有“曲子相公”之称。有集百卷

。其长短名句《红叶稿》,又名《香奁集》。【注释】①锦屏帷:锦绣的帷屏。

②建章:汉代宫名。这里泛指宫阙。贾至《早期大明宫》诗:“千条弱柳垂青琐,

百啭流莺绕建章。”③玉绳:星名。④宫漏:古时宫禁中用以计时之铜壶滴漏。

⑤严妆:妆束整齐。【评解】

和凝当后晋全盛之时,身居相位。故而他的词多承平“雅”、“颂”之声。这首小

词,抒写了宫中生活的情景。上片以“晓月坠”、“宿云披”、“钟声”、“宫漏

”,生动地描绘了春宫破晓时的景色。正象他在《薄命女》中所写的天曙之状:

“宫漏穿花声缭绕,窗外星光少。”生动形象,情辞俱佳。下片写晨起理妆之所见

所感。红日渐长、鸟啼燕飞,春意浅上花枝,隐约地透露了人物的情思。这首词意

境新、语言美。【集评】

《草堂诗余》:此词与《小重山》词意相似。乃承平《雅》、《颂》声也。

《北梦琐言》: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洛,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

。契丹人夷门,号为曲子相公。河满子

正是破瓜年纪①,含情惯得人饶②。桃李精神鹦鹉舌③,可堪虚度良宵④。却爱蓝

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注释】

①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②饶:饶恕。这里有怜爱之意。③桃李精神鹦鹉舌:伶牙利齿,美丽多姿。

④可堪:哪堪。【评解】

一位体态轻盈、艳丽多情的少女,眉目含情,风彩动人。

诗人通过这首小词,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全词描写细腻,抒情委婉。自是《香

奁集》中之佳作。表现了和凝词的特色。【集评】

徐?《词苑丛谈》:晋宰相和凝,少年好为曲子。契丹入彝门,号为“曲子相公”

。有《河满子》词曰“正是破瓜年纪”云云,亦《香奁》佳句也。

栩庄《栩庄漫记》:“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为和词名句。

其源盖出于张平子《定情诗》,陶公《闲情赋》,尚在其后。李煜忆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①,车如流水马如龙②。花月正春风。

【作者简介】

李煜,南唐后主,字重光。中主李?之子。在位17年。降宋后,被太宗赵光义赐牵

机药毒死。他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教养的文人。工书善画

,洞晓音律,诗词文章无不擅长。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决定于他独特的

艺术成就。

他用清丽精炼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

词坛较有影响。【注释】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②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评解】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

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

正春风。”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

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以梦写醒”、“以乐

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统观这首小词,构思新颖,环环相扣,通首都用白描手法

,语言明净流畅。

《唐宋词鉴赏集》:李煜笔下这个欢乐而又使他悲苦的梦,可以使作品置身于唐宋

诗词作家创造的形形色色的“梦”的画廊之中。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车水马龙”句为时传诵。当年之繁盛,今日之孤

凄,欣戚之怀,相形而益见。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云:后主词一片忧思,当领会于声调之外,君人而为此词,

欲不亡国也得乎?捣练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①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②。

【注释】

①砧(zhēn):捣衣石。寒砧:寒夜捣帛声。古代秋来,家人捣帛为他乡游子准?

负?隆?②栊:窗户。【评解】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

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

百结。

“砧声不断”、“月到帘栊”,从景中透露出愁情,情景交融,轻柔含蓄,耐人寻

思。这首小令,语言新,意境新,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曲名《捣练子》,即以咏之,乃唐词本体。首二句

言闻捣练之声,院静庭空,已写出幽悄之境。三句赋捣练,四、五句由闻砧者说到

砧声之远递。通首赋捣练,而独夜怀人情味,摇漾于寒砧断续之中,可谓极此题能

事。杨升庵谓旧本以此曲名《鹧鸪天》之后半首,尚有上半首云:“塘水初澄似玉

容,所思还在别离中。谁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案《鹧鸪天》调,唐

人罕填之。况塘水四句,全于捣练无涉,升庵之说未确。但露珠月弓,传诵词苑,

自是佳句。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通篇无点题之笔,但处处写离情,情包含在景中,从景中

透露出感情,极为含蓄,意境清新,是李词中内容较健康的词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释】

①清秋:凄清的秋色。【评解】

这首小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上片写秋夜“独上西楼”的景色;下片写凄凉寂

寞的心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把抽象的离愁别恨具体化、形象化。全

词写得精炼、深刻而又自然。用简短朴素的语言,创造出极美的意境,表达真实的

思想感情,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也是作者卓越艺术才能的体现。【集评】

黄?《花庵词选》: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思路凄惋,词场本色。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

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

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

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

。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

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

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

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

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

究竟滋味若何,后主且不自知,何况他人?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阕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

人固别有怀抱。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①,春意阑珊②,罗衾③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④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潺潺:水声,这里借以形容雨声。②阑珊:将尽;衰落。

③罗衾:丝绸被子。④一晌:片刻。【评解】

这首词把惨痛欲绝的国亡家破的感情,通过伤别与惜春表现出来。上片通过梦醒前

后两种境界的对照,抒写诗人当时的生活感受。下片写凭栏远眺的情怀。“春去也

”三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流水落花”、“天上人间”

,构成了一种意境,含有不尽的余味,留给读者以想象的广阔天地。这首词语语沉

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集评】

《乐府纪闻》:后主归家后与故宫人书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

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旧臣闻之,有泣下者。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

,更得其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

蔡绦《西清诗话》:诗人(李煜)归宋后,“每怀故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

聊。”“尝作长短句(即指此词),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自然率真,直写观感,直抒

胸臆,因之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在旧时曾为人传诵,现在看来也是我国诗

歌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珍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言梦中之欢,益见醒后之悲,昔日歌舞《霓裳》,

不堪回首。结句“天上人间”三句,怆然欲绝:此归朝后所作。尤极凄黯之音,如

峡猿之三声肠断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五更梦回,寒雨潺潺,其境

之黯淡凄凉可知。“梦里”两句,忆梦中情事,尤觉哀痛。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

应,所以“独自莫凭栏”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此与“心

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同为悲愤已极之语。“别时”一句,说出过去

与今天之情况。

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故“流水”两句,即承上中说不久于人世之意,

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

肠断绝,遗恨千古。

《南唐二主词汇笺》引郭麟云: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之至。李后主之“梦里不

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以独绝也。

王?运《湘绮楼词选》:高妙超脱,一往情深。虞美人

春花秋月①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

玉砌②应犹在,只是朱颜③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春花秋月:代指岁月的更替。

②雕栏玉砌:指南唐豪华的宫殿楼阁等建筑物。③朱颜:红润的脸色。【评解】

李煜由南唐国君变为宋朝囚犯,失去了人身自由,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

泪洗面”,产生了他特有的悲和愁。

他以词倾泻了真实感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贴切生动地

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造成良好的艺术效果,成为李词的主要特点,对后

代词家颇有影响。有人说李煜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并非过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亡国之音,何哀思之深耶?传诵禁廷,不加悯而被

祸,失国者不殉宗社,而任人宰割,良足伤矣。《后山诗话》谓秦少游词“飞红万

点愁如海”出于后主“一江春水”句。《野客丛书》又谓白乐天之“欲识愁多少,

高于滟?堆”、刘禹锡之“水流无限似浓愁”,为后主所祖,但以水喻愁,词家意

所易到,屡见载籍,未必互相沿用。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

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维往事,痛不欲生!

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

”句承起句,放笔呼号。一“又”字惨甚。

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

历尽磨折。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揭出物是人非之意。末以问答语,吐露心

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作《虞美人》,被前人誉为“

词中之帝”,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据王轾《默记》载:

“归朝(指李煜降宋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本词就是抒写这种怀念故国之

情,哀叹亡国之痛的情怀的。

婉约词三

张泌蝴蝶儿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①初着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

端②和泪拭燕脂。惹教双翅垂。【作者简介】

张泌,字子澄,淮南人。初官句容尉,南唐后主征为监察御史。累官至内史舍人。

随后主降宋。泌为花间词人。前蜀舍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词风与温、韦相近

。【注释】①阿娇:汉武帝的陈皇后名阿娇。此泛指少女的小名。

②无端:无故。【评解】

晚春时节,蝴蝶翻飞。少女倚窗学画,初如花间所见,翩翩成双;忽而无故拭泪,

使得画面蝴蝶双翼下垂。全篇不言恋情,只摄取学画者情绪的细微变化,遂将少女

难言的心事和盘托出。此即所谓手拨五弦,目送飞鸿之法,收到不以言传而以意会

之效。【集评】

《雨村词话》:张舍人泌,词如其诗。《花间集》所载,皆可入选。

更工于用字。如“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这首词不写真的蝴蝶,而写画的蝴蝶;画上的蝴蝶却处处

当作真蝴蝶去写,又关合作画人的情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妮妮之态,干卿甚事,如许钟情也。浣溪沙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①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自从分散后,人间

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注释】①泛:透出。【评解】

这首春夜怀人的小词,抒写了作者对心上人的深切怀念与刻骨相思。月明之夜,花

香四溢,独立寒阶,睹景思人。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抒情。当初一别,人

间既难再见,便只有在梦中寻访,以慰相思。这首词委婉含蓄,情味深长而又真挚

感人。【集评】

《花间集》:张子澄时有幽艳语,“露浓香泛小庭花”是也。时遂有以《浣溪沙》

为《小庭花》者。

《餐樱庑词话》况周颐云:张泌词,其佳者能蕴藉有韵致,如《浣溪沙》诸阕。

南歌子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①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精②帘额,衬斜阳。

【注释】①砌:台阶。

②水精:即水晶,光亮透明的物体。水精帘:透明精致的珠帘。【评解】

春天又到江南,杨柳遮楼,落花飘香。画堂春风,景色撩人。而眼前珠帘高卷,斜

阳夕照,更使人情思绵绵,无法排遣。这首小词,通篇写景,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

物的感情。

正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写明丽之韶光。“帘额斜阳”尤推佳句。柳暗

花明,春色恼人耳。许昂霄《词综偶评》:此初日芙蓉,非镂金错彩也。

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

,皓腕②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④断肠。【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唐末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黄巢破长安,庄逃至南方。唐昭

宗乾宁元年进士及第,为校书郎。五代时,庄为蜀宰相。他是“花间”词人,与温

庭筠齐名。《历代词人考略》称颂他们的词作“薰香掬艳,眩目醉心,尤能运密入

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少其匹”。周济说:“端己词清艳绝伦。”他的词风

格较温词清新明朗。著有《浣花词》一卷。【注释】

①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合:应当。

②垆边人:这里指当垆卖酒的女子。③皓腕:洁白的手腕。

④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评解】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

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结拍两句

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写法,清新明丽,真切可感;起结四句虽直

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集评】

张惠言《词选》:此章述蜀人功留之辞,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

断肠。”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羁留之,重其才,举以为相,

欲归不得,不胜恋阙之思。此《菩萨菩》词,乃隐寓留蜀之感。“江南好”指蜀中

而言。

皓腕相招,喻蜀主縻以好爵;还乡断肠,言中原板荡,阻其归路。“未老莫还乡”

句犹冀老年归去。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

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

,意谓天下丧乱,游人飘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滞江南,以待

终老。

“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垆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

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

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

之至。栩庄《栩庄漫记》:端己此首自是佳词,其妙处如芙蓉出水,自然秀丽。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风流自赏,决绝语,正是凄楚语。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①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②。纵被

③无情弃,不能羞。【注释】①足:足够,十分。

②一生休:这一辈子就算了。③“纵被”两句:即使被遗弃,也不在乎。

【评解】

作者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笔触,勾出了一位天真烂漫、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形

象。这首词语言质朴多情韵,无辞藻堆砌现象,却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在“花间”

词中独具一格。【集评】

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作者是一位具有封建思想的文人,敢于道出冲破封建

礼教束缚的词语,写出这样明快的佳篇,不能不归之于学习民歌的结果。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象韦庄这类酣恣淋漓近乎元人北曲的抒情作品,在五代文

人词里是很少见的,只有当时的民间词如敦煌曲子等,才有这种风格。这是韦庄词

很可注意的一个特点。

栩庄《栩庄漫记》:爽隽如读北朝乐府“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诸作。

贺裳《皱水轩词筌》: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谁家年少

,足风流。”之类是也。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①光好,洛阳才子②他乡老。柳暗魏王堤③,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

渌④,水上鸳鸯浴。凝恨⑤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注释】①春:一作“风”。

②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18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阳洛才子。这里

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③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太宗贞观中

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④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⑤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评解】

这首《菩萨蛮》词,是写作者身在江南,回忆他47岁时春天从长安到洛阳,次年离

开洛阳这段生活的。上片写回忆,洛阳的春日美景,回忆起来,勾起令人迷惘的乡

思。

“洛阳才子他乡老”又流露了作者的无限伤感。下片写江南春景,抒发内心的感慨

。全词写景妍秀,抒情自然,二者巧妙地结合,写景采用白描写法,通过具体事物

来展现感情,颇能体现韦词的风格。【集评】

张惠言《词选》:此章致思唐之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菩萨蛮》词,致其乡国之思。

洛地风景,为唐初以来都城胜处,魏堤柳色,回首依依。结句言“忆君君不知”者

,言君门万里,不知羁臣恋主之忧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忆洛阳之词,身在江南,还乡固不能,即洛阳亦不得

去,回忆洛阳之乐,不禁心迷矣。起两句,述人在他乡,回忆洛阳春光之好。“柳

暗”句,又说到眼前景色,使人心恻。末句,对景怀人,朴厚沉郁。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韦端己《菩萨蛮》四章??故国之思,而意婉词直,一变

飞卿面目,然消息正自相通。

《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丁寿田等云:结尾二语,怨而不怒,无限低徊,可谓语

重心长矣。女冠子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

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评解】

这首《女冠子》,记述了一对恋人离别之后在梦中相见的情景。他俩把臂欷?,说

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

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此词

不似多数花间词之浓艳,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所谓“意婉词直”,

“似直而纤”,别具风味。【集评】

《历代词人考略》称赞韦庄词:“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女冠子》说明了这

一特色。《介存斋论词杂著》:端己词清艳绝伦。他的《女冠子》足以说明。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通篇记梦境,一气赶下。梦中言语,情态皆真切生动

着末一句翻腾,将梦境点明,凝重而沉痛。韦词结句多畅发尽致,与温词之多含蓄

者不同。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①寒。咫尺②画堂深似海,忆

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注释】①衾:被子。锦衾:丝绸被子。

②咫尺:比喻距离很近。【评解】

自从与心上人分离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彻夜无眠。月下凭阑,益增相思。不知几

时才能再见,携手共入长安。这首词,叙离别相思之情,含欲言不尽之意。缠绵凄

恻,幽怨感人,【集评】

沈雄《古今词话》:韦庄为蜀王所羁。庄有爱姬,姿色艳美,兼工词翰。蜀王闻之

,托言教授宫人,强夺之去。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浣溪沙》诸词,情意

凄怨。刘瑞潞《唐五代词钞小笺》:此词亦为姬作也,末致思归之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端己相蜀后,爱妾生离,故乡难返,所作词本此两

意为多。此词冀其“携手入长安”,则两意兼有。端己哀感诸作,传播蜀宫,姬见

之益恸,不食而卒。惜未见端己悼逝之篇也。

张燕瑾《唐宋词选释》:词中“想君思我锦衾寒”句,一句叠用两个动词,代对方

想到自己,透过一层,曲而能达。句法亦新。牛峤忆江南

红绣被,两两间鸳鸯。不是鸟中偏爱尔①,为缘交颈睡南塘。全胜薄情郎。

【作者简介】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今甘肃东南部)人。唐宰相牛僧孺之后。僖宗乾符

五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阙尚书郎。王建镇西川,辟为判官。前蜀开国,拜

给事中。峤工诗擅词,其《杨柳枝》词,见称于时。【注释】

①尔:这里指鸳鸯。【评解】

借对鸳鸯的咏赞与艳羡,表露内心对“薄情郎”的眷恋与怨恨。这首小词,语言清

浅而寄寓殊深,颇具民歌风采。【集评】

姜白石《白石词》:牛松卿《望江南》词,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物者也。词家当

法此。

《古今词话》沈雄云:牛峤之《忆江南》:“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

”其下可直接“全胜薄情郎”,此即救尾对也。菩萨蛮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①犹未归。愁匀红粉泪,

眉剪春山翠②。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注释】①玉郎:对男子的爱称。

②翠:青绿色曰翠。指眉修饰得很美。【评解】

落花满径,柳絮随风,呢喃双燕,惊扰残梦。这恼人的春色,撩人愁思。这首词描

景写人,细腻柔和,宛转多姿,表现了晚唐五代的词风。【集评】

张惠言《张惠言词选》:牛峤《菩萨蛮》词,章法绝妙。“惊残梦”一句以下,纯

是梦境,章法似《西洲曲》。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晚唐五代之际,神州云扰,忧时之彦,陆沉其间,

既谠论之不客,藉俳语以自晦,其心良苦。此词哀思绮恨,殆与温飞卿《菩萨蛮》

词略同。乃感士之不遇,兼怀君国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首句形容服饰之盛,次句言燕语惊梦。以下言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