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现代汉语五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074

2.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的配合

(1)当初决定下嫁给荷西时,我明白地告诉他,我们不但国籍不相同,个性也不相同,将来结婚后可能会吵架甚至于打架。(三毛《沙漠中的饭店》)

(2)这是震后送往外地的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孤儿……这些不幸而又万幸的孩子啊……(钱钢《唐山大地震》)

(3)有的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官僚衙门作风严重。(《人民日报》)

例(1)“吵架”、“打架”,表现出摩擦冲突不断升级,语言幽默。例(2)“不幸”、“万幸”,构成巨大反差,既能反映出孩子遭受的灾难,又能反映出他们所得到的关心爱护。例(3)“难进”、“难看”、“难办”,突出了一个“难”字,表现出了人民群众对官僚衙门作风的不满。

汉语当中词语配合巧妙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再介绍几个例子:

(1)七品芝麻官(豫剧剧目)

(2)且说“五个支委八颗牙”(《人民日报?海外版》)

(3)荆江分洪,舍小家保大家。(中央电视台)

(4)中“凤”洋“凰”韵味十足――中美演员同台演出《凤还巢》(《文汇报》)

(5)开字当头只开不封河南开封扩大对外开放(《人民日报》)

例(1)剧目不说《七品小县官》,而说《七品芝麻官》,“芝麻”修饰“官”,喻其小,形象生动,含揶揄之意。(2)这是《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3月10日一篇文章的题目。当时一些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农村干部已严重老化,干部的年轻化迫在眉捷。文章把某一农村支部的干部人数和他们残留的牙齿总数组合在一起,从而鲜明地表现出问题的尖锐性。例(3)以“舍小家保大家”构成对比,显示出了当地人民以国家为重,以全局为重的高尚风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例(4)将“中”、“洋(美演员)”同《凤还巢》剧目名中的“凤”、“凰”交叉组合,新奇而有趣。例(5)将地名“开封”二字拆开,分别组成二肩题,以示他们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新鲜巧妙,很有吸引力。

第三节句式的选择

有的人在写作的认识上常常有个误区,以为文章的词语很重要,必须认真地琢磨推敲,而句子的格式无关紧要。对句式的选择很少考虑,好像一个意思只有一种表达格式。其实,汉语句子的格式很多,同样需要我们很好地比较选择。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名叫穆修、张景的人,一天两个人一起上朝,忽然看见一匹马奔了过来,把一只黄狗给踩死了,两个人就都把这件事记下来,比谁的好。穆修写的是下面例(1)的句子,张景写的是下面例(2)的句子,沈括自己也写了一个,见下面例(3)的句子。《唐宋八家丛话》中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事:一天欧阳修和同事出游,看见一匹奔马在路上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说:“请你把这件事记记看。”同事于是写了下面例(4)的句子,欧阳修看了说:“如果让你写历史,一万卷也写不完。”同事说:“您看该怎么写呢?”欧阳修写的是下面例(5)的句子。《唐宋八家丛话》叙述这件事时,当然也写了一个句子,见例(6)。这样,同样一件事,就有六个不同的表达句式:

(1)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穆修)

(2)有犬死奔马之下。(张景)

(3)适有奔马践死一犬。(沈括)

(4)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欧阳修同事)

(5)逸马杀犬于道(欧阳修)

(6)有奔马毙犬于道(《唐宋八家丛话》)

这里,有的是单句,有的是复句;有的以施事“马”作为主语,有的以受事“犬”作为主语。究竟哪个好呢?恐怕不能抽象地谈,应该说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如果要求简要,单句为好;如果要求细致,复句为好。如果强调活动的主体、动作的施加者,应以“马”为主语;如果突出后果的遭受者,应以“犬”为主语。这些,在一篇具体的文章里面,就要考虑上下文,语境,甚至题旨,视情况而定。

句式选择的重要性,以上的例子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句式。一、短句和长句短句,是指句子的形体短,词语的数量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句子的短与长也是相对而言的,不能机械地规定。短句、长句各有其特点,各有其表达效果。

(一)短句的特点

1.简练明快。例如:

(1)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错误。(邓老《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

除少数句子外,大多数句子都很短,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对如何以正确的态度搞改革这样一个重大问题,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捷流畅,充满了辩证法。

(2)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朱自清《背影》)

这是讲述父亲送不送“我”的变化过程。句子简短畅达,一一叙来,亲切自然,充分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真挚的爱。

(3)北京的街灯,有的是圆球状,像是一颗珍珠放大了几万倍;它们集织在一起的时候,又很像一串葡萄。有的是玉兰花蕊状的,这些花蕊,又有的像含苞待放,有的则已微微绽开;北京饭店那头,灯光又很像一朵朵梅花了。车过**广场或者北海公园的时候,我常常被这种灯景迷住,从心里赞叹道:“真美!”(秦牧《长街灯语》)

这里讲到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人们很容易写成长句子,但是作者用短句一层一层、一点一点地往下说,所以能化繁为简,语意晓畅。

2.感**彩多样。例如: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郭沫若《屈原》)

这是《屈原》的一段台词,多为短句。表现了人物对黑暗的愤怒,对光明的呼唤,急促快速,热烈奔放。

(2)话说第一道菜是粉丝煮鸡汤,他喝了一口问我:“咦,什么东西?中国细面吗?”“你岳母万里迢迢替你寄细面来?不是的。”“是什么嘛?再给一点,很好吃。”我用筷子挑起一根粉丝:“这个啊,叫做‘雨’。”“雨?”他一呆。(三毛《沙漠中的饭店》)

此例多为对话,均短句,而且有的句子主谓之间还要加个语气词断开:“这个啊,叫做‘雨’。”表现出神秘、诡谲的神情。整个对话反映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戏谑、逗笑的亲密感情,语言色彩轻松而欢快。

(3)四周特别安静,我好奇怪,平时这会儿,到处都有小虫子叫,青蛙叫,闹嚷嚷的,可眼下是怎么了?一点儿声音都没有,静得反常,静得叫人发怵。

突然间,我听见一个古怪的声音,“吱――”从头顶飞过去。像风?不。也不像动物的叫声。说不清像什么,没法打比方,平时就没有听见过这种怪声音。那声音尖细尖细,像一把刀子从天上划过去。(钱钢《唐山大地震》)

这是1976年6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名亲身经历者的叙述。多为短句,表现了说话人惶惑、紧张、恐怖的心情。

3.实用性强。

党和国家的纲领、原则、方针、政策等等,为了鲜明地表述出来,常常用短句。例如: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一国两制

(3)科教兴国

(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题词、标语、口号等一般用短句。例如: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老《为景山学校题词》)

(6)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江总书记《为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题词》)

(7)振兴中华

(8)绿化祖国

一些有关精神文明、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口号和商品广告词,也多用短句。例如:

(9)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

(10)礼貌待客

(11)微笑服务

(12)文明开车

(13)宁让三分不抢一秒

(14)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迎来光与电的纪元(北大方正印刷技术革新宣传词)

(15)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广告词)

(16)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蓝天六必治牙膏广告词)

(二)长句的特点

1.信息容量大。新闻报道中,这类句子常见,特别是并列的有关项目多,合并叙述的时候。例如:

(1)某教育学院今年对四百六十七名学生就“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作了一次考核,结果“三字一话”的及格率分别为百分之二点七、百分之二十八、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四十五。(《人民日报?海外版》)

此例中,“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共四项,和下文的四个百分比数字分别对应;这是“合叙”,如果拆开,一点一点分头说,笔墨将增加很多。

(2)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将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生活费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本科生550元人民币、硕士研究生和普通进修生650元人民币、博士研究生和高级进修生750元人民币,分别提高到800、1100和1400元人民币。(《北京晚报》)

此例中,外国留学生中的三类人原来的奖学金生活费标准分别和下文新的标准一一对应,如果拆开分叙,文字将大大增加。

2.周全细致。长句之所以长,最多的一种情况是句中有修饰语。文学作品中多为描绘性词语,这点人们常见,而新闻报道中往往是交代一些有关的情况、背景等。例如:

(3)本月2日,两只去年8月无性生殖成功的恒河猴在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一片特别区域内蜷缩在一起的情景。(《北京晚报》照片文字解说)

“恒河猴”和“情景”之前,都有定语,后者结构还比较复杂,但是介绍的内容具体、详细。

(4)这103只穿山甲和一只山狸,就是11月12日江西于都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从一违法贩卖穿山甲的团伙手中缴获的。(《人民日报》)

谓语部分的基本结构是:“就是……江西于都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缴获的”,在这些关键性词语之前,加有修饰语,使读者能比较具体地了解有关“缴获”的情况。

(三)长句化短的方式

需要运用长句的时候当然要用,如果没有必要,最好避免。因为长句毕竟结构比较复杂,词语比较多,阅读起来费力。句子长了,也难以驾驭,容易出错。那么,长句子怎样改写成短句子呢?这要“对症下药”。长句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最常见的一种是修饰语多,这里只介绍这种长句化短的方法。

修饰语多的长句其基本结构并不复杂,但是修饰语多,犹如大树的主干被众多的枝叶遮掩了,人们不容易看清楚,把握住。而这类长句人们必须一口气从开头一直读到结尾,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中间停不下来。要是表达再不顺畅,那真是让人受苦。怎样化短呢?可以将长句子意思的表述分成几个步骤,一步一步往下说。第一步先说句子基本结构的意思,然后再说修饰语的意思。修改时,为使语意连贯,允许增加或减省某些词语,当然,不能影响原意。例如:

(1)*希腊通行与中国不同的由牡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鼠、鳄、红鹤、猿、鹰等动物组成的12生肖。(习作)

此例语法上没有毛病,但是过长,改短一点为好。譬如说,可以先介绍希腊也通行生肖,给读者一个粗略了解,然后指出它和中国的不同,最后再一一叙述12生肖的具体组成。这样一改,犹如原来要一口吃下的东西,变成一点一点地吃,人们就不会感到吞咽的困难,即改成:

希腊也通行12生肖,但与中国的不同。他们的生肖是:牡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鼠、鳄、红鹤、猿、鹰。

有的长句子修饰语的意思必须先让读者知道,否则难以阅读下文,那就将这个意思先说。例如:

(2)*早在三十年代,这位老太太就以烧得一手让人垂涎的红焖肉而闻名于他丈夫任教的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教授圈内。几十年来,老人每晚必吃一小碗炖得烂烂的、连皮带膘的红焖肉,这说明年老人不一定不能食用高脂肪食品。(报)

此例共2句,第一句过长。化短时,可以先交代有关背景,然后再说主要的意思,即改成:早在三十年代,这位老太太的丈夫在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任教时,在教授圈内,她就以烧得一手让人垂涎的红焖肉而闻名。几十年来,老人……二、整句和散句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整句指结构大致相同,形式比较整齐的句子;散句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散落的句子。在一般文章里,整句和散句往往是结合运用的。这里主要介绍整句。

整句是就语言的物质材料所进行的一种整齐化的艺术性组合。常见的整句有:

(一)对偶

对偶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相互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偶源远流长,先秦散文中可常见到,《诗经》中更多。秦汉以后对偶被引向了形式主义的道路,不论内容是否需要,句子总要成双成对,六朝骈体文是其发展的顶峰,严重地束缚了思想感情的表达。

严格的对偶上下两句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词意对称,没有重字,平仄协调,等等。

对偶从意义上看,可以分为三种:

(1)正对:上下两句意义相近,互为补充。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改造我们的学习》)

(2)反对:上下两句意义相反,互相映衬。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3)串对:上下两句意义紧密相接,前后连贯,又叫“流水对”。例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对偶整齐和谐,悦耳动听,能给人以语言美感。除对联外,一般文章也常运用。例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等。这些对偶句内容深刻,易于记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值得注意的是,对偶在文章题目、新闻标题以及其他应用性文字中用得很多,前面的章节中已经举了一些这方面的例子,再如:

(1)群山绕城终年翠两江合抱水悠悠――梧州市风光记趣(《人民日报?海外版》)

(2)一江鲤鱼跃两岸枇杷香――游新安江(《人民日报?海外版》)

(3)江城不待春风来千松万柳霜花开――吉林市雾凇冰雪节令中外游人开颜(《光明日报》)

(4)百万名牧民放下羊鞭三十万企业遍布草原内蒙古乡镇企业已成“半壁河山”(《人民日报?海外版》)

(5)浓缩五十年沧桑巨变再谱新世纪壮丽诗篇首都展出共和国《光辉的历程》(《中国青年报》)

(6)老订户一往情深新读者相见恨晚(《中国电视报》)

以上这些艺术化了的语句,大大提高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以下对偶有缺点:

(1)*由于**、“四人帮”造成的十年浩劫,我们可爱的祖国被弄得疮痍满目,遍体鳞伤。(报)

(2)*(承德)瑞雪招来八方客(广州)鲜花烂漫迎新春(报)

例(1)“疮痍满目,遍体鳞伤”,相关的词语“疮痍――鳞伤”、“满目――遍体”没有放在对应的位置上,宜改为“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例(2)两个句子孤立看都可以,但构成对偶,在句子的结构类型、句中的词语顿歇等方面均不协调。可改成:“白雪皑皑招来八方客鲜花烂漫喜迎又一春”。

(二)排比

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具体说来,排比和对偶有以下两点不同:1.对偶只限于两项,排比则多于两项;2.排比比对偶宽,所排列各项,字数有时不完全一致,重字也常见。

排比的修辞作用和对偶一样,主要在于句子比较整齐,节奏比较和谐。平时人们说话、写文章排比比对偶少,因为要做到几个语言段落都一致不太容易,但是仍然可以见到。例如:

(1)“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鲁迅《作文秘诀》)

(2)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要求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钟怀《开放、搞活和语言障碍》)

例(1)“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为排比,连同语气词“而已”共同构成一个分句。例(2)“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排比,一起充当句子的主语。

新闻标题和一些应用性文字中,排比较多。例如:

(3)全国土壤肥料工作会议提出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建设良田(《人民日报》)

(4)增长知识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树立新风全总号召全国职工开展读书活动(《工人日报》)

(5)探油找气寻金觅银查水测地我国地质科技获突破性进展(《人民日报》)

(6)预告一周节目报道影视信息反映群众意见普及电视知识(《中国电视报》)

例(3)中的“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建设良田”,例(4)中的“增长知识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树立新风”,例(5)中的“探油找气寻金觅银查水测地”,例(6)中的“预告一周节目报道影视信息反映群众意见普及电视知识”均为排比。

(三)叠用

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词组。叠用的几项字数不要求一致。和对偶、排比相比,它整齐的程度最低,但运用的范围最广,可以用于叙事、说理、抒情,值得好好研究。叠用的修辞作用主要有:

1.整齐简洁:它可以使一些本来散落的句子或语言片断整齐化,同时还可免去一些接连性词语,行文省俭。例如:

(1)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

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论人民民主专政》)

(2)生在有阶级的社会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鲁迅《论第三种人》)

例①有三个句子(包括分句)用了“我们必须”。“必须”后面的宾语基本结构均为述宾,但又互不相同,而且音节数目也不一样,可是一经纳入“我们必须”的格式,就变散为整,得到了美化。这三点意思如果用散句表述,少不了要用“首先”、“其次”、“还有”等一类词语,多么枯燥无味。例(2)三处叠用“生在……而要……”具有同样效果。

2.集中突出:可以使阐述的道理更透彻,表现的感情更浓烈。例如:

(1)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2)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例(1)由于叠用“一个……人”,使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精神的阐述,十分鲜明突出。例(2)由于叠用“这是……春天”,使对“春天”到来的感情抒发饱满酣畅。

3.醒目清晰:由于叠用了某个或某些词语,犹如有了标志,语言的层次结构关系就非常显豁。例如: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践也充分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康庄大道。(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例中有两处叠用了“实践……充分证明”,表明这是大层次上的并列关系。在第一个“实践……充分证明”中,又有两处叠用了“只有……才能”,表明这是下一个小层次上的并列关系,一目了然。

由于叠用具有醒目清晰的特点,所以报纸的标题常常运用。例如:

(1)通州少种玉米多种菜

房山少栽杨树多栽果

延庆少养鲢鲤多养鳜

平谷少卖鲜果多卖汁(《北京日报》)

(2)五十年:生活时尚大变迁

购物:从凭票供应到超市自选

装修:从报纸糊墙到专业设计

出行:从足不出户到周游四方(《文摘周报》)

例(1)讲的是北京周围农村生产的变化,叠用了“少……多……”;例(2)是1999年关于建国五十年来变化的一则报道,叠用了“从……到……”。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

肯定句和否定句是从句子表达的语气说的。肯定句表示肯定的语气,否定句表示否定的语气。一般说,句子里带有“不、没、没有、非”等否定词语的句子是否定句。

同一个意思往往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肯定句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比较委婉、平和。例如:“他比较骄傲。”“他不够谦虚。”前者为肯定语气,后者为否定语气。

为什么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式表达,说话人还要用否定句式呢?这往往和说话人有意识地避免运用某些词语有关。比如某人病了,别人见到他常常这样问:“听说你近来身体不太好?”用“不太好”代替“生病”,因为“生病”总是不好的事情,所以询问时要加以淡化,用一个褒义词“好”,前面加上否定词“不”。下面再看两个句子:

(1)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碧野《天山景物记》)

(2)然而此时,整个唐山――这座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都几乎已经看不见一根直立的烟囱。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生命体,它已经没有了呼吸,没有了脉膊,没有了流动着的血液。(钱钢《唐山大地震》)

例(1)“不很出色”,幽默而得体。如果换用“较差”、“较次”等词语,会显得粗俗。例(2)“已经看不见一根烟囱”,如果说成“烟囱全倒了”;“它已经没有了呼吸……”如果说成“它已经死亡”,语调、气氛未免过于消极、低沉。

否定句中有一种双重否定句,即将两个否定词连用,常见的格式有:“不(无)……不(无)……”、“没有……不……”这在成语、谚语中很多。例如:无坚不摧、无孔不入、无所不为、不见不散、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散的宴席等等。

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强烈。例如:

(1)这一派的议论,表面上和前一派不同,但其实质和前一派同站在一个观点上,依然是拥护特权阶级利益的地主理论。这种理论,阻碍农**动的兴起,其结果破坏了革命,我们不能不坚决地反对。(**《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2)到拉萨的游人,没有不去八廓街的。来拉萨的信徒,也没有不去八廓街的。(陈华《拉萨的街市》)

例(1)“不能不”,有被迫只能怎样的意思。例(2)“没有不”,表示全部都怎样,没有例外。

运用双重否定时要防止出错,下例有毛病:

*原著里的宝玉形象面如傅粉,顾盼多情,那番俊俏神态颇像女孩,但又实实在在是公子哥儿;所以演员不断提醒自己,表演切忌不能过分脂粉气。(报)

末句说成“切忌过分脂粉气”或“不能过分脂粉气”均可,又是“切忌”,又是“不能”,犹如“负负得正”一样,成肯定语气了。四、设问句和反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同一般的疑问句不同。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疑;设问句和反问句表面上看也是提问,其实说话人心中并没有疑问,不要求回答。运用这种句式只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所以人们说这种句式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一)设问句

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文章全篇的开头,或者某一个段落的开头,常常运用设问句。例如:

(1)在农村工作过的同志,大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现场会。你参加过“结婚现场会”吗?大概没有,我参加过。(马烽《结婚现场会》)

这是全文的开头,第二句为设问句。它有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行文活泼,亲切自然,像是和读者聊天。

设问句用于全篇或段落的中间,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方面结束上文,一方面把问题的论述、说明推进一步。例如: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林》)

这一段文字共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苏州园林和我国绝大部分建筑不同,不讲究对称。第二层是:苏州园林类似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作家在第一层意思之后用了一个设问句:“这是为什么?”由此转入第二层,过渡自然,同时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寻求解答。

全篇或者是一个段落的结尾,也有用设问句的,让读者自己去思索,使思想情感进一步深化。例如:

(2)灵堂里还有一个特制的大骨灰盒,由一大三小四只骨灰盒组成,这真是一组特殊的图案,它出自一位父亲的手,它象征着人间失去了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我无法想像,孩子们的父亲在亲手制作这只骨灰盒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们都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去了,独独扔下了孤寂的他;究竟是死去的人更不幸,还是活着的人更不幸呢?(钱钢《唐山大地震》)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设问句。表面看来,有问无答,而且提出了两种供选择的情况,似乎不是设问句,而是选择问句,其实上文就是答案:死去的人是不幸的;而活着的人还在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更不幸的。这个意思直说就平淡了,作者故意问而不答,让读者思考,感情显得格外深沉。

(二)反问句

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句和设问句都不是有疑而问,这一点相同;但又有所不同:设问句主要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反问句则表示强烈的语气和感**彩;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已包含在问句之中;设问句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下面看一些例子: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碧野《天山景物记》)

(2)我觉得他讲的是最浅显,最实际的道理。在来西岭以前,我还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诚然买卖婚姻是可恶,但主要责任在农民身上吗?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不想方设法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光靠宣传婚姻法能解决多少问题呢?(马烽《结婚现场会》)

例(1)第二句比用陈述句“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更为有力。例(2)有两处用了反问句。一处意思是说买卖婚姻主要责任不在农民身上。另一处意思是说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只有想方设法使农民富裕起来,才能使婚姻法得以贯彻实行。这些用反问句,感情更强烈。

反问句和否定句结合使用,类似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感**彩、语气往往更强。例如:

(1)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2)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远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鲁迅《故乡》)

例(1)共两句。第一句先摆出结论,第二句用反问句和否定句结合的形式提出例证,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中国的“反人民的势力”,也一定要“倒下去”。例(2)末句用反问句和否定句结合的形式更有表现力。“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美好故乡,如今竟是这般衰败景象,几乎难以辨认,却又不容否认,表现了复杂的情感。

第四节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

修辞方式又称修辞格。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修辞方式共有多少种?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里列举了38种。此后学者又一再补充。当然,有些是否为修辞方式,还有不同看法。我们在前面所讲的“词语的锤炼”中,有的就和某些修辞方式的运用有关;

末句说成“切忌过分脂粉气”或“不能过分脂粉气”均可,又是“切忌”,又是“不能”,犹如“负负得正”一样,成肯定语气了。四、设问句和反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同一般的疑问句不同。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疑;设问句和反问句表面上看也是提问,其实说话人心中并没有疑问,不要求回答。运用这种句式只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所以人们说这种句式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比喻是人们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方式之一。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翟说:“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辟,譬喻;也物,他物。意思是譬喻是以他物来说明此物,讲得简洁而中肯。比喻,就是通过联想,使人们从一种熟悉的事物或道理,去感受、认识另一种事物或道理,从而便于理解。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比喻的运用很频繁,有的词语习用已久,比喻意义逐渐凝定化,变成了比喻义,不仔细琢磨,都感觉不出来了。例如“风云(动荡的局势)”、“瓶颈(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倾斜(对某一方更为关注)”、“和稀泥(无原则地调解、折中)”,就是如此。

我国古代的作品中,比喻用得很普遍,有人统计,《诗经》用比喻的地方有二百多处,《孟子》有一百多处。熟语中的比喻也非常多,像“如牛负重、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泣如诉”等成语,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比喻包含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两个部分,前者称为本体,后者称为喻体。主体和喻体必须是互不相同的事物,但又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这样才能构成比喻。

(二)比喻的类型

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比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1.明喻

本体和喻体都在句中出现,二者常用“像、好像、比如……似的”等词语明确地显示出比喻关系。明喻在比喻中用得很广泛,效果也显豁。例如:

(1)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杨朔《茶花赋》)

(2)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鲁迅语。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3)所谓韧,就是不要像前清做八股文的“敲门砖”似的办法。(鲁迅《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4)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的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激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杨朔《茶花赋》)

(5)天下起雨来了,战士们身上的军装浇得**的,冷得发抖。天又黑得像口锅,令人迈不开步。(李天佑《首战平型关》)

明喻中比喻性词语在句子里可以充当各种不同的成分,例(1)(2)为谓语,例(3)为定语,例(4)为状语,例(5)为补语。

2.暗喻

又称隐喻。主体和喻体也都在句中出现,但不明确表示是在打比方,而是用“是(为)、就是、成、变成”等词语来显示两者的关系。如果说明喻本体和喻体是相类关系,那么暗喻则是相合关系,暗喻比明喻形式上显得更紧凑,内容也更密切。例如:

(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失败为成功之母。

(3)知识就是力量。

(4)我骑在马上也这样叹了声气:“唉!这就是雨中的江南。”不期忘记了抓牢缰绳,一松手,马前足一滑,连人带马滚在塘里。幸而塘水不深,我被别人拖起,变成了一个落水鸡!(陈毅《江南抗战之春》)

也有的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是利用破折号来显示的。例如:

(1)环境卫士――蚯蚓

(2)沙漠之舟――骆驼

(3)纤维皇后――丝绸

(4)五点钟,第一回声很有劲地叫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就像放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锁链的奴隶。(夏衍《包身工》)

3.借喻

本体不出现。它不用“像”、“是”一类词语,干脆把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当作被比方的事物来说,即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比起明喻、暗喻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关系最紧密,表达深厚而含蓄。例如:

(1)人生终点站的服务员――访八宝山殡仪馆整容工刘瑞安

(2)他想回头看看离油库多远了,汽油桶爆炸对油库还有没有威胁,但是身后驼着一个大火球,挡住了视线。(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3)傅家杰是体贴的。他在屋里拉起一块绿色的塑料布,把三屉桌挪到布幔后面,希望能在这瓶瓶罐罐、哭哭啼啼的世界里,为妻子另辟一块安定的绿洲,使她能像以前一样夜夜攻读。这谈何容易!(谌容《人到中年》)

以上数例中,本体均未出现。例(1)“人生终点站”代替了“殡仪馆”。例(2)“一个大火球”代替了“着了火的汽油桶”。例(3)“安定的绿洲”代替了“安静的地方”。

(三)比喻的修辞作用

1.说明事理

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浅显,使艰深的问题变得通俗平易,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从而打动对方,说服对方。例如:

(1)“你疲劳了。”“不,我一点也不疲劳。”傅家杰斜躺在床边,一手撑着自己的头,望着她说:“金属也会疲劳。先产生疲劳显微裂纹,然后逐步扩展,到一定程度就发生断裂……”(谌容《人到中年》)

这是傅家杰和妻子陆文婷的一段对话,陆文婷因过度劳累而病倒,傅家杰劝说她要注意休息,长期劳累会出现严重后果。但是这个意思并没有去讲一般的道理,而是用了一个“金属也会疲劳”由渐变到断裂的比喻。金属是坚硬的,尚且如此,何况血肉之躯的人?由于比喻说服力强,所以小说接下去说,陆文婷觉得它“仿佛有着千钧重量”,“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论说文中,比喻更是常用的手段。例如:

(2)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成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到达彼岸。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在这段文字里,**同志向红军指挥员提出了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为了使大家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以游泳作譬,亦喻亦议,并据此作出结论:“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真是通俗而透辟。

比喻通常是由语句来表述的,有时也可以是一则带有情节性的故事、寓言等等。例如:

(3)有些人手里的权力虽不很大,却特别善于滥用。别的单位要经过他们的手办点事,本来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应该尽力办好的,他们却要拿一手,从中捞点油水。你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处处刁难,使你“行不得也哥哥”。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雁过拔毛”……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个嘴巴馋得厉害的人,实在弄不到肉,就去咬自己的胳膊,虽然一时应付了馋虫,但不久就因失血过多而呜呼哀哉了。这自然是人们编造出来用以警世讥俗的,但今日之热衷于“雁过拔毛”者,其短见和无知,与这种“啮臂自啖”的蠢人相去能有几许?戕害着自己的生命而自以为得计,够可悲的了。(谢云《谁家的“雁”,拔谁的“毛”?》)

“笑话”虽然荒诞可笑,但蕴涵丰富犀利,发人深思。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雁过拔毛”者“啮臂自啖”的短见和无知,贪婪和愚蠢。以致作者无需作更多的分析,就阐明了个人、小团体和国家,当前和长远关系的深刻道理。

2.描述事物

运用比喻描述事物,可以使被描述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提高人们的感知度。在景物描写中,比喻用得很多。例如:

(1)汽车大转弯上雪山了,像雄鹰在苍空盘旋,越飞越高。眼看被我们超越过的一辆辆载重汽车,深远地落在后边,就像甲虫似的爬行在崖谷底下。雪山上冷气逼人,副师长和我都穿上了随身带的大衣。公路穿行在雪山的半山崖壁上,崖边竖立着成串的黑白相间的防护桩,像标兵似的屹立着,不许汽车往崖边越过一分一寸。随着汽车的哮喘声,高插在路边的警语牌越来越多了:连续转弯!鸣号!限制车速!路滑!车轮加铁链!(碧野《雪路云程》)

例中的比喻不仅逼真生动,而且信息丰富。“雄鹰”喻,表现了汽车在高山迂回曲折的公路上飞驰的景象;“甲虫”喻,表现了从高处俯视载重汽车行进的情状;“标兵”喻,把一个不起眼的物体写活了,那么威严地忠于职守,从而反衬出了峻岭之险;而一个“哮喘声”则又写出了机械动力居然也“体力不支”,登山艰难。作者以其神奇之笔,仿佛把我们带上了雪路云程。

在其他记述性文字里,比喻也常常可见,下面是一则报道:

(2)一种新式的“导弹”诞生了。它不在深山丛林的发射场,而在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瞄准着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癌。说它是“导弹”,因为它具有极高的“命中率”――一旦进入人体,即绕过各种不相关的组织细胞,直捣“敌巢”――隐藏在肝脏深处的肿瘤。它还装有杀伤力很强的“弹头”――蓖麻毒蛋白,一个毒分子就可消灭一个癌细胞。它,称为“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简称“肝癌单抗”。(《文汇报》)

这是关于抗癌新药“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的报道,如果平直叙来太无味了,作者以奇突的想象,把它比作“导弹”,那种神奇的手段、效果,写得多么有趣。人们惊喜于药物疗效的同时,又得了语言艺术的享受。

3.刻划人物

运用比喻刻划人物,可以使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例如:

(1)老通宝看着那些桑树,心里说,拿起身边的长旱烟管恨恨地敲着脚边的泥块。太阳现在正当他头顶,他的影子落在泥地上,短短地像一段乌焦木头,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躁热起来了。(茅盾《春蚕》)

作家对勤劳朴实而饱受生活折磨的老通宝,并没有就他的音容笑貌作工笔画式的描绘,只是借助于比喻,摄取他在太阳下的投影:“像一段乌焦木头”。这是写形,却又以形传神,淡淡一笔,活画出了一个油尽灯枯近于麻木的中国苦难农民的形象。贴切而深邃的比喻,可以取得多么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家刻划人物时,除了运用比喻写他的外在形体特征,更重视写他的意志品格、精神风貌。例如:

(2)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岩升登……餐霜饮露,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他气喘不已;汗如雨下。时常感到他支持不下去了。但他还是攀登。用四肢;用指爪。真是艰苦卓绝!多少次上去了摔下来。就是铁鞋,也早该踏破了。人们嘲笑他穿的是通风透气不会得脚气病的一双鞋子。不知多少次发生了可怕的滑坠!几乎粉身碎骨。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前进之母;成功由失败堆垒而成。他越过了雪线,到达了雪峰和现代冰川,更感缺氧的严重了。多少次坚冰封山,多少次雪崩掩埋!他就像那些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登山运动员,爬呵,爬呵,爬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享誉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为了攻克二百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拿下的一道国际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但是对这个精神领域里的劳动怎样去表现呢?作家徐迟创造性地运用了人们所熟悉的比喻:攀登科学高峰。他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部“艰苦卓绝”的登山纪实片。一切抽象的词语在这里都化成了可视的具体形象,人物为夺取祖国荣誉而顽强拼搏的精神,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使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