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关于“松柏”的描写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1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岁寒:严寒的季节。凋(diāo):凋零,凋谢。赞颂松柏不畏严寒的品格。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殖:繁殖、生长。比喻在强权下弱小者很难得到发展。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汉?刘桢《赠从弟》端正:松柏挺拔姿态。罹(lí):遭受。凝寒:严寒。作者以松柏不畏冰霜终年挺拔的品格,勉励堂弟坚守节操,不因环境压迫而变心。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晋?陶渊明《饮酒》凝霜:浓霜。殄(tiǎn):灭尽。异类:指松以外的植物。前两句,写松树不怕凝霜,枝干高大挺拔的形象,后两句说,一片树林人不觉,只有一棵树人们才觉得惊奇。后人每以此形容物以稀为贵。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郁郁:茂盛的样子。离离:下垂的样子。彼:指苗。径寸茎:直径一寸长的茎。荫:遮蔽。此:指松。以小苗喻无才而有权势之人,以高松喻有才而屈居下位的人。其情理之深,至今可鉴。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恶竹:指?竹,长剌的乱竹。当:一作“须”。两句表现期望新的生命迅速成长,对邪恶势力则要斩尽杀绝。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唐?杜甫《古柏行》前句形容柏树之粗壮,后句极状柏树之高耸。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唐?柳宗元《孤松》停:即亭,直立的样子。翠盖:绿色的树冠,形容茂盛。托:扎。广路:宽阔的大路旁。险:危,这里指被砍。遂:就、便。明:照明,指人们把松枝折下点火照明。误:害。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杜荀鹤《小松》凌云木:形容长得很高的松树。道:称道,赞誉。讥讽“时人”庸俗的眼光,看不到新生事物的旺盛生命力,看不到人才的发展趋势。

●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

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俨(yǎn)立:庄严耸立。门:指山门。以流水声从天坠形容松涛声势之大,比喻熨贴。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清?陆惠心《咏松》四时春:指四季常青。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