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大枪
作者:竹溪夏半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71

折正勋手中,是一杆河朔大枪。这是折正勋的兵器,这也是那个让折安宁可抛下手中保命的弓箭也要拿着的“宝贝”,折正勋抚摸着手中冰凉的大枪,心中划过一丝暖意。

这是一杆河朔大枪,两丈三尺长,鹅蛋粗细,虽然是木头的材质,但是木纹压的极其紧密,密度很大,这样一杆大枪,足足重有六十七斤。

国朝几千年以来,始终战乱不休,因此关于兵器与战争的理论可以是远超世界诸国,冷兵器时代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自两汉以降,先是南北朝的胡汉争雄,隋唐更是武功强盛的极致,及至唐末五代时,藩镇之兵亦不逊前代,譬如幽州刘仁恭父子以区区燕地,东抗后唐南拒大梁北阻契丹,十余年间互有胜败屹立不倒,亦可称得上是一个骄人战绩了。

唐末以来重斗将之风,以此对于马战之术格外热衷,唐时人多使马槊、铁鞭、镗、锤等重兵器,讲究的是力大降十会,武术中所谓的外门功夫;而中唐以后,中原河南河北一带藩镇兵强,五代更替更是全以汴梁为中心,是以当太祖皇帝在汴梁建基大梁皇朝时,世人皆知大梁甲兵精甚,甲于天下。

就是从这片中原地区上,产生了河朔大枪的武功,堪称冷兵器时代的杀人极致。这大枪与以往马战之术所不同之处,便是以上等的白蜡杆子代替了硬木作为枪柄,而白蜡杆子软硬兼具,弹性极佳的特性,更是将大枪的杀人艺术演化到极致。

折正勋手中这条枪,这根白蜡杆子长达两丈三尺,鹅蛋粗细,色作淡金,重逾金石,通体上下无一块疤痕,纹理从头至尾丝毫不乱,杆头与杆尾粗细不差分毫。不知者当以为是人工削成,殊不知乃是一棵树天然长成如此,纵使是培育白蜡杆子的行家,用百亩之地来种这杆子,期以十年之功,似这等良材也只得两手之数而已。

这根白蜡杆子,哪怕是在府州武库的几十万根白蜡杆子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号。这杆大枪,也是折正勋十六岁生日上,父亲送他的礼物。折正勋得了这东西之后,简直是一刻也不得离身,喜欢到了极点。这次出来,这杆大枪便一直由折安看着,现在终于又回到了手上。

夜色已经笼罩了下来,星光透过完全没有污染的大气投射下来,映得周围树影浮动。除了干柴在火堆当中噼啪爆裂的声音,四下都是杳无人迹。身边的荒村死气沉沉,经过了战火的洗礼,有的屋子倒塌了,有的敞露着屋顶,如一只只怪兽,蹲伏在黑暗当中。

折正勋抬眼望天,这千年前的星空,分外的明亮,夜凉如水,星辰变幻。

…………转眼,就是千年………

加了几把干柴,火势越发的大了起来,高高的火苗窜了起来,枯树枝被点燃,荜拨荜拨的声音不断的传来。

夜色沉静如水,远远地树林响起一阵婆娑的声音,沙沙的树叶摇动的声音,偶也有些鸟兽虫鸣的细微声音传了过来。除此之外,天地间竟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茫茫天地之间,除了这出篝火之外,竟然寂静的宛如茫茫洪荒。

夜风吹过,送来一阵低低的语声。

“小安子,咱们出来多少时日了,有半个多月了吧?”折正勋大马金刀的斜躺在地上,拿手中的长树枝拨了拨眼前的火堆,漫不经心的问道。

折安正背着折正勋,跪坐在地上,不知道折腾着什么,闻言回过身来,笑道:“是啊,十四爷。咱们是上个月十九出来的,算着日子,今儿个是初七了,算算咱们出来差不多半个月了。”

“呵呵,记得这么清楚?”

“恩,上个月咱们出来的日子,八月十九,正是我娘的祭日。哪天咱们出来的之前,我还专门去我娘的坟上拜祭过呢!好久没去看他老人家,坟上都长了些杂草了,我在那忙活的忘了时辰,您的车驾都要出城了,还找不找我人呢。”

折安的语气有点低沉,显然是想起了早逝的母亲。

折正勋一阵默然。一般而言,像是折家这样的历代的门阀,几百年的高门大户,用的丫鬟小厮,基本上都是家生子。所谓家生子,也就是世代的家奴,就是指那些世世代代在一个人家做工的奴仆。他们本身是大户人家的奴才,等到年岁渐长,就被许了府里的丫鬟,生了孩子之后,一出生便入了奴籍,男的便从小当主子家小少爷的书童,长大之后,也是家里的奴才,如果能摊上个好心的主子,能被派个差事,那就是天大的恩赏。至于生了女孩,自然还是养大了做丫鬟,重复和她们的母亲一样的人生道路。

这样的道路,或许在现代人想来是很悲惨的,世世代代给人当牛做马,这不是万世不得超生吗?其实真实情况却是恰恰相反,这种生活并不能说不好,甚至还被许多平民羡慕。在高门大户里面做工,虽然没什么人身自由,但是却很是安逸,无论荒年灾年,根本都不用为了生活担心。他们的收入远远地超过一般务农的人家,更何况,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些家生子们也随着主家水涨船高。

像是折家这样的高门大阀的家生子,七品官比不上,八品九品总是有了。尤其是在西北,根本就是横着走。不过折家家风严正肃然,尤其是对下人们,约束的很严。只要违背家规,二话不说就是打将出去。若是犯事严重,尤其是沾染上**之事,更是毫不留情,直接递个条子,教官府去了这人的户籍,在府中的刑堂里打杀了了事。但是折家对下人们一边约束很严,一边却又很宽厚,不但薪水丰厚,打赏也常有。而且折家很少有传出经常无缘无故打死奴婢之事,这在各地的高门大阀里却也是个异数。

折家世代居住在西北,传家千年,百世权贵,家大业大,府州城的折家府邸住着折家所有的嫡系、旁系、偏支,可以说,整个大梁朝中,和折家稍微有点血缘关系的族人都集中在府州了。光是这些折家族人就有上万,还得有伺候他们的吧!为此,折家府邸建的千门万户,占地面积极广,其中奴婢丫鬟养了十几万,家生子得占了九成以上。

(今天第一章,今天礼拜六,终于有了空闲时间,半柳一定多多更新回报大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点击、收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