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炮灰兵种
作者:雪漂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37

【喜欢的书友请收藏、推荐,你的支持是俺的动力】

船上的生活是非常无趣的,从江州到秀州,即便是飞虎舟朝发夕宿,也要足足走上六天,毕竟晚上行船的危险是不可预测的。

李继闲来无聊,到想起来跟韩豪请教一下功夫,唐义对此也颇有兴趣,只是苦了刘谦,只能在船舷旁饱览风光。

唐义知道此番海外之行,必定颇有风险,否则李继也不会去花钱搞那么些旋风炮、神臂弩,所以也对行军打仗的功夫上了心,他可比李继在这方面有天赋多了,跟韩豪学了几日,到也有模有样。

李继看着这舞刀弄枪的中国功夫,虽然跟唐义也练习了大半年的拳脚,力气倒是不小,不过搞起这招式却是个门外汉。

最后李继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刀盾兵,这冷兵器时代的炮位兵种,原因实在是不值一提,这兵只要会躲在盾牌后面挥舞大刀就可以了,技术门槛实在是太低,所以成了李继的最爱。

不过李继对于这个炮灰兵种的天赋倒也算中上等级,操练几天后,在韩豪和唐义的训练中倒也躲闪灵活,而且还能反击一二,不过这可成了李继的笑柄,在很长的时期内都让唐义取笑。

当李继几个在船甲板上练习时,路过的士卒都露出惊讶和好奇的神情,在他们看来,这行军行伍之事,那只有社会底层的贫民才会去做。

宋代为了防止兵士逃跑,都有黥面的做法,直到孝宗皇帝即位后,才有废除在脸上刺字的做法,改为相对温和的在手臂上刺上军队番号。

李继挑选的那些个士兵,上回有几个算是跟李继打过架,现在看到李继倒也并非文弱书生的模样,也多了几分信服。

刘谦倒是私下来找了李继,对于他这种行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有损于读书人的风雅,李继也没兴趣跟他辩论此事,只是随口吟了首诗:

“少慕颜曾管乐非,

胸中海岳梦中飞。

近来不信长安隘,

城曲深藏此布衣。”

刘谦见自己批评了半天毫无效果,李继这厮没看他日日精研书籍,反而随时随地都能蹦出几行妙句,吟诗抒志,又被郁闷了回,也就不在找李继理论。

秀州市华亭舶司地理位置在现代的上海松江县附近,韩豪的战船路过时,众人都被港口接天蔽日的大型海船所震惊,刘谦更是赞不绝口,拿着背包中的本子记录下自己的感慨。

淳熙8年(1181年)岁次辛丑年六月初六,李继一行人终于踏上了秀州华亭县市舶司的码头,当然,因为是战船,他们靠上的是水军码头。

一路的风尘,众人都急着找一处客栈好好休息一番,上岸半个时辰后,李继已经舒服的躺在大浴桶里,热腾腾的蒸汽把一路的不适都驱散了。

足足泡了小半时辰,李继赶到全身的乏力和不适似乎都没有了,起身换了一身干净的衣物,当看到那个刘若馨赠送的护身符,李继拿起来放在掌心仔细的抚摸了一下,会心的微笑显露在脸上,那个温柔智慧的女孩,仿佛又出现的身边。

李继沉思了片刻,一个奇怪的问题浮上心头,“难道自己真的是爱上了那个能书会画的女孩?”

“也许,也许”,李继自言自语道,“不过若馨倒真是个不错的女孩。”想到那个女孩,李继脸上露出了白痴般的笑容。

“子遇,肚子都饿扁了,出去吃饭啦”,唐义那厮不着调的大叫,把李继从遐想中拉回现实,让李继不禁有对他暗中鄙视了几十回。

“韩豪呢?”

“韩校尉一上岸就去找他大哥了,说是明天会来找我们,子遇,快走吧”,唐义急着出门吃饭。

李继对唐义绝对是无可奈可的那种感觉,只得赶快跟着他出门,刘谦、王同、王业都在大门口候着,敢情这几个早就洗好澡了,见李继迟迟不出来,才委派唐义进来骚扰。

门口问了下伙计,这附近好点的酒楼,伙计指点说,码头西面有几家好酒楼。

众人嘻嘻哈哈而去,几天都在船上吃的,虽然当中也能靠港买点饭菜,不过那也就是填饱肚子的办法,根本谈不上可口,众人都憧憬着大吃一顿,补偿下这几天的损失。

华亭县实在不算小,这里沿江,整个县城城墙沿江而造,县丞的规模可比方城大上几倍,李继等人很快找到伙计所指的酒楼,都是三层的高楼,夜色下楼内灯火通明,果然是气度不凡。

几人商量了下,走进一家叫“天海坊”的酒楼,这时候正是晚餐时间,看得出酒楼生意十分火爆,楼上楼下送菜的伙计来回穿梭不停。

看到李继几个进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忙迎了上来,招呼道:“几位客官里面请”,旁边已有小厮跑过来带着李继几个直奔楼上,转了几个弯,才引到一处小包厢。

众人才坐下,唐义就迫不及待的点菜了,李继来到窗口,推开木窗,只见夜空繁星点点,酒店左近处却有数条街道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忙叫唐义几个来看,几人也觉得稀奇。

这会儿伙计进来了,李继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市舶司附近的榷市,要知道这海上货船往来,可从来不分白昼,所以榷市里的交易的商人都开着夜市呢。

几人闲聊的片刻,伙计已经把酒菜和饭食都端上来了,唐义这厮胃口可好着呢,点了一大堆伙计推荐的特色菜肴,众人吃的不易热乎。

李继吃着吃着,忽然想起来什么,又站到窗口看起了夜空,然后沉思了半响,然后又回到座位上,刘谦看李继吃着饭也走神,便问道:“子遇,可有什么烦心事?”

李继笑笑了,摇摇手,示意继续吃饭。

这顿晚饭足足吃了一个时辰,唐义中间又让加了几道热菜,众人意犹未尽的离开了酒楼。出了门,李继就提议去前面看到的榷市看看。

宋代市舶司的榷市都是对外自由经营的,本国商人或者外国商船在市舶司靠岸后,首先是需经过市舶司的官员上上船检查,对于船上的货物要进行如实申报,市舶司对货物十取其一。

如果发现有隐瞒的情况,宋刑律有规定要罚没全部货物,如果是有人举报隐瞒货物的话,一经查实,举报人也能获得货物十分之一的奖赏。

所以宋代海商偷税漏税的情况是很少的,没有人敢冒着罚没全部货物和吃官司的风险去干这偷税的勾当。

华亭市舶司榷场的规模着实不小,李继几个走进榷场,就看到整齐如一的店铺林立两边,卖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榷市里除了海外货物,国内各地的货物,也样样俱全。榷场晚上人气不减,人来人往的,颇为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