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何为民团?
作者:飘逝的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95

“东翁!若水他年少轻狂,您怎么也糊涂了,保安团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直接给推回去不就得了!刘青山这小子来这里就没有安什么好心!”望着刘青山远去的身影,汪东楼气急败坏的说道。

“哈哈,东楼不必如此,青山不也被逼出来的嘛,现在不比前清,他这个县太爷可是不好做啊!这个差事张逸要接,我就帮他应承下来了!”张老爷子依然面带笑容的安抚汪东楼道“:至于他为什么要接,你得问他了!”

“大公子,保安团这个玩意最好还是让别人来干,这股子浑水不是好淌的,弄得不好赔了钱还弄的一身骚!”汪东楼毫不客气对张逸说道。

“东楼叔您别动气,您先说说为什么保安团办不得?官桥镇的民团不就是我们张家办的吗?”张逸虽然有点不明就里,但还是谦逊的请教道。

“这不一样,官桥民团实质上不过是我们张家的一个护院队,整个官桥上上下下哪里不是我们说了算!滕县就不一样,地处鲁南腹地,津浦路横贯南北,各方所瞩目之地,光是铁路线上的驻军就有好几个营,在这种地方搞保安团一是掣肘太多,军、警、地方的豪强必然都想插上一手,所谓的团长也不过是挂名的角色。如果你办的好,那致此地的军警于何处?办的不好,空费钱粮又无力维持地方,各方怨恨必将云集,这样一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差事岂不是一股浑水?再说大公子又非行伍出身想拉出一支队伍难啊!”看着张逸谦虚的样子,汪东楼还是几分不忍,赶忙分析道。

“哦!原来如此,看来逸确实有点鲁莽了!”张逸赶忙道歉说“:不过我们张家要走出官桥,做一番大事业必须要勇于承当更多的责任!”

“走出官桥?我们张家的产业遍布全国,小小的官桥只不过是张家的祖宅而已!”这次连张老爷子都有点不以为然了,有点不屑的说道。作为一位曾官居督抚,坐镇东南的封疆大吏确实没有将小小的官桥看在眼里!

“父亲您错了!只有官桥的一切才是我们张家能够实实在在可以掌握的,甚至官桥不是还有一个我们无法调动的巡防营吗?”张逸平静的说道“:不然,您也不用费力去拉拢那位贪财的朱管带了!”

“大少爷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张家出了官桥确实还要仰人鼻息,不过这又如何?不可能事事都依靠自己吧!”汪东楼打圆场道“:而且那朱启贵也绝对不是一般贪财好色的小人,此人不过际遇不假,如果加以扶持绝对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父亲、东楼叔认为时局会向何处发展?”张逸岔开话题问道“:京城那位大人物是有可能坐稳江山?”

“逸儿,你是考我啊!我要是这点都看不透,不早就去京师当官了!”张老爷子只觉得张逸问得有点幼稚了,教训式的回答道“:外有民党,内有冯段,国际上又得不到承认,你说这样的江山可坐的稳?”

“那如果他退而求其次,继续当他的大总统是否可以坐的稳?”张逸不为所动继续追问道。

“这——,这就很难说了!”张老爷子沉思一下说道“:当年慈禧、光绪驾崩,载沣那个小子逼人太甚,满清权贵排斥汉臣,我们几个地方督抚就决定连兵推翻满清,拥立袁项城称帝,搞君主立宪,谁知道他关键时候居然摆了我们一道,搞得我被满清勒令请辞归乡。现在民国已立,他却又出来搞这一套!”

什么?还有这一段往事?张逸还是第一次听说过有这样事情,不过毕竟时过境迁了,对现在的时局也无大碍。

“那父亲以为如果袁公退位或……”看着父亲面色不善张逸停顿一下继续说“:又有何人可以继承他的基业?”

“段或者冯,不过黎、徐二人也不可小视,南方的孙黄、陆、蔡也是一时之选!”汪东楼在一旁说“:更有可能的各行其是!”

“那父亲与东楼叔觉得当今之世与汉末、五代又有何不同?”张逸步步紧逼的说道“:我看一旦京师那位去位的话,华夏大地可能将兵连祸结、大乱不止!”

“我明白大公子的意思了,看来这民团我们还是要抓住,朱启贵那里也要扶植一下,张家各处的产业还是朝各国租界里转移一下!”汪东楼果然名不虚传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不过家里还是缺少能带兵、知兵的人!要不把乔东接回来,他去军校也快一年了,应该也学点东西了!”张老爷子想了想补充道。

“用不着,用不着,还是让他在保定军校多学上几年吧!父亲、东楼叔忘记告诉你们了,我去美国只读了半个学期的经济科,后来就转到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军事了!”谈到这里张逸说出了隐藏好几年的这个秘密,在张老爷子难以置信的眼神中他继续慷慨激昂说道“:刚到美国,我就被他的富庶与强大折服,深深的感觉到我们的国家要实现这样的富强仅仅依靠学点经济是于事无补的,唯有建设一直强大的军队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独立才是王道。”

“哎!转来转去又转回来了,这也好,想当年你父亲我如果也有数镇雄兵在手,怎么会弄得功败垂成的结局啊!”张老爷子的叹息道。当年他在两江总督任上时间太短,新军还刚着手编练就被迫下台,这导致他在江苏的一系列新政大部分都被废止,一身的心血付之一炬。

“东翁不必为往事介怀,大公子年轻有为,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汪东楼是亲身经历那些往事的人,体会到张老爷子的不甘,连忙安慰道。

“我这几天去几处煤矿看了一下,完全可以扩大投资多招募一些矿工,并以管理矿工为名购进一些枪械,训练一批矿警,没想到今天就有人给我们送来了更好的由头。”张逸兴奋的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募人手,并在各处民团里安插我们的人手,甚至可以筹集大部分粮饷。”

“东楼去把西峰、德虎、梁玉、李氏父子都请到家里好好商量一下。”毕竟是一件大事,老爷子还是决定把自家的心腹都请过来集思广益一下。

“等等,再派人去趟巡防营,把朱启贵也请过来!”汪东楼刚要迈出门,张老爷子又吩咐道。

“父亲,干嘛,要他过来?还有东楼叔说朱启贵是个将才何以见得?”提到朱启贵张逸突然想到汪东楼刚才的话。

“他是不是一个将才我也说不准,不过他至少是个响当当的汉子!上次我给他的五千块大洋,他一分都没有留下,全部用着改善巡防营的伙食和补贴家境困难的士兵家里。在山东巡防营里那个带兵不喝兵血,不吃空饷?他朱启贵就不,全营实编485人,一个都不少,就是新军都做不到!”张老爷子感慨万千的说道“:不是这样,我怎么会动用关系将他这个调到官桥来给我们看家护院呢!”

“那前一阵子为何还闹出这么大动静!”张逸所指的是哨长被杀掉那件事。

“此人爱兵如子有点过了,对下属一些不规矩的行为往往有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队伍的军纪还是存在点问题,再说不好好敲打他一下,他怎么肯安心归附我们呢!”张老爷子得意的笑了笑。

就在父子二人聊天期间,邀请的人陆陆续续都到了,离张家最远的朱启贵是第一个到,可能是骑马一路狂奔过的,到了张府满头大汗的!

在张逸说明情况、张老爷子表明态度之后,众人就没有在要不要参合保安团这件事上纠缠,而是各抒己见的对如何办好保安团、如何让其为张家所用上发表建议。梁玉代表镇上的商会表态可以赞助民团五千块大洋,而且镇上的民团也随时听候调遣;路德虎表示张家的护院队里可以抽调部分人作为张家控制民团的骨干;秦西峰也大概估算了未来保安团的开销情况,指出以张家的财力完全可以支撑,更不用说还可以筹集一部分饷银了。第一次参加张家内部会议的朱启贵异常兴奋,这意味张家把他当做自己人了,所以在会上他极力表示支持,甚至可以匀点枪支弹药出来,也可以派人帮着训练(这一点很难的,作为巡防营本来就缺枪少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