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朴次茅斯
作者:猫儿怕吹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908

听了亨利这一番介绍,众人才恍然大悟。亨利又拿出当日向周中华索取作为纪念的银币,展示给众人。众人一番传看,都称奇不已。威灵顿上将此前也只是听儿子说此人是故交好友,详情至此才知。此刻见银币上弹痕斑斑,揣摩当日的情由,心中暗叫侥幸。若非眼前这个中国人枪下留情,自己的儿子只怕是命丧于异国他乡。

此时周中华与亨利互问近来之安康,周中华他乡遇旧识,心中也着实高兴。更何况亨利居然是颇有来头,或许留学军事之事大有转机,亦未可知。

威灵顿上将见他二人相谈甚欢,于是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周先生,您所说的理由,我可以接受。您与亨利是好朋友,留学计划又有助于中英两国的友谊发展,在公在私,我都赞同您的留学计划。”

周中华站起身来鞠躬致谢道:“我谨代表留学的学子感谢将军阁下的支持。”

威灵顿上将道:“周先生,虽然你们是以民间留学的方式来到英国,不过在皇家海军舰队方面,我们还是要将此事知会外交大臣,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这中间还有一些小小的细节,具体由他们二位和您详谈。”

他说完后,那位海军上校、工程师罗伯特说道:“为了表示周先生是为了增进两国的友谊,体现您的诚意,以便我们在游说外交大臣时有更好的理由,我们希望周先生将运用于苏伊士运河的‘挖土机械’的专利转让给英国海军。”

周中华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挖土机械”的专利与留学计划又有什么关系?

在考虑周中华的留学计划问题上,赫胥黎和亨利的请求其实都只是表面的现象,其中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在赫胥黎登门请求威灵顿上将对周中华的留学计划给于帮助之后,威灵顿上将立刻将此事向皇家海军司令部作了汇报。随后,皇家海军司令部又将此事通报给了外交大臣巴麦尊勋爵,并表明了倾向于支持的态度。

巴麦尊勋爵,出身于爱尔兰贵族,曾任英国海军部部务委员、军务大臣,此时已经是二度担任英国外交大臣。在前一任上,也就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他便是英国对华侵略政策的主要制订者。

当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正是这位外交大臣、巴麦尊勋爵在英国议会大放厥词,鼓噪人心:“…在遥远的东方,那个古老衰败而又愚蠢守旧的庞大帝国,长期以来就一直拒绝跟我们进行全面的贸易,…这早已为我们所不能忍受!现在竟然又野蛮地把…大英帝国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使我们的商人和大英帝国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失!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接到海军关于周中华留学计划的通报后,这位老牌的政客,立刻从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他在与议员本杰明•迪斯雷利共进晚餐时谈到了这件事情。

交谈中,巴麦尊对海军倾向于支持的态度嗤之以鼻,说道:“让那些野蛮的东方人来接受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教诲?让他们学会了海军的战术,再制造新式的战舰来对抗我们的皇家海军?霍克郡勋爵简直老糊涂了。议员先生,您认为呢?”

迪斯雷利笑着道:“阁下,我一向认为,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要从中看到我们的利益所在。”

巴麦尊道:“那么议员阁下从这个民间的留学计划中看到了英帝国的利益吗?”

迪斯雷利道:“只要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英帝国在这件事上大有可为。”

巴麦尊奇道:“阁下有何高见?”

迪斯雷利道:“假使我们拒绝了这位运河之父的留学计划,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直接的结果可能是,那位周先生将会对帝国充满怨恨。而美国、荷兰、葡萄牙,乃至意大利都会成为他的候选目标。您想必听说过,拿破仑皇帝曾如此评价过这个东方的国度,‘一旦睡狮苏醒,大地必将震撼。’而现在,这头狮子在炮弹的轰击下,已经在渐渐苏醒。我们既然不能阻止东方睡狮的苏醒,那为什么不在它将要醒来之前,为它套上一副铁链?”

“铁链?”巴麦尊笑道:“请您不要用文学创作的语言来描述,我可是有些糊涂了。”

“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清政府终究会要建立一支海军。如果我们此时接受这些留学生,并且认真地培养他们,让他们接受英国的文化和熏陶。那么将来这些人一旦成为中国未来的海军将领,势必会向英国寻求战舰、战术和支持。到那时,今天播下的种子就会成为一条牵制狮子的铁链。” 迪斯雷利意味深长地说道。

巴麦尊笑道:“您真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难怪您能成为莫德尼公爵夫人的入幕之宾。不错,以目前的中国来看,不要说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便是造一艘新式战舰也绝无可能。即便中国想要有一支海军,我想,除了向欧洲购买军舰,应该没有其它的办法。那时,这支海军也必将是处于英帝国的控制之下。”

政治的阴谋永远是最令人防不胜防的圈套。一个在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隐藏了英帝国长远利益的;冠以友谊、真诚的留学计划就此获得通过。

当然,眼前能够获得的利益也绝不放过。英国在世界各地建造要塞、港口和码头。有了新式的“挖土机械”,自然会事半功倍。而且这个小小的要求,更能让周中华感觉到留学计划的来之不易。

周中华在将“挖土机械”的专利转让给英国海军后的第三天,亨利便给他带来了好消息。伍尔维奇皇家军事学院与英国海军决定联合在朴次茅斯军港开设一所新的军事院校——“朴次茅斯军事学院”,开设海军、陆军、炮兵、制造等课程。第一任主管便是那位在威灵顿上将别墅中同时参与会见的海军少将布莱恩。这所军事学院除了接受所有希望学习军事的中国学子外,还将安排英国的一些殖民地及其他“未开化”的亚非国家来人学习。

这一日,周中华、赫胥黎、达尔文以及亨利等人一起送所余学子来到朴次茅斯军港。

朴次茅斯港水深湾阔,港内炮台要塞,壁垒森严,扼守英吉利海峡,乃是英国南部中段沿海天然良港,更是重要的商港和海军基地。

军事学院暂时借用海军基地的一群房舍,地点便在港口的阿玛达路。安顿好众学子后,布莱恩少将陪同诸人到海湾边察看已选定的学院日后的校址。

众人沿海湾边的大道而行,看见有两座纪念碑高高耸立。布莱恩少将甚是骄傲的介绍,一座是战胜无敌舰队的纪念碑,其上塑造的女神不列塔尼娅手持三叉戟,头戴战盔,飒爽英姿,代表英国。另一座则是打败无敌舰队的海战英雄德雷克的塑像。他身挂利剑,全副戎装,手摸地球仪,遥望辽阔的大海,颇有英武盖世的气概。这个塑像自然是代表了皇家舰队的赫赫战功。只见港湾之内船桅如林,战舰云集,在纪念碑相衬之下,宛然便是英帝国强大海军的写照。

此时正是装甲船(铁甲船)尚未出现,木质风帆战船发展到了顶峰时期,英国海军所用的尚皆为木质帆船。

布莱恩少将洋洋得意的给周中华解说,舰队中那些吨位大和火炮多的战船直接承担战列线战术的战斗任务,是为战列舰;而具有高航速,但吨位和火炮门数均逊一筹的帆船则主要承担巡逻、警戒、侦察和护卫等任务的,就是快速帆船;哪一艘是排水量已达4000吨的“海上霸王”;哪一艘又是配置火炮多达130门的“无敌堡垒”;只说得口沫乱飞,天花乱坠。

看着这些战舰,赫胥黎、达尔文也极尽夸赞,亨利更是兴奋不已。周中华内心暗道:“只要有设备和材料,凭着《舰船知识》上的资料,我都能造一个比这些船不知要先进多少的战舰,保管让你们大开眼界。”周中华的父亲乃是《舰船知识》的名誉主编,特约撰稿人,家学渊博,周中华受其熏陶,所知的确不少。

校址之侧便有一个朴次茅斯军港的船坞。船坞内有不少工人正在忙碌,敲敲打打,不亦乐乎。周中华仔细一看,原来是将损伤的军舰在此处修补。

船坞之中,有一人看见他们,迎了出来,却是罗伯特上校,原来他正是皇家海军舰队常驻朴次茅斯港的技术顾问。今日他正在船坞内督察修补改造一艘战列舰,见诸人都是相识,于是前来叙话。众人驻足海边,观望船坞,指点校址,臆想将来。正在畅谈之际,忽然听到一声巨响。

众人都吃了一惊,连忙寻声看去。只见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一艘战列舰被炸出一个大洞,海水灌入,战舰歪歪斜斜,眼看便要沉入海中。

罗伯特上校连连惊呼,匆匆向船坞跑去。待等他转回之时,火也没了,烟也没了,船也沉了。

布莱恩少将问其究竟,罗伯特上校神情沮丧,将事情原委告知众人。原来有工人在调试舰炮,谁知粗心大意之下,误发一炮,炮弹直射,击中停在船坞边等待检修的一艘战列舰。如此近距离的被炮弹击中,这艘木质帆船焉能承受,于是便呜呼哀哉,沉入了水底。所幸之是,无人员伤亡,只是无端损失了一艘战列舰,如何上报海军司令部,这份报告倒煞是难写。

回到伦敦之后,伍汉灵已经和“永和行”的谭管事在泰晤士河畔相看好一栋别墅,正等周中华定夺。学生已经各自安排,酒店自然也不宜久居。英国海军司令部购买“挖土机械”的专利倒很大方,一次便付了十万英镑,因此伍汉灵便思购一住宅,颇有乐不思蜀之意。

周中华宠爱娇妻,任其作主。别墅主人急于脱手,于是两天之内便由律师办好一切手续。周中华本想就此搬去,伍汉灵却要择日乔迁,还要周中华请来宾客,热闹一番。

周中华不愿拂了妻子之意,一一听从。只是这远在异乡,宾客又何从请起?思来想去,所认识的人,除了威灵顿父子,赫胥黎、达尔文外,便只有皇家科学院的一帮院士。想起科学院安排留学之事出力甚多,也该相谢,于是决意登门相请。

这一日周中华又来到皇家科学院,进门之后,径自往办公楼而去。一路之上只见不少人三五一群,议论纷纷,诺大个皇家科学院,全然没有往日的静穆严肃,倒似来到了鱼市菜铺。

周中华颇为奇怪,正在诧异之时,却好碰见一个相熟之人,便是琼斯男爵。于是周中华问其究竟。

琼斯男爵倒是个爽快之人,竹筒倒豆子,将事情和盘相告。

十一月之初,皇家科学院年会。今年的年会有两桩特别之事,一件是推举院长人选;另一件是确定增加的院士人选,其中便包括了周中华。

院长之选,毫无悬念,众人一致推举博学方正的法拉第为下一任院长。谁知法拉第宁愿专作学问和研究,不愿出任院长。一干理事纷纷劝说,法拉第意志坚定,不改主张。时至今日,已经半月有余,这皇家科学院“群贤无主”,也如普通人家一般,乱成一团。

今日学院院士商量已定,由几位理事做最后一次劝说,实在不行,只有禀告女王,重新推选。琼斯男爵将事情告诉周中华后,问起他的来意, 周中华如实相告。

琼斯男爵苦笑道:“倘若院长职位一日未定,只怕多数院士都无心情到贵府赴宴。”他臆想天开,忽然冒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点子,说道:“不如周先生也去劝劝法拉第教授,您是远来贵宾,说话自然不同。”周中华暗自好笑,这琼斯男爵竟似将自己当成了一根稻草。周中华也不好回绝,只好答应。

琼斯男爵当即拖着周中华往迎宾大厅而去。周中华甚是不解,问道:“琼斯男爵,您是不是把方向搞错了?”

琼斯男爵叹了口气,说道:“法拉第教授见今日诸人相劝甚多,本想暂时避开,此时正被理事们拦在了迎宾厅内。”

来到迎宾厅内,只见济济一堂,人声鼎沸。除了学院的二十余位理事之外,竟还有百余位院士也在此间。法拉第站在人群之中,仪态安详,任凭众人如何劝说,始终不发一言。

周中华听那些劝说之人,无非是些老生常谈,什么“院长一职非你莫属”;什么“当以大局为重,挑起学院重担”;什么“众人已然一致推举,不可冷落人心”之类。这些科学院士,发明创造、理论试验都卓有成果、蜚声扬名,独独于这舌辨一道,欠缺良多。

正是:群贤毕至,惜乎言词干瘪难动人心;众口齐劝,又似鸡舍鸭窝一片噪声。便有几个能说会道之士,也被这众人的鸹噪之声淹没。任凭你千言万语,安能打动法拉第之心。

琼斯男爵上前高声叫道:“各位先生请让一让,我们来自远方的朋友也来相劝法拉第教授。请大家静一静,听一听周先生怎么说。”

琼斯男爵果然爵禄显贵,素孚名望,声音洪亮,指挥有方。一声之下,人群向两边分开,中间立刻显出一条窄道。

周中华此时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走了上前。有分教,周中华舌战法拉第,科学院群贤静无声。

见周中华走了上前,法拉第反倒有些意外。周中华“一路”走来,大脑中已经浮想联翩。此情此景,既非诸葛亮舌战群儒,又不似周总理万隆发言。劝说法拉第,即不可出言讽刺,又不宜慷慨激昂,更不能严肃死板。周中华暗自思忖,当此时候,只可“短兵相接,速战速决”。至于结果如何,反正也不与自己相干。

周中华走到法拉第身前站定。法拉第主动握手致意,准备略微寒暄几句。未等法拉第说话,周中华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尊敬的法拉第教授,你是知道的,我是来自遥远的中国,对于皇家科学院的历史和掌故还不太了解。我有三个问题,想请教您,还请不吝赐教。”

法拉第未料到周中华竟有“问题”要问,诧异之下,木然点头。

周中华一指迎宾大厅中的牛顿塑像,问道:“请问先贤牛顿是否担任过皇家科学院的院长?”

法拉第答道:“担任过。”

周中华又道:“请问他任职多久?”

法拉第如实答道:“牛顿曾经任皇家科学院院长达二十余年。”

周中华笑道:“我的第三个问题便是,阁下与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孰高孰低?孰多孰少?”

法拉第茫然不知所以,迟疑答道:“这个,这个,法拉第自然比不上牛顿多矣。”

周中华哈哈一笑,道:“我的问题都问完了,请法拉第先生仔细考虑这三个问题,然后再想一想您推辞院长一职的原因。”

法拉第细细咀嚼周中华言下之意,回味刚才的三个问题,顿时愕然。

周中华的三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一个推理。在法拉第听来,便是牛顿担任了二十年之久的院长并没有影响他的科学研究和贡献。那么法拉第的请辞理由也就不再成立了。周中华的问题当中实是暗藏玄机,试问世间又有几人可比牛顿?

投身科学研究之人,多数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钻牛角尖。一旦认准了,执着到底,难以回头。否则数十年殚精竭虑,枯燥乏味的进行研究,探求一未知的结果,如无这等执着,又焉能成功。

法拉第初时认定自己不能以俗务而影响科研,是以坚辞院长之职,以至招来非议也在所不惜。此时周中华一番话,让他有醍醐灌顶之感,顿觉恍然大悟。内心之中,不禁把自己与牛顿暗作比较。似法拉第等人,虽早已不求名利。但这“名”之一字魅力之大,也非轻易可抵挡。何况不求名,而名可自得。如果既能担任院长一职,又在科学领域有惊人之贡献,则与牛顿相比也不遑多让。这一番转折,其实是从一个牛角尖钻到了另一个牛角尖。

法拉第此时不由得不表态,一番谦逊后终于答应了接受院长之职。迎宾厅中欢声响起,人人开怀。周中华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番胡诌,居然就此劝动了法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