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辽东大帅一老翁
作者:轩辕无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42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一时轻信人言语.自有明人话不平。

-------------------------------------------------

魏忠贤的办事效率还真快,第二天,圣旨就到了,封昊天为“宣慰使”,随同兵部尚书、辽东安抚使共同前往辽东,给他的任务是安抚、教化辽东百姓。

那位问了,明朝怎么这么多兵部尚书?其实多数都是朝廷为了显示对肩负重要战略任务大臣的重视,给他挂个衔儿,也好得到地方军事官员的配合,跟现在的名誉理事长什么的一样,像后来的曹文昭、洪承畴,都挂兵部尚书衔。真正的兵部尚书,正职的就两位,一位在北京,是田吉;一位在南京,叫王在晋,因为南京也有六部。南京那位职权范围很小,真正统管全**事的还是北京兵部尚书。

接了圣旨,昊天又特别去拜会了这位王象乾王大人。见了面,昊天一瞧,吓了一跳:这位王大人多大年纪啦?瞧这位头发、胡子全是白的,脸上皱纹堆垒,背也有点儿驼了,嘴里的门牙都掉了俩,一说话兜不住风,乌了乌涂的。

“张大人你来啦,请屋中叙话吧!”嗯,还行,起码声音还算比较洪亮。哎,这动作也挺敏捷。

“王大人,您今年高寿啦?”

“还小呐,七十九。”

我的妈呀,敢情这位王大人今年都快八十了,在现代这也算高寿啦!就、就这位还能活着到辽东吗?

昊天脸上的表情,让老头儿看出来了:“怎么着,张大人嫌老夫上了几岁年纪?哼哼,老夫人老,可精神、韬略不老,还能上阵杀敌。想那老将廉颇,年近九旬还日食斗米,跨马临敌;姜子牙八十多岁金台拜帅,助武王兴周灭纣,创下八百年基业;老黄忠也是八十多岁在定军山刀劈夏侯渊,我比他们还小呐!我再向你提几个人,在想当初……”

呃,行了,行了,这套词儿我比你熟!昊天瞧老头儿挺激动,赶忙拦住了:这要是一着急,老头儿血压上来,来个脑出血,我就造孽啦!

“王大人虎老雄风犹存,下官敬服,也完全相信您能为国再立功勋。”

昊天这么一说,老头儿高兴了:“呵呵,张大人年轻有为,学识出众,老夫早有耳闻。不过要将排兵布阵,出马临敌,不客气的说,整个大明也找不出一个比老夫经验丰富的。”

书中暗表,老头儿还真没吹牛。这个王象乾二十四岁(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得中进士,三十多岁开始了军旅生涯,曾任佥都御史,经理播州,镇压过苗人起义。当然了,这个苗人起义跟日月神教没关系,也没有东方不败。

老头儿打了四十多年仗,可谓身经百战,经验十分丰富。大明朝上下,在这方面还真没人能在老头儿面前摆资格。可就一样儿不好,老头儿领兵打仗,总搞一言堂,他是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加上资格老,谁拿他也没办法。

老头儿本来曾主动请缨,前往辽东,可到了那儿之后,跟孙承宗的对敌意见不一致,俩人总顶牛。后来孙承宗实在没办法了:这老头儿资历在那儿摆着了,自己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是。“到底我是大帅,你是大帅呀?你呀,别给我这儿帮倒忙了,回家养老,抱孙子去吧!”就这么着,他让孙承宗给轰回来了。

把老头儿气的,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儿归了位。可孙承宗时上级领导,他也没辙。于是,老头儿一时痰迷了心窍,就投靠了魏忠贤。其实他本意是好的,要发挥余热,为国效力,抵挡鞑子兵,可好心未必能办好事,他就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对敌策略要是不正确怎么办,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

本来阉党这边儿就缺军事人才,这样儿的老将投靠,应该十分重视才对。可老头儿的年纪实在太大了,谁也不敢说他还能活几年,阉党就没拿他当回事——要是派出去还没取得成绩呢,骨灰盒就回来了,那个就成了笑话啦。要不是这回实在找不着人了,也不会让他去。

书规正传,昊天瞧老头儿这么大年纪,很不容易,就恭维了几句。而且昊天也想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真实的本领,随后就向他求教领兵之道。

昊天这一恭维,老头儿的兴致来了,如何领兵、如何埋伏、如何围点打援,说得滔滔不断。可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辽东得战局上来了。老头儿大骂孙承宗不知轻重,不思拱卫京师,一味的筑小城分散兵力,将来一定会让鞑子逐个击破,重蹈萨尔浒战役的覆辙。如果让他来,他将在山海关外八里铺重筑重关,实现“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的计划。

昊天听他前面说得头头是道,知道这老头儿确实有两把刷子。可再一听后面,就知道这事儿麻烦了,因为袁崇焕在辽东所采取的政策,是继承和发扬孙承宗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袁崇焕的正确,这老头儿如今反对孙承宗,只能说明他的战略思想是错误的。要是到了辽东他真这么干,恐怕还得败。

这一败,我也悬啦!怎么想法劝劝这老头儿呢?可是人一上了年纪,脾气就有点儿倔,有什么想法不好扭转!唉,第一次见面,不好深说,不过这次总算相谈甚欢,留了个好印象,来日方长吧!

又聊了几句,两人约定好出京的时间,昊天就借故告辞了。

这是昊天第二次被外派出京,办事的程序已经轻车熟路了。到吏部换了工作证,领来“宣慰使”的大印,再到“海务衙门”将以前的工作交接清楚。期间,崔呈秀还假惺惺的惋惜不能和昊天一起共事。

昊天心说:煎饼果子下毒药——你少给我来这套!你是什么变的,我心里清楚。可表面上不得不跟他客气了几句。

昊天还抽空去了趟工部,向宋应星、楚飞云询问了一下“科研小组”的进展。魏忠贤将这摊事儿交给他侄子掌管以后,昊天怕跟他碰上,惹下不必要的麻烦,已经好久没来了。结果到这儿一问,感情魏良卿对这事儿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装模作样的来过一趟,就再也不见人影了。宋应星和楚飞云知道他的人性,都不愿意搭理他,有事只能找张瑞图。幸好张瑞图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所以到现在,除了进展还是那么缓慢以外,没什么别的问题。

昊天觉得既然魏良卿不闻不问,张瑞图又这么支持,是个很好的机会,就向两人交代了一番。具体交代的什么,咱们后文书再说。

公事都处理完了,剩下的就是私事了。昊天给张百万写了封家书,然后准备去向刘员外和秀娇小姐告别。还没等动身呢,正巧,刘员外派人来请了。

昊天来到刘府,刘员外将他让进书房,把仆人都打发出去,把门一关,向昊天说到:“贤婿,秀娇已经快二十啦,这个年纪总不成亲,街坊四邻就要说闲话啦。你如今要远赴辽东,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我想趁你没走之前,将你们的亲事办了,你意下如何呀?”

啊,这个时候让我娶媳妇,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