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解放朝鲜(7)
作者:无影之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26

第十二章:解放朝鲜(7)

日军虽然防线崩溃,但时撤退仍然没有丝毫混乱,使得我军不敢贸然追击,在严密部署、详细计划之后,才尾随上去。东段日军撤往江陵,西段日军为避免我空降兵在水原一代阻击、迟滞其行动,不得不撤往仁川,并在往仁川的路上层层阻击,延缓我军行动。司令部认为这些日军已属强弩之末,所以只调了部分兵力监视,骚扰,而主力则南下广大日军守备薄弱的地域,以防日军通过海路重新上岸,同时进逼日军釜山防线。3月18日,我军前锋已经抵达金泉、全州、安东一线,日军被压迫到釜山防御圈的狭小区域,而东西海岸准备下海的日军在海军的帮助下正以最快的速度登船。相比之下,江陵日军的进展要快得多,而仁川由于潮汐影响,日本海军靠岸艰难,所以司令部决定在仁川打一场大规模歼灭战。

大军南下,朝日鲜丽之国一片狼藉,到处是背井离乡的难民,一见到我军部队马上拦截索要食物,弄得我军行动迟滞,行踪暴露,时不时有日军飞机来骚扰一下。由于日军撤退时,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所以我军补给也非常困难,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朝鲜前指决定让“朝鲜救**”作先锋开路,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救**一开始还向难民分发些食物、衣物,后来发现这是个无底洞,不得不尽量脱离接触,为此双方还发生了冲突,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在死了不少人之后,难民不再纠缠军队,行进速度明显加快。当然为了尽量控制人道主义灾难,在与朝鲜临时政府磋商之后,决定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向朝鲜提供一定数额的援助。在临时的救济营里,一日三餐喝稀粥的状况据乐观估计也要持续3个月以上。

4月4日,我西路军主力7个师完成了对仁川日军的包围,中路军与东路军在蔚川、光州、大邱弧形线上与日军对峙,江陵日军已经全部从海路撤出。杜聿明作为仁川歼灭战总指挥,在汉城指挥部调兵遣将。先以小股部队分多批在夜间破坏日军休息,削弱其战斗力;在以主力一鼓作气歼灭之,只是日军海军舰炮对我军行动威胁甚大,即使阵地犬牙交错,也难保他们不会作出同归于尽的决定。根据天气预报,4月中旬可能有大雾,也许这是个机会。

12日早上7:00,中雾,对仁川的总攻开始,日本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无法出动,我军在仁川外围在对日军进行了20分钟的火力压制之后,开始冲锋。日军碉堡受到我军重火力的压制,加上大雾看不清,被连续爆破成功,中午大雾散尽,日海、陆航空兵大举出动,但是其步兵却饱受缺少弹药的痛苦,无力反击。16日上午,我军从西边率先突入市区,与日军展开巷战。天气的能见度依然很差,而部队刚刚开始普及的冲锋枪,连发时枪口火焰较大,非常容易暴露目标,让日军狙击手有可乘之机。对此,仁川地区指挥部考虑到已经进入市区,日军空中威胁减弱等诸方面因素,改变先前上午进攻,下无巩固的战术;改为上午巩固,下午进攻。打下一块,巩固一块,并重点注意潜伏在我占区的敌特势力。每占领一栋建筑,就让里面所有的人都出来,留在里面的格杀勿论,对每一个地方彻底清查。当然首先清理出来一条前进主线,开辟“安全通道”之后再逐一清查。

日军一路上搜刮来许多粮食,为了尽快安定朝鲜局势,驻朝鲜指挥部要求杜聿明尽量把大的粮仓完整搞到手。杜聿明集中了所辖部队中绝大多数朝鲜联络官,或委培实习军官,向个粮仓周围渗透。一旦发现日军行为异常,立即报告。好在仁川并不是日军重点经营的地方,所以粮仓大都临时改建,不但地址好找,而且防卫漏洞百出。据估计,日军仓促撤退至此,不太可能有详尽系统地销毁计划,只要把握好“点”就算大功告成。据俘获的中佐交代,原本日军认为,以海空军优势,补给不成问题,所以非常看重这些粮食,准备固守仁川半年以上,让联军不能安稳的控制朝鲜半岛。这进一步肯定了我们先前的判断,时至4月27日仁川解放,全部粮仓都被我军完整接管。

正当总部准备集结兵力向南海岸推进时,有消息显示:日军乘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仁川时,已经秘密把部队主力从朝鲜撤往本土或济州岛,唯恐有诈,各部队小心翼翼向前推进,进入眼中的只有空关的工事,破败的工厂,萧条的城市。近一个月,给了日军太多的从容,以仁川战后统计:打死打伤俘虏约万余日军,而从海上撤出的日军精锐约7万左右,工业设备无法统计,留下的是饥荒和工业倒退20年……

前一段时间准备考试什么的,停了一段时间,不好意思,现在继续写下去笔头有点生疏了,质量可能有点下降,请见谅。现在放假了,继续稳定持续更新,质量我也会注意控制的:)其实一直写着也没什么,要是停下来再继续写,真的感觉很难,不过第一步已经走出来了。

再次感谢各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