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激愤
作者:烈火暗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41

迟误生的笑容显得有些不自然,至少李宁商在内里看到了一些拒绝的意思。看到迟误生笑了半天,却一句话没说,他也不发话,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迟误生现在有些烦,他当然知道李宁商现在的身份,这种地位上的人物绝对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国家队主教练能够得罪的。可是偏偏这一群足协的领导如同踢皮球一样的将这件棘手的事情踢到了自己的手中。在心中,迟误生可是非常清楚的,李宁商这一年可是抢尽了足协这帮大老爷的镜头,若这届国奥队再出现几个李宁商培育出来的球员,其风头必将更劲。那不是要了那帮足协官员的命了。

想用笑容将此事蒙混过去,但迟误生忽然发觉李宁商异常执著的看着自己,完全不搭理旁人的搭讪,等待着自己的回答。

喝了一口饮料,他边说边想道:“对于您能够奉献出手中培养的球员,供给国奥队挑选,我真的非常的感激,这也是我一直期望的事情。我曾经观察过几名已经在欧洲踢上主力的球员。虽然只是在欧洲待了半年,但他们的个人能力及战术意识,已经完全超越了国内的同龄球员。不过他们还是太年轻了些,个人技术虽然都不错,但单薄的身体可能还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对抗。而且现在离奥运会也只有一年的时间,国奥队的球员需要进行密集、且长期的训练。作为这些在欧洲踢球的球员,在时间上也不能保证可以随传随到。为了这些小球员的前途,为了他们能够更好的成长,我觉得下届奥运会才是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您说呢?”迟误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但这番话,是他唯一能够想到的推词了。反正李宁商培养的人,是一定不能出现在自己的队伍中的。而且球队内现在的队员,大部分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若真的被李宁商的球员顶掉了位置,自己的颜面何在。

李宁商忽然想到了霍映东,想起了昨晚两人结束交流时,他那爽朗的笑声,原来对方早就预料到自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看来自己对国内的足球还是太缺乏了解了。虽然之前,自己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了三年。但看来自己对于中国足球的了解还是太少了。自己将中国足球想的太简单了。

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对于足协的这帮人,李宁商是没有必要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快的。“希望您能够带领着国奥队,在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

李宁商放弃了向足协推销的球员想法。自己的好意,得到却是足协的冷遇。李宁商可不是什么会忍气吞声的主。既然中国足协看不中自己的球员,那么自己就将球员送给香港足协挑选。反正都是中国人,只要能为中国争光便成了。

招待会一结束,李宁商便让秘书接通了霍映东的电话。

“李先生,我一直都在等您的电话,您是不是已经考虑好了我的提议了?”

“除了多特蒙德队的两名球员,其它的球员,您可以随便挑选。不过前提条件,你们必须征得这些球员及家人的同意。”没有任何的废话,李宁商直接回复道。赞助商的撤出、球迷的背离、国家队排名的下降。都没有给中国足协任何的触动。他们反而沉浸在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亚洲最佳足协的安慰性奖项中。阿Q精神在此时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此时的李宁商,显得异常的气愤

“您可是把最好的球员给留了下来了。”霍映东爽朗的笑声,再次通过话筒传到了李宁商的耳中。不过李宁商有些不喜欢这样的笑声。因为这个笑声让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天真。“你放心,我们香港足协一定会很好的对待这些球员的。我们为他们可是提供了一份非常好的合同。就算他们以后不踢球了。这份合同依然会保障着他们。”

“具体的事宜,您可以通知香港足协与世唐俱乐部的总经理王昆鹏联系。我已经和他交待过了。他会很好的与你们合作的。”

“希望能帮到你们。”

“一定会的。我们欠你一个人情。”

两人都笑了起来。说了这么半天,李宁商等的就是这句话。上层一直流传这一句话“欠什么,别欠人情。” 一个人情,往往意味着很多。接受的人很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用到。但背负的人却要时时刻刻的准备着,直到人情完结的那一天。

与孙有亮见面的时间定在了七点半。由于两人的结合来自于两人妻子的父亲。于是携眷出席,便成为了一件必要的事情。孙有亮绝对是属于非常有心计的家伙,自己在李宁商不在的时候,突然对中国足协下绊子,李宁商一定会有所不满,会有所顾忌。但此时若与李宁商反目,终结合作的关系,明显也是不明智的。将合作维持下去,直到自己能够掌控中国足球的那一天。这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缓和两人现在紧张气氛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通过夫人路线了。通过自己的妻子与胡诗沁,在两人之间重新搭建或修补一条桥梁,也不失为最好的一个选择。

晚宴上,四人谈笑风生,谈谈生活中所遇到的趣闻,谈谈近期那些明星发生了那些怪异的事件,甚至他们还会说些政府即将执行的一些方针。但就是没有提及足球。李宁商是一个非常会把握气氛的人,无论众人谈及什么话题,他总是能够紧跟步伐,这让孙有亮的妻子称道不已。并称孙有亮只对自己的事业有兴趣,其它的一概不问,真的应该向李宁商学学。见闻多,才能见识广,见识广,才能更好的把握商机。

孙有亮出人预料安排一行人去看电影。晚餐结束后,一行人便抵达了国际影城。此时正逢《一球成名》第三部上映。影片讲述的是一名美国青年通过足球,如何从一文不名到全球知名的故事。前两部李宁商皆是至电影院看的,因为这部电影是国际足联拨款拍摄的影片,在欧洲时,总是有一些足协的官员,热诚的邀请李宁商至电影院欣赏一番。想此时孙有亮拉着一种人等前来观赏此片,也是符合了两人商讨的主题。

车子直接开入了电影院的停车场,影院的经理早早的站在了电梯的出口处,等待着孙有亮的到来。邀请李宁商看电影,孙有亮当然不会白痴到买几张票,和一大群人挤在一起观赏,若是那样,两人可是连个交流的机会都没有了。

预定了影院极为昂贵的VIP电影厅,四个人在经理的引导下走入了其中。一间80个平方的房间内,只放置了不到十张的座椅,且不谈功能,这些座椅看看都觉得会很舒适。

虽然房间不大,可是放映的设备可是没有一点点的偷工减料,DTS杜比环绕音响系统,大面积的放映屏幕,皆是针对此空间专门设计布置的。

打量着周边的设施,李宁商笑着对孙有亮说道:“你还真会找地方,这里开个会,聊个天什么的,还真是不错。”

“也是一个朋友的介绍,环境舒适,服务周到,而且绝对不会有人打扰。看个电影什么的也很享受。”说着孙有亮脱掉了外套,挂在了墙边的衣厨内。

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将孙有亮刚刚点的食品放下。在征得了孙有亮的同意之后,便轻轻的扭暗了室内的灯光,让放映员播放起电影来。

李宁商与孙有亮径自坐在了一起,而胡诗沁则与孙有亮的老婆坐到了一边,轻声的聊着些什么。若不是他们的丈夫从事着足球的事业,可能这一辈子,她们与足球都不会有任何的擦边球。

“不知道你对国有资产撤出足球行业这个提案有什么看法?”孙有亮双眼望着屏幕,口中轻声的问道。他清楚两人现在集中的矛盾便在于自己没有通知对方,便先行动手做事了。当时他知道李宁商必定会知道这件事,只是没有预料到李宁商会正好赶回国内,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整个事情的经过。此时若想缓解两人之间的矛盾,他便绝对不能避开这个话题。

“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以后不再会有那么多的阻力阻挠我们对足球行业进行改革了。而坏事是一大笔资金的抽走,国内的民营集团有没有实力接手这一个摊子,敢不敢接手这个摊子。”

“这个问题倒不大,国内现在有钱,又想投资足球的人还真不少,只要国资一扯,他们便会接手。关键是国资撤走后,足球该怎么玩,由谁来引导大家玩。”

“其实最关键的便是公平与公正。这两年中国足球便是死在这两点上了。”

孙有亮笑了笑,接着说道:“如果国资撤出的提案获得通过,足协必将面临改组,这可是一个机会,你看我们是不是要安排一下?”说出此话的同时,孙有亮终于将自己的双目从电影屏幕上移开,望向了李宁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