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公园激战
作者:李春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24

))看着打空地点驳壳枪,沈醉苦笑一下,还是太冲动呀。

沈醉瞄了一眼对岸还在狂叫的黑衣大汉们,趁空缩回假山下的阴影中,用右手的勃朗宁手枪压制着敌人,左手将驳壳枪紧紧插进腰间的皮带里,又用左手大拇指将驳壳枪的机头压弯,拉长了枪栓把枪膛露了出来,摸出皮带上的子弹皮盒里张先亮上尉留给他的子弹夹,然后沈醉用‘单手装弹法’漂亮的完成了给驳壳枪压上了子弹丢掉空弹夹,推进枪栓、缩回机头等一系列动作之后又举起了装满子弹的驳壳枪向敌人猛烈开火,打得敌人嗷嗷乱叫就是攻不上这座拱桥。

“咔咔”沈醉右手中的勃朗宁手枪也响了两声,子弹也已经打空了,沈醉急忙一按勃朗宁的制退钮,勃朗宁手枪的空弹匣滑落了出来,还好没有驳壳枪装弹这么复杂,因为驳壳枪装弹是和日本的三八大盖、王八盒子一样是用子弹夹从枪膛口一粒一粒把子弹往下压进去的,而勃朗宁则是用弹匣直接装填的。

沈醉扳回勃朗宁的机头将它插进皮带上,又从子弹盒捏出一个弹匣压进勃朗宁枪里时暗叫一声“不好!”因为在他的子弹盒中只剩下一排驳壳枪的子弹夹了,沈醉明白现在不能向刚才一样用“一瞄双击”射击战术了,(即是在面对少量敌人围攻时,首先对准一名敌人连开两枪,力争将其击毙或重创,然后再向另外一名敌人连发两枪,也力争重创此敌。这种射击方法稳妥,对敌人伤害大,但是却不适用大规模的群战中)。

沈醉立刻换用“一枪一击,轮回补枪”的射击战术——(即是在面对多个敌人时连续射击,先对一个敌人先开一枪,力争用最快的时间对多个敌人都进行打击压制,如果有敌人没有射中的话,则可以进行第二轮补充射击,力争给敌人以重创,使敌人不能有效对我方射击,此方法适合集群作战。)

沈醉打定注意,他把驳壳枪交到右手对准对岸的敌人实施有力的打击。在驳壳枪喷出的火光中,一个个的黑衣大汉叫苦连天,他们躲在大树后面和石桌石凳后面刚想露头射击,马上就有一粒子弹呼啸着飞了过来,有的黑衣大汉躲闪不及立刻就中了彩了,打的这些黑衣大汉鸡飞狗跳、叫苦连天,再不敢轻举妄动了。

沈醉趁敌人火力减弱的机会忙用左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扁长的火柴盒,用左手大拇指一顶火柴盒内匣,里面露出半匣火柴和一个小油纸包,沈醉一呲牙咬住几根长杆火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夹出油纸包,把剩下的火柴撒在脚下的略干的草地上,自己再抖开油纸包把里面的火药粉撒在火柴的周围,紧接着沈醉再把最后的那个子弹夹掏了出来,用手指压出五粒子弹放在地上的火药粉上,然后再把剩下的子弹快速的压进枪膛依然不间断的对敌人射击,接着把左手上握的火柴盒上的磷面猛地一搽嘴里那长杆火柴,甩开了火柴盒沈醉的左手夹下燃烧的火柴小心的点燃地上的油纸,看着地上的草丛也开始慢慢点燃了沈醉明白是到了该撤退的时候了,现在再不走等到从游湖两边包饺子来的黑衣大汉们到了的时候可就走不了了。

沈醉小心的看了一眼两边的情况,然后快速的摘下军帽搭在一块假山石上,又脱下军大衣也搭了上去,最后右手猛一扣扳机将驳壳枪的子弹全部射光,紧接着再把打空的驳壳枪也搭在假山石上,这布置的就像是一个人拿着驳壳枪躲藏在那里的一样。

沈醉看了一下,觉得暂时不会露出破绽来,才抽出腰间的勃朗宁手枪对着对岸又开了两枪,才闪身向假山丛林后面隐去。

(小资料:

1、7.63mm96式半自动毛瑟手枪

这是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毛瑟手枪,由毛瑟兄弟研制,它的自动方式是管退式,射击方式为半自动,一般都有lo发固定弹夹,口径/mm7.63mm,闭锁方式枪机闭锁,手控保险,扳机力3.5kg,弹头初速425m/s,有效射程70m,表尺射程1000m,全枪长288mm,枪管长132mm,瞄准基线长230mm,空枪全重1.1kg,含枪弹1.900g,6条膛线,缠度200mm,钢铁框架材料。

2.1932式毛瑟手枪

这是1932年由毛瑟兵工厂研制的,是在96式手枪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快慢机而成的,这样既可进行半自动射击,又可进行全自动射击。其结构是在枪的左侧装上一个快慢机,并刻上“R”和“N”字样,分别代表全自动和半自动,此枪的供弹机构也改为l0发和20发活动弹夹供弹。因该枪出厂时编号712,又称712式手枪。此枪传人中国后被称为“快慢机”。)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