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京师叙功
作者:滚木擂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87

))

拿荣耀与弟兄们的生命相比,黄得功宁愿死去的兄弟复活,而不是去显摆。‘这都是命,活生生的命换来的’黄得功心中想着,胃又开始痛了起来。

抬起头,天上的明月,跟兴隆山上的明月,是那样的相似。

兴隆山一战,打的最苦的是黄得功部,但忠真营却并不是获得最多战功的部队。因为总攻发起的那一刻,整个忠真营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无力气冲出去了。参与全歼战事的其他部队,自然获得了最多的功劳。

如果不是王肇坤看的端详。以李老栓为首的这些家伙,非当场哗变不可。

周遇吉当过皇上的贴身侍卫、孙诚是礼贵妃的准妹夫,吴阿衡是孙阁老亲自推荐过的。贺赞是西陲世袭的军官家庭,其父贺虎臣战殁更是极尽哀荣。黑云龙是满桂的部将,满桂是兵部爱将。让黄得功跟这几位爷平起平坐,是不可能的。

但这是别人的想法,却不是王肇坤的想法。

他如实并公正的将兴隆山血战稽考,逐级上报到了内阁。因此,黄得功的忠真营,获得了最多的抚恤银两,这点上,稍稍安慰了一下他们的军心。

黄得功不准备想下去了,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失望,他站起身子,叫上小冀,准备一起去撒泡夜尿去。希望能把所有的烦恼,全部的抛干净。

“圣上有旨,将士用命,多有伤殁,今特许轻重伤员、阵亡将士骸骨,先入京师,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皆素服迎接。战殁骸骨,应有名牌相配,着杨春连夜办理,不得有误!”

忽然一声又一声的高喊,响彻大营。五六名士兵,纵马狂奔,边跑,便高声宣读着最新的圣旨。

“什么?将军,什么意思啊?俺没听错吧?”

黄得功抬手轻轻敲了敲小冀的脑袋。

“笨蛋,这还不明白,赶紧的,天马上就亮了,快去竖名牌。”

等他们跑到车架旁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忙活着呢,其中包括穿戴整齐的李老栓。

李老栓属于轻伤入城彰功的,他原本还挺不好意思抛下黄得功、小冀等人,自己单独入京城面圣,最近这几天一直很老实,很老实。现在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兴高采烈的又活了回来!

见黄得功和小冀跑过来,李老栓笑嘻嘻的问道:

“将军,大伟呢?俺想亲手送大伟入城。”

“去你个老混蛋,大伟要由将军亲送,李老栓,这下子你可排到我们后面啦!”

小冀雀跃的叫着。

“大伟他们入城,没说你们伤兵也能入城啊!”

李老栓乐呵呵的开着玩笑,丝毫不在乎小冀的骂语。

“哈哈,到时便看看,谁敢不让咱爷们入城?”

“是啊,将军,骸骨可入城,想不到咱们伤兵也可以入城,您说这是真的吗?”高恒波忽然担心的问道。

“放心,皇上的旨意都明语提及了,想来皇上能想着大伟他们,就一定不会忘了咱们,明天咱们同样可以入城。”

黄得功拍着高恒波的肩膀说着。

刚说完,就见杨春手下的几名小太监,抱着一大堆的布匹踉跄的跑过来,小冀等人连忙上前接下来。

“杨公有命,明晨入城,众位将军可穿此服。另有黄绸若干,朱砂三斛,用来书写阵亡将士的名字。”

黄得功此刻已经从车上抱起了王正伟的骨灰罐子,哽咽着说:

“大伟,你听到了吗?明天咱哥儿俩一起去见皇上!整个京城可劲的逛,皇上,还有全天下的官员和百姓,都要为你做法事哩!”

……

得胜回朝的仪式,历来都有严格的古礼可循。说白了就是盛装游行。这次,虽说形式个别了一些,但效果却空前的好。

当满载阵亡将士骨灰的车队,缓缓驶入德胜门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或白或灰的瓶瓶罐罐,整齐的码放着,数有成千上万。罐子后面,插着斑驳着血迹的穆刀,虽然上面满是锯齿般的豁口,但依然闪烁着明亮的寒光,仿佛英雄的魂魄,依附在上面,向世人昭示着,他们来自于一场何等惨烈的血战。

穆刀的刀柄上绑缚着一面白布,上面写着红色的字体,讲明了罐子中是何人的骨灰。其中有这次兴隆山阵亡的将士,也有历年来牺牲在辽东大地上的将士。

由二胡、唢呐组成的鼓乐队,呜咽着演奏出悲伤的曲调。伴随在骨灰车旁,缓缓行进。

紧跟着骨灰的,仍是车队,车上或躺或卧的,是浑身是伤,包扎不全的重伤员,因为时间仓促,更多的伤兵,穿的是自己作战时的甲胄,上面满是烟熏火燎、枪痕弹孔,有的士兵,甚至已经到了衣不遮体的地步,虽说这些人样子狼狈,但每名士兵却昂首挺胸,脸上的神情,也是肃穆庄严。

一旁维持秩序的锦衣卫们,都将兵刃的尖头斜向着大地垂下,这是这个时代里‘执戈军人’的最高礼节。

车架所过之处,不断有人焚香祈祷、躬身施礼。

车架后,依然是伤兵队伍,只是因为轻伤员,大家都可以跟着行进,甚至有的还可以骑马。这点上,杨春领会的很好,把入城的次序做了最合理的安排。

大家一步一步的行进在城中,沿途是素服的百姓和官员,即使是维持秩序的锦衣卫、巡捕营的士兵,也都在身上披着一条白色的长披。

整个伤兵队伍走过之后,才是甲胄鲜明,刀枪闪亮的正规部队入城,自此,之前慷慨悲壮的气氛,才有所改善,大家鼓掌、欢呼,迎接英雄们的归来。音乐也变得欢快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大明,武功盖世。日月双轮,永照万邦!”

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响起在午门前。从这个声音中,大明全体决策层,都听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激昂,热情与忠贞。

皇上的临时决定,印证了一个事实,那便是,将士用命,求的不是升官发财,求的不是光耀门楣。

他们最渴望的,是国家的承认。不论胜败,不论生死,只要国家记挂着他们,他们便可以随时为国家、为民族抛洒出满腔的热血。因为死后的骨灰,是可以到京师去看皇上的。

注:

1.给某支军队赐号,是明代的特点。李锦(李过)、高一功归编隆武朝时,其军被赐号‘忠贞营’。因此,黄得功的忠真营,其实是历史上存在的。只不过主将不是黄得功而已!

2.本章直接从战事跳到京师,显得突兀一些。原本想调整一下顺序的,但因为是一口气写下来的,调整来调整期,越调整越乱,索性原样奉上,望大家海涵!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