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蔫坏的郑芝龙
作者:滚木擂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48

))

总之,一切都算顺利,又快过年了,日子过得飞快,我依然快乐幸福,尤其是后宫生活。

我揽着羿圣夫人的腰,望着天上的月亮,我笑的很开怀。也许是我心理有问题,我对这个比我大十岁的女子,非常迷恋。并且前一段时间和袁妃的相处,我和袁妃的感情也发展良好。现在就剩下皇后了,已后再找机会吧。

兴许是为了印证,改革势必带来阵痛的说法,毛文龙挨弹劾的事情刚刚结束,郑芝龙交来的280万两的‘海事银’,也同样有人站出来弹劾。

因为大明发过驿站明刊,表明大明海域内,海匪肃清,各国商户的船队,均可以自由往来,但是必须由大明水师护航。护航费用外国船是货值的10%,国内船是20%,这个比例是考虑到在大明海域外,对方船队另有护航费用而定的,很是公平合理。再有,出口高税,进口低税,也是鼓励进口,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手段。

这样,估价师就是一个新兴行业了,东印度公司核心船队的估价相对低一些,外围船队的估价则相对高一些。这也正常。因为东印度公司的实力太强,郑芝龙不怕他们,但也不愿意干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倒霉差事。加上人家有私掠船的国家政策,干一次抢劫,引来一群抢劫的,这事郑芝龙是不会干的。

而估价师的设立,因为郑芝龙的关系,很多连算盘都不懂的人全混迹估价师的队伍当中。因此,这估价师的选材问题,就首先遭到了言官弹劾。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弹劾…!

关于东南沿海的海匪问题,郑芝龙上过一个折子,说是已经基本肃清。毕竟郑芝龙就是当初最大的海盗!如今大明海域内,确实被郑芝龙的船队扫差不多了,唯独活跃在南洋的一个小海盗——康六彪。

康六彪原本是郑家军的一个头目,后来和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豹闹翻了脸,在郑芝龙的支持下,单干了。

多年来,他和郑芝龙的关系一直不错,每年见郑芝龙两次,一次是郑芝龙的生日,一次是郑芝龙母亲的生日。无论躲在那里,他都过去拜寿。然后每次都跟郑芝豹大打出手一番,个个鼻青脸肿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郑芝龙接受招安后,同样因为郑芝豹的原因,他只能继续当海盗,但是,为了给郑芝龙作脸,他领着船队跑到了南洋诸岛间讨生活了。

这么一来,郑芝龙又觉得有些亏欠他,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当海盗并不是正常人的追求,光宗耀祖才是大家的理想。因此,郑芝龙送船送炮的资助他,现在的康六彪已经是南洋实力最强的海盗之一了。

又因为郑芝龙的照顾,康六彪现在靠护航,傻吃乜睡的也能过日子,于是海盗肃清的塘报,也的确不能不算对。

但镇海、福海这两只从建立初始就注定了冤家的现实,让郑芝龙不得不想在第一年的海事银上,就取得碰头彩,一举压倒毛文龙的风头。

可因为郑芝龙的业务晚毛文龙小半年开始,并且西洋的生意线图太长,加上为了补偿自己这个老部下,郑芝龙还分了点生意给康六彪做,这样他交的钱虽说还是比毛文龙的70万多,但终究觉得不满意。

于是,康六彪就出了个主意。

“有个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前天被我的海蜇头给探到了行踪,龙叔,要不咱们再来一次如何?这个船,只是属于他们东印度公司外围的小商船,应该没事的。”

平日里,郑芝龙和康六彪都轻易不动东印度公司的货,但眼见老郑发愁,康六彪便动起了歪脑筋。

“可是,皇上隆恩,给了咱们这么一笔不担恶名的财路,就是要我大明的海域内,太平无事,咱们这么干,有负圣恩啊!”

说心里话,郑芝龙现在是实在不想再当海盗了。

“龙叔,正是为了报答皇上的大恩德,咱们才要给皇上做大贡献才是,如今大明朝廷的岁入太少,各处又都要用钱。当今的皇上年纪很轻生,却听说,已经累的有些气喘和足凉的毛病了,咱们这么干,也是为皇上分忧的考量。更何况,我这次找一些新罗人去外海干,即便出事,也怀疑不到咱大明来,龙叔尽管放心。”

于是,康六彪就替龙叔干了这一票买卖,这个行动非常干净,货物被搬空,船先是凿开洞洞,再用蜡封上,蜡上面压上蓄水的木盒。然后四处放火,等火焰烧毁了木盒,融化了封蜡,已经顺海流飘到远方的船只,才逐渐沉下去。人员呢?大明的子民全部招募成海盗。剩下的人全部杀干净,然后等待鲨鱼群美餐过后,海面上就什么痕迹都没有了。货物经过四、五手之后,才换成银子交到郑芝龙的手上。

这么干净的行径,按说是不会走漏风声滴。但是。

因为郑芝豹的关系,消息还是在小范围内走漏,并且被熊文灿下面的一个布政使获悉。老哥圣人气节一上来,立马连夜就写了一个弹劾上来。

弹劾郑芝龙蓄养海匪,违反国家法度,纵贼私掠,损毁大明信用…。这个弹劾也把熊文灿给捎带上了,说他‘擅离职守,纵容芝龙恶行。’还说他有贪贿的行为。

这个事情可绝对是大事,因为儒家子弟是不能允许发生这样残忍的事情。好在被我控制在内阁之中。并且把那个布政上调到户部去。没有切身感受,谁都会说风凉话。

然后下旨意,让郑芝龙把康六彪给尽快招抚了,并且这种事,以后绝对不允许再出现,免得再闹出其他妖蛾子。至于郑芝豹,则被彻彻底底的胖揍一顿。这是我亲自下的命令:吊起来抽,抽完了再抽,只要别抽死,别抽残,怎么狠怎么抽。

郑芝龙无论于公于私,都认真执行了我的这道旨意,抽断了三根柳鞭,整抽了两天半。直到郑老夫人出面求情,熊文灿出面周旋,郑芝豹才算挺过来。

我久违的,消失的熊文灿回来了。跟他一起回来的,是从安南等国易货贸易获取的,价值300万两白银的粮食。

他感动于我的明诏,知道我为了粮食和银两犯愁,银两有郑芝龙的海事银,他不怕。唯独粮食问题,他专门以自己的全部身家,抵押给皇商,换了瓷器、丝绸等物,亲自去了一趟安南等国,全部换成粮食,给我送了过来。

我感动于大熊的痴忠,内阁也同样情感崩溃,不但没人上表再弹劾他,还顺利的由户部发了70万两白银,用于购买这些粮食。皇商也只收本钱,他抵押的家产便全部归还。算算大熊还赚了20几万的银子,这赚头,他也没要,全部用于福建沿海的船坞、炮台的建设了。

至于熊文灿收受贿赂的事情,我都刻意忽视了,底下人也就都假装失忆,自己把自己给糊弄过去了。

有这些忠臣良将,我很有信心的准备过年事宜了。因为银子充裕,过节费和饷银,发放的面积和数额都超过了去年。官僚体系中,就连九品的义师,也得到了价值5两银子的丝布茶盐、60斤粮米的过节补贴。南北直隶的百姓之家,也得到了柴、油、肉和红白薯的补贴。各地方政府,也因提留份例的富裕,适当的进行了类似的活动。而且这些事情,都是提前就全部完成的。

整个十二月后半月,全国上下都是过节的洋洋喜气,整个大明的普通百姓,都踏踏实实的准备过个好年了。连陕西那边,也都消消停停的安心等待年关的到来了。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