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地主家也得过年啊?
作者:滚木擂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09

))坚决不同意把皇田和备田分开来。但是也留个活口,让大家秋忙后再商量。

20多个书呆子县令就回去了。

活口,是留给张彝宪的,给他们的,最多是个活口两个字而已,于是,张彝宪在秋收入库之后,就不见了踪影。这也是这么长时间,这家伙一直没给我写信的原因,躲债去了。

20多家县令联名发出通缉,只要看见张彝宪,立刻抓起来。他们已经被各自上面州省的布政使催的快疯了。

张彝宪则通过几家皇商把这些作物给收购了,总算他还留个心眼儿,谁都能卖,就是没卖给田家。皇商提货,地方政府也没权力阻拦,眼瞧着这些分不清是宫产还是他们税产的货物被提走,这些个县令几欲抓狂,于是,各自找各自的座师。把这事情一说,他们的座师如今也都是南北直隶的部堂。于是这些部堂愤然而起,发动言官弹劾张彝宪,同时也把我给弹劾了。理由很简单,与民争利。

看着这个奏折,我气乐了。

“张彝宪这小子,被痰给迷了心窍是怎么的?他不会真携款外逃了吧?”

金茂和陈浩两人,因为交待过家人,张公可既是皇上的红人,也是皇上宠妃的红人,你们可千万别得罪了他。除了金陈两家人之外,就是宫里、厂卫、京三营裁撤的人,这些人今后的身家性命全在张彝宪手心里攥着,自然也不敢得罪他,于是,全天下都在问:“张彝宪卖的钱那去了?”

答案在温体仁那边,张彝宪不是傻瓜,他开始卖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些含糊,于是跟皇商说的很清楚,钱款直接结到户部去。皇商跟官场的关系是什么关系?等温体仁和毕自严知道的时候,几个户库都装满了银子和折价的粮食了。

“皇上,”熠圣夫人刘筱筠,轻轻的敲着我的腿,轻轻的说着:“张公也是一心为皇上办事,想的想必简单了些,打着反正全给皇上换来银子和物件,许是就有失莽撞了。”

“哼哼,”我伸手把她拽了起来,挽着她充满弹性的腰身,让她坐在我怀里。“张彝宪的心思我知道,他打得算盘精着呢,如果我贪财,这事他办的不仅没错,还有大功劳。如果我不贪财,他把钱全结在户部的户库中,前后都是国家的钱,他也没错,顶多被我骂两句,红白薯的收成这么好,完全可以解决北地的灾荒问题。他同样没错,也同样是大功劳。”

筱筠双手环住我的脖颈,丰满的身子压迫着我,也诱惑着我。

“那皇上,婢子就不明白了,张公为什么不划分清楚呢?”

“他啊,聪明劲没用在正地方,或者干脆就是假聪明。他知道我为钱发愁,以为我是个重钱的皇上,才干的这事儿。”

说完忍不住亲了她一下,之后忽然想到点什么,正色的看着她。

“筱筠,朕问你,当初你能留在浣衣局,想必很是感激他的恩德吧?你说,你可知道张彝宪的行踪?”

筱筠标致的脸上浮现红晕,赶紧挣脱开我的怀抱,跪在地上。

“皇上圣明,婢子当初一无所靠,多亏张公给留了一个万全的安置,心里很是感激张公,现在张公,张公他就躲在浣衣局呢。托婢子来探探万岁爷的口风呢!”

得,又一个可以乱来的老婆,看来我已后绝对不能在册妃子了,否则一个比一个胆大,那还了得?皇后和袁妃托我升了不少人的官了。阿萝也没少事找我,但阿萝毕竟有‘礼花弹’在那摆着,功劳大大的。眼前这个熠圣夫人,可是新进的,竟然也敢偷摸的藏起张彝宪了。

“熠圣,你可真够大胆的,朕收你...”看着筱筠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的心又软了下去,按照现在外形上的对比,她比我整整大了近10岁。但在我面前却要充当仆人和预备的角色,说起来这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如今又被我稍稍冷脸,就给吓的哭了起来,还能怎么办?连忙指示一旁吓的不敢做声的绯儿,

“去,把熠圣夫人给扶起来吧。”转首面对她,“你也莫要哭了,去告诉张彝宪,就是朕说的,朕不怪他,但惩罚少不了。然后还会考考他红白薯的事情,明天文华殿前的玉阶上,让他觐见吧。注意,到时候,内阁、九卿和他得罪的那些苦主都在,他想有命享受富贵荣华就全靠明天的奏对了。叫他好好准备准备,可别再出漏子了。”

“婢子代张公,多谢皇上隆恩”

当晚,熠圣夫人对我非常好......!

※※※

文化殿前的奏对非常成功,张彝宪记忆力很好,红白薯亩产达到了3百多斤,这个数据在现在这个时代,属于袁隆平的优良小稻的成绩了。各位大臣都很高兴。就是那20多个县令也都很振奋。

红白薯,张彝宪卖了一部分,毕竟不能长期存放,加上要玩猫腻,所以卖了不少。总计得银子22万两白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张彝宪,或者这个时代的聪明人,都有一种财务上的精明。红白薯定价在3钱银子一石,张彝宪的计算过程我不清楚,但结果却是惊人的,现在大米、小米、白面这两样主要粮食,价格高达一两银子一石。这也决定了,各种银子的发放,多数是用来购买粮食了。而张彝宪只卖3钱银子,就等于平抑或者节省了70%的银子出来。就是扣除皇商的利润,这个比例也至少有45%左右。这就意味着,如果全国北方都种植上红白薯,我的财政将每年节省45%的开支。

“张彝宪,你别忙着乐,”张彝宪见各位大臣都挺高兴的掰着指头算数,他也高兴的抖了起来,甚至还直起腰,冲着我身边的高起潜挤鼻子弄眼睛的。我赶紧呵斥他。

“张彝宪,朕问你,这红白薯明年播种的种子呢?你不会全卖了吧?”

“回皇上,小的那里敢呦,那红白薯,切碎了埋土里就能发芽,而且枝蔓也可以分段种植,小的已经吩咐金茂了,让他预先留下百万亩的秧苗和种子薯。再刨除田庄的人工和口粮,还剩下300来石,已经运到浣衣局存放了,单等主子开恩,小的就给送进宫里头了。”

“算你聪明。对了,既然为了其他作物闹的现在中外全知道,朕把国家的税款给贪墨了,那些作物的钱呢?”

“回皇上,那些作物一共卖了270万银子,小的作主留给庄户130万,剩下的140万现银小的也存在户部了。预先选最好的,用来宫里各监和作坊的备料,一共六十大车,小的也运到浣衣局存放了。”

这个家伙,还算能干。

“温卿家啊,朕看这样吧,张彝宪存在户部的银子,先拨出31万,就按当初的税册,分别计算在各地方的税赋上吧。多余下的,就算损耗发下去。”我的话音刚落,温体仁还没反映,那20个县令先乐了。不仅税收任务完成了,还能有剩余的银子可拿,刚才还为这趟差旅费从那里出犯愁的他们,能不高兴吗?

“臣谨尊圣意!”

“至于张彝宪拿回来的红白薯,朕看就分给在京的上下官员和京营里去,虽说每人分不了多少,但总是个新鲜。然后再下发49万两白银充作咱大明两京十三省官吏的的过年费。就从朕的内帑里出。”说到这里,我也掰着指头算了算,剩下60万两,就是内帑今年进的第一笔银子。但愿别是最后一笔。呵呵!

甭管怎么说,我自己掏私房钱替底下人缴纳税赋,还再次调高过节费的额度,这两项举措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尤其是,张彝宪之前闹的太不像话,搞得满国风雨,现在我又来个拨乱反正,前后强烈的对比之下,更显的我越来越英明,张彝宪越来越猥琐。

活该,这张彝宪,向来动的脑筋都是歪脑筋,不经常敲打敲打,早晚是事儿!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