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且从“骂人”――看《红楼》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65

))

除了“好话”“喜事”的俗语比拟,恰到好处之外;更有什么“夹了B嘴快走,王八脖子一缩”的不太干净的民间口语,淋漓尽致的爆发了出来。

俗虽俗,但还是让人为之赞赏!??这段话,何止骂了一个“鸳鸯嫂子”,更是曹雪芹借“鸳鸯之口”,骂尽了天下“贪图富贵,坑害亲人”的无耻之徒。

鸳鸯的厉骂,表现了一种非常难得的人格尊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这让我想起来《家》里面的美丽丫头“鸣凤”,为了不嫁给一个有钱的糟老头子,连夜投湖自尽??“粉身碎骨都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鸳鸯的厉骂,剪发??都是一种“破釜沉舟”的表白??“人格尊严,千金难买”。

今天的漂亮女孩,多少人甘当二奶,多少人争做宠物??即便被人指着脊梁骨责骂,也无愧无悔。

“笑贫不笑娼”,实在可悲啊.......

如果说,鸳鸯是为了“不失去自己的清白尊严”,痛骂自卫;尤三姐,就是为了“已经失去的清白尊严”,痛骂泄愤了。

“尤三姐站在炕上,指贾琏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喝酒怕什么,咱们就喝!‘说着,自己绰起壶来斟了一杯,自己先喝了半杯,搂过贾琏的脖子来就灌。”

这段骂,总感觉好像是,青楼妓女,痛骂无耻嫖客??“花了几个臭钱”,表示了对金钱的蔑视;“牛黄狗宝”,表示了对无耻男人的愤恨。

我一直认为,尤家姐妹,定是在年幼无知的时候,被贾珍等人,威逼利诱??被动的堕落**的。

当然,她们如果贪钱、如果软弱??都可以算作是“咎由自取”。

但是,后来当三姐自醒之后,她有的是追悔莫及、和无可奈何、更有无限愤懑。

所以她骂男人是“畜生”的同时,也同时骂了自己是被人玩弄的“粉头”。

三姐反说:‘姐姐糊涂.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沾污了去,也算无能.而且他家有一个极利害的女人,如今瞒着他不知,倘或一日他知道了,岂有干休之理,势必有一场大闹,不知谁生谁死.趁如今我不拿他们取乐作践准折,到那时白落个臭名,后悔不及.‘

“玉石俱焚、鱼死网破”??尤三姐的痛骂,是最消极的宣泄和反抗。

一个失去清白名声的女人??她还能做什么呢??痛骂泄愤,仅此而已??最后等待她的,只剩了一死了。

如果说曹雪芹,通过“鸳鸯”??来表达,自己对于没被玷污的女子的,敬佩赞赏的话。

那么,曹雪芹通过“尤三姐”??就要表达,自己对于被玷污的女子的,无限悲悯,和心痛。

当“秦可卿”不明不白的吊死在天香楼上的时候,作者就开始压抑、积蓄这种悲愤了??最终,通过三姐之口,痛骂那些侮辱伤害了美丽女子的无情男人!

把探春的骂,与鸳鸯、尤三姐的骂??联系起来,我不由得想出来一句话:

做人难,做个有尊严的人更难;做个有尊严、不可辱的美丽女人/更是难上加难。

骂了也不顶用啊??最后还是挥动剪子,最后还是拔出宝剑??才能留得一点做人的清白,不得不叹了。

——————————————————

C。焦大。

骂人,骂的最有胆色的、最有气势的??却要数那个只出场一次,就骂的读者们“过目不忘”的??“焦大”了。

“那焦大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象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杂种王八羔子们!‘那焦大那里把贾蓉放在眼里,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这段骂,虽是酒话,却是事实??管家势利,主子无耻??欺软怕硬、**通奸??这原本就是“该骂之事,该骂之人”。

当贾府的**肮脏的内幕,被揭开挑明的一瞬间??我们读者,大都有一种共鸣和畅快的感觉,随之爆发。

为何呢???我总觉得,奴才不敢骂恶主,大臣不敢骂昏君,百姓不敢骂官府??谁敢“以下犯上”,谁敢“直言不讳”,谁敢“尽抒胸臆”?!

??至少在封建社会、在满清王朝、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旧时代??大多数人,都不敢这么大胆的揭发黑幕,披露丑闻??除了喝醉酒的、这个豁出老命也不要的糟老头儿。骂的真,骂的爽,骂的好??但结果呢???却是被人填上一嘴巴马粪!

这还是不识字的好处呢,只不过挨了一嘴恶臭;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样子的有文化的“骂”,是要招来“杀身之祸”的呢!

“曹雪芹”是不是在“借书骂人”???清朝的那个敏感的皇帝,想了一想,结果??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

(三)附笔。

还记得《螃蟹咏》么???还记得“不是人”么?(卜世仁)

还记得“中山狼”么???还记得“唯一干净的两个石头狮子”么?

我们从“骂人”??这个角度来看,《红楼梦》的作者,的确是“一身反骨”的??也许他并没有蓄意要骂谁,但是他看不惯“风刀霜剑”,当他奋笔疾书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他不是满怀悲愤的,去骂去叹的??

骂三妻四妾、骂八股文章、骂趋炎附势、骂世态炎凉、骂利欲熏心、骂卖法贪赃、骂虚伪冷漠、骂人性沦丧......

《击鼓骂曹》??熟悉京剧的朋友都知道这出戏,有时候??“骂”者“愤”者,就是一身正气的人。

骂的,是昏君;骂的,是恶人;骂的,是乱世。

“愤世嫉俗”??我喜欢这个词,它代表了“良心未泯”,它代表了残存的正义和天真。

也许,当我们不再“愤怒”、不再“骂人”的时候??麻木不仁的世界,便将更加“混沌”了。

夜深,如墨。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