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贾母――我看“红楼孤独者”之九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67

))她怒的还比较就事论事,合乎情理。

而到了后面“鸳鸯抗婚”的时候,贾母动怒??可就有点“出人意料”、甚至是“不合情理”的了!

陪伴多年的一个心爱婢女,忽然有被人带走的可能??舍不得、是真的;抛不开,是真的;但是否需要“雷霆大怒”“大动肝火”呢???最后老人家铁着脸骂遍了众人,甚至还迁怒于一贯谨慎顺从的“无辜儿媳”王夫人!??这到底是什么回事了呢?

我们且来看看,贾母的一番“怒言”??

“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她,好摆弄我!‘王夫人忙站起来,不敢还一言.”

“看似为奴怒,实则为己愤!”??话儿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你们都是假孝顺!你们都想算计我!你们都对我很不好!

贾母是个很聪明的人??她知道,儿孙们对自己的奉迎亲孝,即便不是有图谋的,但也未必都是赤诚??顶多算是每朝皇帝、日日下朝之后,去往后宫对早已赋闲无权的“老皇太后”,请个安问个好,如此而已。

真遇到大事情,皇帝还是自作主张,很少去诚心的讨教皇太后,更不用说体贴心意、言听计从了。

“贾母”的愤怒,很像宫廷电视剧里面的老皇太后,一拍桌子,连皇帝也跪在面前??她颤抖的、无力的叱咤道??“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亲!?”

做儿子的,往往是诚惶诚恐的来一句??“皇额娘!儿臣不敢!”

但发作过后??皇帝自去逍遥快活、我行我素;只留下一个宫廷老女人,独对寒窗,泪如冷雨,干涸而亡......

还是那一句话??“衰老”带来孤独,“富贵”更是生成孤独。

??因此,有钱人家的老太太,也往往最悲哀;就连“亲孝之情”都不免沾带上了“继承财产”和“大族家规”的冷酷和虚伪!

因为高墙大院里面老人们,独自咀嚼的,将是无人理解和失去自由的??“双重孤独”,和更深悲哀了。

可叹。

————————————————————————————

(四)贾母的泪。

我这个人,是很怕看到老年人流泪的。

当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浊泪纵流的时候??我无法不感到“悲凉”二字,所带来的寒冷和凄惨。

贾母,哭的最凄惨的一次,适逢佳节家宴??

“贾母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

我小时候看红楼,印象里面的这一段,总是应该吹“箫”的,而不是笛子??因为“呜呜咽咽”那几个字的抑郁幽怨感,好像只有乐器里面最“深沉”的箫,才能营造出来似的。

但说是笛子也可以理解,一个人在她心情惨淡的时候,这时耳中传来的任何声音,都可以造成一种“哀鸣、悲泣”的主观效果??也许,我们不妨理解为,是听者的心,在哭泣,在诉说吧!

我并不信,是所谓“酒精”因素,才导致贾母的泪下的。

想当初,和刘姥姥喝酒对饮的时候,是多么欢乐从容阿??

人家说“酒不醉人,人自醉”??我来改一下,贾母是“酒不悲人,人自悲”了!

《红楼梦》,写到第七十六回??正是“贾府自抄”之后,正犹如探春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自杀自灭起来,方才一败涂地!”

贾母聪明,她又怎能无知???人前的谈笑,怎敌的过人后的思量和担忧,孤独和无奈?!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一个无能一个色;她知道自己的孙子们贾琏是“脏的臭的”来者不拒,贾环萎缩,贾兰小;就连自己最钟爱的宝玉,也是不爱读书的??振兴家业,谁是指望?!

她深知家族的日渐衰亡和不断**??但她无能为力。

她能向谁去诉说?她能和谁来商量???因这“看透”,因这“预感”,因这“无力”??贾母的“孤独”,比一般的老年人,要来的更深更切!

因为她,承载的、担负的、容纳的??是整个家族的“盛衰过程”、和“灭亡份量”。

“高处不胜寒”的贾母呵,这位孤独凄凉的家族首领,终于把平日埋在心底的千声叹息,都化作这一场凄凄惨惨的无声“醉泣”!

这就不仅仅是一位“老人的寂寞和酸楚”了??这更是,类似于一位“君主的孤独和悲哀”!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她先悟了;在孤独中,参透了。

写到现在,窗外已是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了。

可不知怎么,竟然驱不散我此时的心中悲凉??也许是把自己也写进去了吧,红颜不老心已伤。

唉。

————————————————————————————————————

(五)贾母的沉默。

我害怕老年人的眼泪,但我更害怕面对老年人的“沉默”。

因为,那代表无奈、绝望、以及??心底里,最深的孤独。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其实很多年没再翻看这一段落了;可不知为什么??“贾母听了便不言语”这一句话,却好像金石文一样,一字一字的铭刻在我的心上了;并且,可以感觉得到“它的沉重的份量”。

老人无语??其实是“洞察一切”“不言自明”“未卜先知”“无可奈何”的这样一种“成熟和绝望”的极限状态;也是一种“最高、和最痛的孤独境界”。

她不可以和人说将要起火,她也没有能力去扑火免灾,她只有听任自己在日渐蔓延、最终癫狂的巨大灾难面前??默默**。

一个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一个预知灭顶之灾的人??她将是人群之中“最孤独的一个”!

因为,她痛到“不能说”,她苦到“说不得”,她悲到“救不了”,她哀到“没奈何”??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可谓极限了。

“贾母的沉默”??不是“金子”??那只是一块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预感到海啸将临的??“哑木头”!??无力的,亲历“沉没”罢了。

呜呼!哀哉。

无语,唯叹。

——————————————————————————————————

(六)附笔。

写到这里,夜色渐浓了。

我竟再也说不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结束语了。

只是引用一首古词吧??送给“贾母”??送给每一个都会“老去”的人们??

??《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夜深,无语。)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