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黛玉的葬花”――我看红楼悲剧之四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07

))

种花者,有??为的是,有朝一日,赏花玩花;

赏花者,有??为的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可是,古往今来??谁曾看见,有人葬花?

女儿美丽??有人爱慕;

女儿柔媚??有人沉醉;

可女儿受伤呢?女儿老死呢???有几个是真正心疼的?有几个全力呵护的?有几个是不离不弃的呢?

林黛玉,正是用自己多情善感的一颗痴心,一双慧眼,敏锐的预感到了??

自己的悲剧,大观园众姐妹的悲剧,天下女儿们的悲剧??

所以当寒风如刀,残红凋零的时候,她才情不自禁的颤抖心弦,泣血而啼!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

B。慷慨气节。

然而,“葬花”的深意,还不止这些。

有人说,林妹妹葬花??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属于自怨自艾的小儿女情调;

我却不以为然。

为什么??古往今来的很多读者观众,看到“葬花”一段,都会落泪???

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同样的经历了林妹妹的身世遭遇。

那份强烈的“共鸣和同泣”!??是因为“感同身受”??每个人都从中体会到了“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存险恶,“质本洁来还皆去”的身不由己,“一朝春尽红颜老”的凄切无奈,“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孤独苍凉!

生存的艰难,信仰的孤独,自由的覆灭,爱情的渺茫,生命的千般渴望和万般绝望??同时,融在其中!!

怎能让人不感动?不震撼?!不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她说??我想生出一对翅膀,飞到一个干净的地方!一尘不染,一身洁白!

可是??我们只能站在原地呵,呼吸着混浊的空气,沐浴着风刀霜剑,亲历绝望和死亡。

由此看来,这悲剧??不仅是什么怀春伤春的失意,而更是一种“人生理想”的竭力绝唱。

“质本洁来还皆去”??林黛玉追求的,不仅是狭隘的爱情幸福,更有人格的清白,气节的清高??自由和理想,一个也不能少!

所以有人,拿林黛玉的气节精神,比作魏晋时期??愤世嫉俗,慨叹“《广陵散》,从今绝矣!”倔强文人嵇康;还有那个“终身履薄冰”的阮籍。

“竹林七贤”??“潇湘斑竹”??难道真的仅仅是个偶然的“巧合”么?

不。

同样屹立的竹子,同样宁直不弯的个性气节,同样的世所不容,同样的悲剧落幕!

这是,一种“必然”。

与其说是悲惨??不如说是“悲壮”!

我喜欢,贯穿其中的那一份执著、坚定、和无悔。

慷慨哉。

————————————————————————————————————

(三)附笔。

一百年过去了??世界上,没有“林黛玉”了。

两千年过去了??世界上,没有“竹林七贤”了。

但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依然有一片片的竹林,依然有一些在心底保留着傲骨清节的普通人。

他们也不会再扛上一把锄头,去偷偷葬花了。

但愿,他们拥有自己开朗欢乐的笑容,也拥有自己新的美好的人生故事??不再是个悲剧。

落笔之时,已经是隆冬季节了。

微笑的等待,初雪的皑皑,梅花的送春......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