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身不由己谈前尘
作者:后街金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95

他无法动弹,被提着走了一阵,忽见前边透出一丝光亮,无边的黑暗好象被撕开一道细口子。

不久那口子越撕越大,突然豁然。耳旁风声簌簌,葛麻子愈奔愈疾,望那漏出光亮的口子而去,近时看清楚,原来是一个长方形的洞口。

出得洞口,班浩低头瞧清,自己果然身在一箩筐之中。

偏头望苏宛云,也是一样,趴在箩筐里。两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去看那葛麻子,果然是光头,四十多岁年纪,一脸麻子。他提着两个箩筐,奔跑这么久,额上一颗汗珠也没有,气色如常。

班浩微微一愣,这人极像在哪里见过,十分脸熟。

突然记起来,那日在乌鸦渡口酒楼上,几名光头行脚汉子大口吃面,后来离去,葛麻子竟是其中一员。

那几个光头平平常常,吃相不雅,坐相也不端,却原来有这般好身手,万难相信。

再看前头一棵松树下,袖手站着一人。五十开外,身材高大,满头长发,用布条缠束脑后,回头望着这边,眉须苍苍,一脸肃然,想必就是那杨镇山了。

班浩满腹疑虑,放眼前望。所在之处是一高处。四周危崖峭壁,好似一块块薄薄的豆腐层层垒起,高耸入云,形状奇峻,如同巨大的屏风,将四周围得严严实实。

四面的高山,半山腰处尚自林木丛生,郁郁苍苍,山顶上却白雪皑皑,一望生寒。

群峰围垒中,是一处阔大的平原。偶尔隆起矮丘,其间又有青翠田园,菜地水塘。

四野静寂,微风拂来,正是晨光破晓的时刻,班浩心中不由得沁出一股凉爽之意,几乎忘记此刻已做了两个来路不明之人的箩中囚。

葛麻子瞧着班浩的神色,不慌不忙微笑:“小兄弟认出我来了?方才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班浩见苏宛云坐在另一只箩筐中,一双亮眼也四处打量。

两人四目相交,都觉对方坐在箩筐里,既无奈又无辜,样子十分好笑,再也忍不住,同时笑起来。

葛麻子放下担子,奔到那人身前:“杨兄,这两人如何处置?”

杨镇山左右看了班浩与苏宛云几眼:“送去关起来!我去禀报值事之人。说不得严加拷问,看两个娃儿如何混进密道来,这还了得!”语气严厉,鼻子里哼了几声。

哼完最后一声,他转身点地,象利箭离弓,沿一条青石小道如飞而去,眨眼没入一座小山丘后,倒把班浩与苏宛云看得呆了。

葛麻子叹一口气,要说什么,又忍住了。

班浩忙道:“葛大哥,快放我们出来啊!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葛麻子神色凝重:“小哥,若非与你有一面之缘,今夜我也不会对你那么客气。这些话,你拿来问我,我还想问你呢。此后你就当我是哑巴,再莫问我什么话。”

原来他还有一条扁担,挑起两只箩筐,一点纵起,循另一条小道去。

班浩与苏宛云耳旁风声鼓鼓,不一刻来到一处矮矮的茅草屋前。

茅屋内走出一人,也是光头,与葛麻子差不多的年纪,方脸长须,身材彪悍,手大脚大,威猛十分。那人目光如电,内敛的气势精神,更比葛麻子胜去三分。

葛麻子恭敬说:“易十哥,昨夜和杨镇山值更巡洞,发觉这两人闯进洞来,非同小可,赶紧抓来关起。”

易十哥顿时神色凝重,点一点头,也不多问,去将茅屋的门打开。

葛麻子把班苏两人连箩筐提进去,放在地上,转身就走。

班浩高声道:“喂,站住!回来!”两人头也不回,将门带上。

班浩连连运气,却冲不开身上被封的穴位。

环顾房内,四壁空空,没任何家私器具,顶上的茅草棚有几处还露出空隙来,似久无修葺,山风吹得毛草簌簌得作响,有些恐怖。

大喊几声,外边毫无反应,也不知那两人是守在外头呢,还是早已离去。

苏宛云对他做个鬼脸,笑道:“算啦,既来之,则安之,喊也没有用。你还是赶紧调养一阵,不要加重伤势。”

班浩极是生气,却又无计可施:“哪有这样的道理,简直莫名其妙。”

两人对面坐在箩筐里,身不由己,各自连一根手指也不能移动。对视几眼,忍不住齐齐又笑起来。觉得这些人又怪异又诡秘,不知来到了什么世界。

笑了一阵,班浩感觉伤口处隐隐作疼,犹如一把小锥子在胸腹处不停地刺划,难以忍受。

闭目调息,拼力忍耐,好久才压抑了隐疼。

苏宛云见他双目微闭,神情难受,不敢打扰他。后来终于忍不住,担心说:“花婆婆到底打伤你哪里?”

班浩微微摇头,张眼要笑一笑,好安慰她,可是全身痛得厉害,笑不出来,只好摇头说:“不要紧。”

花婆婆何等功力,苏宛云当然清楚,被她伤着,哪能不要紧,却苦于自己动弹不得,帮不了班浩一点忙,只有干着急。

两人一夜未睡,在洞中早饥渴得不行。这时又被捉来关起,当真内外交困,饿得脑袋发晕。

班浩担心苏宛云害怕,故意找些其他的话来说:“苏姑娘,你说云南有很多山洞,洞里头很好玩吧?”

苏宛云一叹,也是找话回答:“ 是呀,有的洞里头,全是石头竹笋,高矮粗细,密密麻麻,数也数不过来,也不知从前哪个神仙搬进来藏起的。有的洞里头,还有瀑布,瀑布下头有泉水,深不见底。好多好多的漂亮蝴蝶,围着泉水,飞呀,飞呀,一辈子也不离开。后来就老死在洞里头,密密麻麻栽满一地。人们都说,捧一口泉水喝,可以一辈子不得病。捧两口泉水喝,可以长命百岁。”

班浩才不相信,打趣说:“那么捧上三口、捧上四口来喝呢?”

苏宛云说:“呸,贪得无厌!喝得过多了,那又倒霉得很。”

瞪他一眼,继续说:“还有的洞里呢,曲里拐弯,从这头进去,三日三夜,也走不到那头。等到终于出来,却不知走到哪乡哪土了,只好向人问路。却又听不懂他们的话,笑死人呢。”

班浩久在扬州,毕竟身在繁华,对这些乡野趣事一无所知,不由神往:“那当真好,我去见识才好。”

苏宛云笑道:“好啊,将来你去了,保准你都不想回来。”

班浩笑道:“是么?难道那里头也有葛麻子、杨大哥,捉了我们关住不放?”

两人说说笑笑,不觉寂寞。

日头从顶上茅草棚的缝隙里漏进,本来照在这头墙上,却似乎眨眼工夫,忽然已到了那头墙上,竟是一天也快要过去了。

忽然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杨镇山和易十哥并排走进来。

易十哥一脸平常,杨镇山却仰着头,瞟一眼班浩,瞟一眼苏宛云,如此反复数次。

班浩气不打一处来:“有什么好瞧!”

杨镇山指着他,一脸严肃:“阶下囚还敢气势汹汹?不懂审时度势,奉承我几句,讨好我几句?可见你是个蠢材,大蠢材!”

班浩哪里被人这么骂过,哭笑不得。

杨镇山转头对易十哥说:“这样的蠢材,我莲花村的人,一定看不上眼,由得你们苦力村的人胡乱对付吧。”

说完转头,指着苏宛云:“这丫头,长得水灵还不打紧,偏偏那点伶牙,那点俐齿,得我欢心,嗯,得我欢心。”

苏宛云听他说些不三不四的言语,心里有些害怕,脸上却不显出来。

杨镇山食中二指一伸,夹起苏宛云所坐箩筐上的麻绳,把手一抬,居然就连箩筐带人,轻松提起,转身施施然往外走。

班浩急道:“站住,你提她到哪里去?”

杨镇山不答,对班浩的怒喝声充耳未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