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朝堂争执
作者:落雪清歌      更新:2022-06-21 21:18      字数:2402

当今大秦,能够碾压刘义只有三个人,陛下,太子和摄政王。

陛下护着,太子不懂带兵,那么只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既能压制住刘义,又能带兵作战,将北梁大军赶出大秦。

刘义将军手握兵权,那兵权等于是在陛下手里的。

陛下不会轻易交出军权,尤其这个人是摄政王。

换做以前,宁远侯犯浑,齐国公自然是不会跟着犯浑,可如今事关大秦的国运,他不能坐以待毙。

“爱卿可有人选?”嘉祥帝眼睛缓缓眯起,低声问。

“启禀陛下,微臣也是刚刚想到这个办法,至于人选还没想到。”宁远侯说。

“没想到就好好想。”嘉祥帝口气不善地说着。

“这个人不但要有威望,还会带兵打仗,能够一举将北梁赶出大秦。”宁远侯似是呐呐地说道。

萧云宴看着坐在龙椅上面色不佳的嘉祥帝。

如今探讨如何将北梁大军赶出大秦,派出将军等各项事宜,无不在说明之前嘉祥帝一意孤行护住刘义的决定是错的。

嘉祥帝也深知这一点,可北梁大军压境,却也无可奈何,佯装不知。

这个刘义,枉费他这么多年来的培养,结果就这么丢掉天水关,等战事平息一定要好好给他得罪。

如今当务之急是要赶出北梁大军,否则他这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也坐不稳。

朝堂上有人提出太子作为监军,代表天子振奋军心。

太子没有想到有人会提议他作为监军,诧异过后便开始衡量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好处。

如果他作为监军将北梁军赶出大秦的话,一定会重新树立他这个储君的威望。

“可太子殿下并没有带兵作战的经历。”大臣质疑:“这一场非比寻常,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太子面色不好:“刘大人你这是质疑孤的能力吗?”

“微臣并不是这个意思,还请太子见谅。”刘大人拱手说道:“太子是一国储君,身份太重要了,不能发生任何的意外。”

太子的心情才算好了许多,衡量利弊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父皇,这一场事关重要,儿臣身为一国储君,责无旁贷,请父皇准许儿臣出征。”

太子想得很简单,他不会带兵打仗,只要带一个能打胜仗的人就可以一举将北梁大军赶出大秦。

嘉祥帝沉默,他可不这么认为。

这个儿子有多蠢,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派他作为监军,会更快丢掉雁荡岭这个地方。

可恶的刘义这么蠢,怎么就守不住天水关,害得他这个帝王处境艰难。

“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嘉祥帝再次开口。

“父皇。”太子表示很受伤,急忙开口。

边关告急,嘉祥帝没有多余的心思理会太子的心情。

“陛下,微臣想到一个人选。”

嘉祥帝目光落在了齐国公身上,这可是他信任的贤臣,应该会想出应对之策。

“说。”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摄政王无疑是合适的人选。”

嘉祥帝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摄政王萧云宴绝对不可以,他不能让刘义手中的兵权落在他的手里。

“摄政王身体不好,并不是最好的人选。”

齐国公沉默,这是意料之中的拒绝。

朝中其他大臣仿若找到了办法,摄政王虽然身体不好,可如今已经康复了。

最主要的是摄政王的身份不但不能完全碾压刘义,更能带带兵打仗啊!

大臣们眼睛都红了,似是只有摄政王能够解大秦此次的危机。

嘉祥帝的人胡子都气得竖了起来。

“摄政王身子不好,如发生意外,朕又该怎么向先皇交代。”

先皇在世时,摄政王可是大秦的储君,太子的唯一人选。

只是摄政王那个时候久病缠身,命不久矣,才与帝位失之交臂,这是所有老臣都知道的事情。

“难道我大秦没有人了吗?”嘉祥帝震怒道。

“陛下稍安勿躁。”萧云宴开口打破了这份安静:“微臣身子确实不好,不宜出京。”

嘉祥帝闻言,脸色微微好转,沉吟了片刻,问:“摄政王可有合适的人选?”

“微臣相信陛下。”

嘉祥帝的脸色再次转晴,这样的话着实让他满意。

“陛下既然对刘义将军如此信任,相信刘将军一定能将北梁人驱赶出大秦的,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要相信陛下的决定。”

嘉祥帝脸色黑了起来,这无疑是在嘲讽他信任刘义,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肉眼可见龙椅上人眼里的怒气。

朝会结束,萧云宴潇洒地回到了摄政王府,和他的王妃一起用早饭。

大臣们的运气可就没有那么好了,直接去了御书房,继续探讨边疆战事。

朝堂武将居多,他们可以为大秦战死沙场,但不能死在权谋之下。

点兵点将到谁的身上,无一例外举荐摄政王。

嘉祥帝眼中的怒火好似能焚烧整个御书房:“难道我大秦只有一个摄政王吗?难道就没有人能带兵驱赶北梁军吗?”

大臣们集体缄默。

如果外敌入侵大秦,别说武将保家卫国,他们文臣也会义不容辞,但他们不想刚刚到边疆,还未来得及杀敌,就死在了刘义的手中。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摄政王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宁远侯开口。

嘉祥帝眉眼微挑,终于有一个不同想法的人了。

“摄政王也不想离开京城。”宁远侯语气微顿:“而且摄政王身体一直不好,如果真的有什么闪失,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嘉祥帝目光微动,摄政王战死沙场的话,或许……

“保家卫国是我大秦儿郎的责任,微臣觉得摄政王身体已经好了很多,是有能力将北梁军驱赶出大秦的土地。”

宁远侯微微诧异,齐国公老谋深算,向来是不愿意搅合到陛下和摄政王之间的事情里,今日倒是愿意开口了。

嘉祥帝略微沉默,看似接纳了朝臣的意见,心里的计谋逐渐形成。

一道圣旨到了摄政王府,摄政王拒接旨意。